书城传记唐太宗
3571900000043

第43章 功过是非论宰相(3)

贞观十七年(643),萧瑀与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都被画图像于凌烟阁。同年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拜授萧瑀为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宗说:“三师是以德引导太子之人,在礼仪上如果不尊崇他们,就无从取法。”于是下诏:“老师入东宫谒见,太子必须出门迎拜;老师坐下,太子才能就座;文书开头末尾签名,要称说‘惶恐’二字。”

萧瑀向来显贵,但气量狭小。每当宴会朝见,就说:“房玄龄等人结交党羽窃取权力,他的同党如同用胶粘在一起一样牢固,只是没有机会反叛罢了。”太宗说:“了解臣下莫若君主。朕虽然不圣明,难道会昏聩得不知臣下的好坏?”萧瑀认为皇帝偏听偏信。这样时间长了,太宗心中也不高兴。

萧瑀喜好佛教,有时不高兴就向太宗请求出家做和尚。太宗允许了,随后他又奏说自己思量不能这样做。不久,又称有脚病不能入朝谒见,太宗说:“萧瑀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了?”于是下诏削去他的爵位,降授商州刺史。但太宗因萧瑀一向忠贞,所以不忍废其爵位,不久又恢复他的封爵,加特进。

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任命萧瑀为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宋国公。他随从太宗到玉华宫,因病死在那里,终年七十四岁。遗言用单衣殓尸,下葬不必占卜吉日。下诏追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常寺拟议谥号为“肃”,太宗认为他性情猜忌,改谥号为“贞褊”。

萧瑀的儿子萧锐,娶襄城公主,任太常少卿、汾州刺史。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唐太宗朝宰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是有唐以来任相最长的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贤相之一。他与杜如晦、魏徵一道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被太宗比为汉代名相萧何。

一、书香门第仗策谒主

房玄龄出生于诗书世家。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曾在北魏、北齐任官职,父亲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在隋时做过司隶刺史,隋朝大文学家薛道衡与他父亲关系很好,每次因公事途经临淄,都要在房家盘桓数日。而后,房彦谦对魏、齐、周、隋之间的争斗极其厌倦,曾产生过“优游乡曲”的念头。隋朝初建,房彦谦以为国家振兴有望,对政治转为热心。但后来见隋朝的政治腐败,他十分忧虑。曾谏言宰相高颎,对官吏要严于管理,不要再修筑那些“穷极侈丽”的建筑。他曾对朋友说:“隋炀帝不吸取教训,不采纳大臣的劝谏,却一意孤行,肆行苛政。别看现在天下貌似安定,不久定会出现动乱。”

房玄龄深受家传熏染,自小爱好文学,广闻博览,文章异彩纷呈,又写得一笔好字,在当时很有名气。

开皇十六年(596),房玄龄举进士,授羽骑尉。此时,隋朝仍是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都以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积弊并未显现,然而,房玄龄却看出隋朝“天下太平”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危机。他对父亲说,隋朝并没有什么功德,只不过靠着愚弄百姓过日子,现在各位皇子又在皇位问题上相互倾轧、争夺,权贵们奢侈糜烂,这样的王朝又怎么会持续长久呢?看到儿子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远见,房彦谦非常惊奇。房玄龄事亲至孝,谨行“周礼”,父亲病了,他尽心服侍,一百多天,没有解衣安眠;继母病死,他悲伤得食不下咽,以至于骨瘦如柴。这都是“周礼”要求做的,是士大夫的标准。时任吏部侍郎的高孝基对其评价甚高。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于太原,攻打隋朝。渡过黄河之后,李世民率军占领了渭北,准备进攻隋朝的都城长安。此时,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新王朝势必要替代旧王朝。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顺应潮流,加上李渊的军队军令严格,秋毫无犯,很得民心,归顺的人很多。官民及将士都来归顺,扶老携幼,日以千计。李世民广纳贤士,声名远播。时任隋隰州(今山西隰县,在山西西部)尉的房玄龄,分析天下大势,认为隋朝已是穷途末路,毅然决定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当时驻军于渭北,而房玄龄在隰州,两个地方相隔有七八百里,房玄龄徒步前往李世民的驻地。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温彦博也投奔了李世民,对房玄龄的才能早有耳闻,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向李世民推荐。求才若渴的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深为他的才能所折服,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大业十四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接着,唐王朝就开始了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

李世民连破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房玄龄全都参与谋划。他很有政治眼光,善于深谋远虑,打了胜仗,攻下了城池,很多将领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黄金珍宝上面,唯有房玄龄不为这些东西所动,他所关心的是那些有才干的人,千方百计去打听、去发现他们,收罗到李世民的麾下,使之“各致死力”。由此李世民的政治势力在征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壮大。后来以“杜断”而闻名的杜如晦,就是被房玄龄发现并向李世民推荐的。李世民感叹说,光武帝得到了邓禹,天下大治,房玄龄就是当代的邓禹。房玄龄不仅重视人才,还注重对前代图籍文书的保护。他担任秦王府记室后,秦王府的诸多事务,都由他亲自打理。他做事认真,效率又高,特别是撰写了很多军书、表奏,都是不打草稿、即时完成的,而且文采斐然,得到唐高祖李渊的赏识。史称他:“在秦王府十年间,掌管文书,每有军书表奏,立地成章,文字简约,条理清楚。”

二、玄武之变功在其中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李世民由此决定性地成为唐王朝王位的继承人,开创“贞观之治”。在此次政变中,房玄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唐王朝建立后,又经过一系列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捷报连连,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初定,民心思安,社会矛盾趋于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凸显出来,两人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斗争愈演愈烈。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在创建李唐王朝的过程中,战功显赫,卓出于众皇子,宋司马光认为李渊之所以得天下,依靠的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世民不仅能征善战,在文采上也毫不逊色,多才多艺,可谓文武兼备。唐高祖李渊对次子李世民也是极为看重的。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曾向李世民承诺过事成之后就立他为太子。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封他为秦王,又赐他“天策上将”的称号,地位远在王公之上。同时,李世民在“天策府”享有官吏任免权,天策府成为他在军事上的顾问决策机构。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掌握着大量军队,还有一大批效忠他的将领,他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搜罗人才,聚集到他的帐下,政治势力急剧扩大。太子李建成很明白这一点,他看到李世民政治势力日渐膨胀,自己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不禁忧心忡忡,但他也不甘心坐以待毙。在创立唐王朝的过程中,李建成也有一定的战功,他又与其弟李元吉联合起来同李世民抗衡,政治势力不容小觑。双方随着势力的扩大,矛盾也日益激化。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去太子府赴宴,回来后“吐血数升”。原来是李建成命人在酒食里下了毒,幸亏李世民酒量不大,饮之不多,才使李世民逃过此劫。这件事更使得双方的正面冲突一触即发。

房玄龄在这场争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勇有谋和当机立断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早在武德四年(621),一位名叫王远知的道士就称李世民有天子相,此事房玄龄一直谨记于心。中毒之事发生后,他立即拜见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一起商量对策。他已十分清楚,此时的局势必要先发制人,才能掌握主动权,赢得胜利。他说:“如今兄弟间矛盾已凸现,一旦发生内讧,不仅家族危险,国家也堪忧。”他认为应当劝李世民“学习周公的做法,以平定家乱。在生死存亡时刻,要当机立断”。长孙无忌同意他的看法,并将他的这些话转告李世民。李世民也认为只有立即除掉李建成及其党羽,才能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以维持唐王朝的安定统治,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的悲惨命运。于是,李世民与房玄龄商量,打算发动宫廷政变。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也坚定地支持李世民,加入到发动政变的核心力量当中。

太子李建成获得的相关情况表明局面已经十分危急,并且朝不利于他的方面迅速转化。他决定主动出击,打算先从李世民身边的人下手。为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使用了很多手段,软硬兼施。他先是对李世民帐下的重要谋士尽力拉拢、贿赂,但这一招术对李世民那些铁杆支持者显然不起作用。太子决定走上层路线,倚托皇帝这座大山,于是他在唐高祖那里中伤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太子和秦王,唐高祖还是相信太子多一些,其实他本人也对秦王已经肥硕的羽翼十分不安,得到太子的举报,就将二人赶出了秦王府。

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借突厥兵骚扰边疆之机,同李世民争夺兵权,并预谋杀死李世民,诸人都劝说李世民立即做出决定,不然就会贻误时机。李世民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政变前夕,受李世民之召,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潜回秦王府,对政变事宜进行了细致策划。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大王功高盖世,理应继承大业。如今正在危急时刻,是上天相助的良机,望大王赶紧行动,不再迟疑。”从而坚定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信心。经过谋划,李世民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即“玄武门之变”。八月,唐高祖李渊传帝位于李世民,改元贞观,史称唐太宗。

三、裁汰冗官任人唯贤

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房玄龄等居功至伟。这时候,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叔父)表示不服。他认为房玄龄没什么功劳,只不过是个“刀笔之吏”罢了,唐太宗叙说李神通屡战屡败,并将房玄龄的功劳一一列举,称他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理应如此。李神通无言以对。

房玄龄任左仆射。因唐太宗在称帝前曾任尚书令,贞观年间因避讳,尚书令一职是无人出任的,因此尚书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最高长官,即宰相。

房玄龄任宰相后,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对唐王朝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应该“得其善者”。根据唐太宗的旨意,房玄龄对中央机关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裁汰冗员,任人唯贤,最终核定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六员,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唐太宗十分重视人才,他说:“执政的要害,在于赢得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治理国家。”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求天下贤才,因才授官,这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你们受理词讼案情,日不暇接,怎么能帮助朕求得贤才呢?”因此下令:“尚书省琐细事务归尚书左右丞掌管,只有应当奏明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使之能尽心尽力选拔人才。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唯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房玄龄虽然多蒙太宗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像无地自容。房玄龄的用人政策很灵活,在官员的任用方面,他知人善任,杜如晦就是由房玄龄举荐给唐太宗并得到重用的。

杜如晦在秦府里做事,原为李世民的兵曹参军(训练士兵的军事参谋),他的才能没有为李世民发现,因而没有得到重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被调离秦府,连杜如晦也在其中,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但房玄龄深知杜如晦的才能,劝李世民留下他,说失去别人都不可惜,杜如晦是个安天下的大人才,要想取得天下,就得有此人的辅佐。李世民听后大为震动,说:“你如果不向我介绍他,就会失去这一人才啊。”当即决定重用杜如晦,并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他深知杜如晦的长处,说:“非如晦不能筹划大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朝为相,其功勋与房玄龄旗鼓相当。往往在房玄龄与唐太宗谋划之后,杜如晦进行剖断,这就是所谓的“房谋杜断”,两人相当默契,配合得很好,成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房玄龄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既注重才干又注重品德,注意发现德才兼备之人,认为这些人掌握着百姓的安乐。房玄龄对人才不求全责备,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其所具有的长处。薛收文才很好,也是经由房玄龄推荐给唐太宗的,讨伐的檄文、捷报大多由薛收来写,唐太宗也非常赏识他,可惜他英年早逝,让唐太宗悲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