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性与性格
3572100000012

第12章 同性恋与男色(1)

作为中间形态的同性恋——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性吸引规律的一个特殊实例——人皆具有同性恋的萌芽——友谊与性别——动物——医疗的失败——同性恋、惩罚与道德——同性恋与男色的区别

对性倒错(sexual inversion)现象,对迷恋同性的倾向(无论是否伴随着对异性的厌恶),性吸引力的规律都作出了解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设法解释这种现象。我在后面将会提到同性恋的一个特点,但即使先不提它,我现在也可以说:一切性倒错者身上都完全有可能发现异性的种种解剖特征。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心理性别上的雌雄同体”。对男人具有性吸引力的男人,都具有女人素质的外在标志;同样,对女人具有性吸引力的女人,也都会呈现出男性的特点。事实上理当如此。我们如果承认身心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一部分第二章中阐述的事实也能进一步说明这一点,那些事实就是:在一个有机体上,并不是清一色地呈现出雄性或雌性的要素,这些要素其实是以不同的量分布在不同的器官里。所有的性倒错者,其解剖构造上都很接近异性,无一例外。

这个观点与一些人的看法截然相反,那些人认为:性倒错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特征,它取代了正常的性冲动。一些作者极力主张一种见解:性倒错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习惯,是节制正常的性交,尤其是模仿别人所导致的结果。这些作者包括施林克—诺京[1]、克雷培林[2]和费里(Féré)。可是,谁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同性恋者呢?是赫耳玛佛洛狄忒这位神教给他的么?我们还不得不尽力证明,正常男人对正常女人的性偏好是一种非自然的、后天形成的习惯。古代的一些作家认为,这种习惯产生于人们偶然发现它很令人愉快。正常男人天生就会发现女人是什么,同样,对性“倒错”者来说,被同性吸引,也是他(她)出生后发育的正常结果。一个人当然有机会去满足其倒错的性欲,不过,只有当天生素质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他(她)才会真的拥有这种机会。节制性交(这是以上对性倒错现象的第二种解释)不仅仅会导致手淫,而且会导致其他任何后果。有个假定或许可以对此作出解释,那就是:性倒错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只有在同性恋的要求植根于天生素质中的条件下,人才会渴望并急切寻求倒错的性爱。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如果能明确地证明,正常男人必须先看到女人或女人的画像才会去爱,那么,正常的性吸引力就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特征。有些人把性倒错看作一种后天形成的特征,其实,这个看法仅仅看到了构成一个机体全部素质的因素之一,而它却仅仅是个次要的、附带的因素。

我们既没有多少理由说性倒错是后天形成的,也没有多少理由把性倒错看作从父母或祖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的确,并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见解,它也似乎和一切经验相矛盾;但的确有一种意见认为:性倒错产生于一种神经性的体质,而在性“倒错”者的后代们身上,可以发现普遍的体质衰弱。事实上,性倒错通常被看作心灵的病态,看作退化的症状,而有性倒错表现的人则被视为身体不健康。然而,这种观点却蒙上了恶名。极力主张这种观点的克拉夫特—埃宾[3]在后来的著作中放弃了这种观点时,它的名声就更差了。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认识到:性倒错也可能是完全健康的表现,在其他的社会事务方面,性“倒错”者的表现也相当正常。如果问他们是否希望在性方面被另眼看待,他们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否定的。

正是由于我提到的这些错误观念,人们考察同性恋的时候才没有去联系其他的事实。有些人把性倒错视为病态,视为心理发育的一种可怕的变态(这是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或者认为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恶德,是受到下流诱惑的结果。持这些见解的人应当想到一个事实:在最富于雄性素质的男性和最富于雌性素质的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过渡阶段;而在性别的转化上,也存在着真假两种雌雄同体;因此,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女人,从女同性恋者[4]和最具雄性的泼妇,其间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状态,直到最具雌性的处女。按照定量的分析,我将把两性的性倒错界定为一些个体,在他们身上,α这个因数(见本部分第一章)的值非常接近0.5,因此它其实等于α′;换句话说,这些个体身上的雄性成分和雌性成分相等,或者更具体地说,例如其中有些个体虽然被看作男人,但此人体内却可能包含着过多的雌性成分;或者相反,一个被看作女人的,其体内的雄性成分却可能多于雌性成分。由于许多个体身上缺乏统一的性征,人们就完全可能根据男性第一性征的存在去确定他们的性别,甚至不会去考虑那些个体的睾丸迟迟未降入阴囊,或是生有假阴茎(epispadism)或亚茎化锥(hypo-spadism),或是日后不能分泌精子;或者更甚,在鉴定女子性别时,不去考虑该个体根本没有阴道,因此,男性从事的一些职业(例如在军队服役)就被派给了那些α值小于0.5或α′值大于0.5的人。此类人其实可以在自己的同性当中找到互补者,也就是在其被承认的性别中找到互补者,尽管他(她)们实际上属于另一性别。

不仅如此,任何性倒错者的性欲都不是彻底逆反的。这个说法不但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而且只有它才能解释我的观点。所有的性倒错者最初都可能对两种性别产生性欲;他们其实是双性恋者。也许到了后来,他们才主动使自己的性欲稍微偏向于某一种性别,因而变成了正常或倒错意义上的单性恋者;或者环境的影响会使他们如此。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本的双性恋倾向从未彻底泯灭,无论在什么时候,这种倾向都有可能证明其被压抑的存在。

人们常常提到,同性恋与存在于动植物胚胎期里的双性别原基有关;近年来,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多。我观点中的新东西是:我认为不能把同性恋看作一种返祖现象,或者看作起因于胚胎发育受阻或性别发育不全。不能把同性恋视为一种变态,视为对通常完整的两性区别的一种罕见的篡改。同性恋不过是性别的中间形式,它们分布在一种理想的性别形态到另一种理想的性别形态之间。我认为,现实中的一切有机体都具有同性恋和雌雄同体的潜在倾向。

每个人身上都有同性恋的原基,无论其形式是多么微弱,它联系着异性特征的或多或少的发育。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一个事实上得到证实:在青春期里,体内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未分化的性征,在内分泌发挥其刺激作用之前,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会受到带有肉欲色彩的强烈情结的支配。

从那个年龄往后,如果一个人一直保留着一种明显倾向,即与一个与自己同性者的“友谊”,那么,他身上就一定存在着异性的鲜明特征。不过,还有些人身上的过渡性别形态更加显著,他们在和两性交往以后,没能使自己对异性产生激情,却依然对那些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竭力保持着秘密的、全心全意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