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乔布斯传
3575600000004

第4章 激情创业,苹果横空出世(2)

就在沃兹埋头研制AppleⅡ时,乔布斯正在考虑给苹果计算机公司重新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徽标,乔布斯认为此前韦恩设计的那个徽标过于复杂,难以被人们记住,而徽标在宣传公司、让人们认可公司产品方面有重要意义。于是他给曾为Intel公司设计徽标的麦金纳公司打电话,要求其为自己的公司设计徽标。公司老板麦金纳安排了负责新客户业务的伯奇与苹果计算机公司协商,伯奇驱车来到乔布斯的苹果计算机公司,发现所谓的苹果计算机公司不过是一个设在车库里、只有几名员工的小作坊,走进车库,里面一片狼藉,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伯奇一刻也待不下去了,他只想赶快离开这里,他不相信这家刚成立的小公司能付得起设计徽标的业务费。要知道麦金纳公司可是当时一家有名的广告和设计公司,曾为多家知名大公司设计过企业标志和广告,自然不会把当时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放在眼里。但乔布斯却向伯奇滔滔不绝地讲起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苹果的产品是多么优秀。虽然伯奇很佩服乔布斯,但他还是没有答应做这项业务。伯奇走后,乔布斯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他每天都给麦金纳公司打五六个电话,以至于麦金纳的秘书都受不了了,只好把电话转给了老板,在乔布斯的极力争取下,麦金纳安排公司的艺术总监若比来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商标。若比领导的团队决定用苹果作为原型进行创作,因为这刚好与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名称相一致。他们画下了苹果的轮廓,但总觉得它像一个大西红柿,于是决定改变一下苹果的线条——在苹果的右边咬上一小口,这样,苹果徽标就出炉了。乔布斯对这个造型很满意,但他执意要在苹果上加点什么,于是若比在上面又加了六条水平的彩色横条,以彰显苹果计算机出色的彩色处理能力。

很不情愿地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了徽标的麦金纳公司恐怕没有想到,自己设计的这个苹果标志会成为财富、影响力、完美的代表,成为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象征。

3.风险投资人是创业者的天使

AppleⅡ的研制进展顺利,可资金问题又像阴影一样纠缠着乔布斯,让他头疼不已。经过改进后的AppleⅡ,每台的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达到几百美元,要想批量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到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呢?乔布斯终日苦思冥想,此时,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徽标的麦金纳公司建议乔布斯拜访一下自己公司的董事瓦伦丁,瓦伦丁是一名风险投资人,除了对麦金纳公司进行注资,他还投资了阿塔里公司。于是乔布斯马上和瓦伦丁取得了联系。瓦伦丁在乔布斯的陪同下参观了苹果计算机公司,并听取了乔布斯对正在研制中的新一代苹果电脑的介绍,乔布斯满怀信心地向瓦伦丁讲述了他们宏伟的销售计划,可是瓦伦丁听完他的话后冷淡地说:“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营销,你们没有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也不了解自己的产品究竟有多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你们的销售计划只是空谈。不过你们的产品确实很优秀,我会为你们介绍一位风险投资人,看他会不会对你们公司感兴趣。”

乔布斯知道瓦伦丁是自己最后的希望,于是他天天都给瓦伦丁打电话,询问他为苹果计算机公司介绍风险投资人的事进展得怎么样了,尽管瓦伦丁很厌烦这个天天骚扰自己的年轻人,可他说过的话最后还是兑现了。瓦伦丁给苹果计算机公司介绍的这个风险投资人叫麦克·马库拉。当时只有38岁的马库拉是一个颇为成功的风险投资人,他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并取得了电气工程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休斯公司担任技术研发职位,后来在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担任营销总监。由于他的学识和工作经历,他对于电子科技工业非常了解,对电子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把握得很准确。他当时已认识到微处理器将成为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关键之一,随着微处理器集成程度的不断提高,它将改变原来的计算机面貌,使计算机体积更小而功能更强大,这些可能引发整个计算机领域的革命。此前,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上用的都是真空管,但真空管的一大缺陷就是发热严重,当人们需要提高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时,就要增加真空管的数量,而真空管数量越多,整个机器散发的热量越大,这使计算机功能的提升因热量问题而遇到了技术瓶颈,这时,晶体管问世了。晶体管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导电的同时还能大量吸收热量,于是它成了真空管的最好替代品。当马库拉的朋友诺伊斯离开仙童半导体公司成立Intel公司并着手研发基于新型晶体管的集成电路(也就是微处理器)时,马库拉果断地投入了大笔资金。后来,他因Intel公司的成功上市而一夜暴富。

马库拉是当时聚集在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中的一个代表。风险投资家们对于硅谷的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初创的高科技企业都急需大笔的资金,有的公司还处于新技术的验证阶段,有的只有在实验室里制成的模型,还没能转化为可供大规模工业制造的产品,有的还在试制样品阶段,所以这样的公司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新技术有什么样的商业前景,也没人知道他们的产品能否实现批量制造并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传统的融资渠道自然不会对他们敞开大门,像投资银行、贷款公司等这样的金融机构要求严格控制风险,只在有限的风险范围内进行融资。只有那些追求高利润、同时愿意承担高风险的私人投资者或者他们的合伙公司才愿意投资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所以这些手里握有大量资金的风险投资家又被称为“天使投资人”,谁能得到他们的垂青,谁就可能创立自己的公司并成为亿万富翁。风险投资家一般会选择那些有上市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因为这样的公司才能为他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当然,这也是对他们承担高风险的回报。

马库拉驱车来到苹果计算机公司,看完沃兹用苹果计算机作的演示后,他意识到,自己对微处理器前景的认识正在一步步被人们证实,苹果计算机里装的正是这种微处理器。乔布斯向他说明了苹果计算机公司对于未来的规划,表明公司的目标是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个人计算机,要使人人都能轻松地使用这种机器,改变计算机作为计算机发烧友、会编程和学习编程的人以及企业的专属工具的现状,而AppleⅡ正是向这方面进行努力的一个大胆尝试。乔布斯对于未来趋势的洞察力让马库拉印象深刻,他也认为未来的计算机将变得更易用、功能更多,它将走入千家万户,这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蕴涵着无限的商机。乔布斯那充沛的热情,对于成功的渴望和对目标的坚持,以及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说,让马库拉意识到乔布斯将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苹果一定能走向成功。于是他当即表示自己会给苹果计算机公司注资。不过,他认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还缺少一些东西,即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这能帮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于是他协助乔布斯制订了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马库拉将这份计划书提交给美洲银行,并用自己个人的资产向美洲银行提供担保,这样他帮助苹果计算机公司获得了美洲银行25万美元的贷款,而他自己也投资了9万美元。他把乔布斯和沃兹的资产估价为整个公司股份的2/3,自己投资的9万美元分得剩下的1/3。资金问题解决了,深谙管理之道的马库拉很清楚,年轻的乔布斯是个很有潜力的领导者,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学训练,也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而有着技术天赋的沃兹也不能担此重任,因此,他决定从国家行政半导体公司挖走他们的行政主管斯科特,由他来担任苹果计算机公司的首任CEO。斯科特个性强硬,作风果断,又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马库拉相信他对于刚刚创立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将使苹果计算机公司逐步走向正轨。事实也如他所料,正是斯科特建立起了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早期框架,使其得以有序运转。同时马库拉为沃兹安排了技术副总裁的职位,为乔布斯安排了董事的职位。

为了能赶上美国西海岸首届计算机交易会,沃兹加班加点地赶制AppleⅡ,乔布斯也想为这台梦想中最优秀的计算机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在外人看来他没有沃兹的技术天分,只不过是想在AppleⅡ上留下一点乔布斯的印记罢了。乔布斯整日叫嚣着要改变AppleⅡ的外壳,他讨厌此前计算机上安装的那些笨重粗陋的金属外壳,而打算给它装上一个塑料外壳,尽管这会增加整个机器的成本,但没人能说服乔布斯。同时他还要求整个机箱的设计要足够美观、流畅,连每个接口都要达到这个要求。他还要求AppleⅡ不能有风扇,认为风扇的噪音会扰乱使用者的心境,让人变得心神不宁。研发人员认为这个想法太荒唐了——“没有风扇散热,机器会被烧掉的!”可乔布斯对此置之不理,他整日和工程师待在一起,研究替代风扇实现散热作用的方法,最后还真让他们找到了。

乔布斯虽然并不是什么技术高手,但他却是一个令人称道的“美学家”,虽然他早期在AppleⅡ上进行的一些设计被人们看做是无足轻重,但这种将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意识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却是十分珍贵的,尽管在当时可能有点超前。他对于细节的完美追求让当时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受不了,但固执的乔布斯后来还是将他自己的这一个性特征深深地刻在苹果所有的产品上,并使它成为苹果计算机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产品的一大显著特点。乔布斯的固执己见,最终使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文化和作风完全体现出了他的个人风格,苹果计算机公司不折不扣地成了“乔布斯公司”。

1977年4月17日,苹果计算机公司的AppleⅡ以1298美元的价格高调登场。看来沃兹和乔布斯的努力没有白费,它一亮相,就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AppleⅡ由微处理器、内存、软盘驱动器、键盘、扬声器、电源开关等组成,这些构件全部被设计在一个主机系统里,只要连上一台彩色显示器或一台电视机就可以工作了。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创造了微机历史上的多项第一:它首次实现了无风扇设计,大大降低了噪音;首次在主板上设置了48K的内存容量;首次可以显示高分辨率图像并可玩彩色游戏;首次内置了扬声器;首次装有英特尔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即RAM);首次实现了CPU和主板分享RAM的存储容量。这使其成为一台革命性的机型,一改过去的计算机笨重、操作复杂、昂贵的形象,使更多普通人能够使用。它的内部设置了一个软盘驱动器,那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存储器,此前计算机存储器都是磁带驱动器,运行很不稳定,而软盘驱动器不仅运行稳定,而且数据读取的速度更快。同时,AppleⅡ内置了一个ROM,将程序固化在这个存储器中,这样,用户一开机,保存在ROM中的程序就会自动运行,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谓是一大福音,因为它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而此前的计算机都需要由用户将程序手动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样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把这么一长串程序一字不错地输入计算机可是个又苦又累的枯燥活,这当然会阻碍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天才沃兹在AppleⅡ上还设置了多达8个扩展槽,这样,用户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高计算机的各项性能或者增加其用途,这种灵活的设置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大大增加了其对于不同使用者的吸引力。非常关键的是,在AppleⅡ上,他们安装了当时由个人计算机公司开发的一款程序——apple soft,即浮点basic,这与个人计算机公司随后推出的Visi Calc(即电子制表软件)基于一个原型,这款程序使人们能更方便地处理各种数据,因此深受人们欢迎。出于Visi Calc巨大的知名度,个人计算机公司后来干脆把名字改为Visi Corp公司。由于apple soft只能在AppleⅡ上运行,这大大带动了AppleⅡ的销量,正是这款软件使AppleⅡ所向披靡,让其他公司的计算机望尘莫及。苹果计算机公司的销量在1977年年底为4000多台,1978年为8000多台,1980年达到数十万台,当然,这些销量中包含AppleⅡ的各种改进型,如AppleⅡe和AppleⅡc。到1980年,AppleⅡ及其改进型已使苹果计算机公司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半壁江山。AppleⅡ成为了真正的大众计算机。

AppleⅡ的成功对于苹果计算机公司影响深远,他让苹果计算机公司由“车库加工作坊”一跃而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个人计算机公司,从此苹果计算机公司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其销售额很快达到了几亿美元,迅速跻身于当时美国的大型公司之列,这让休斯公司的总裁感慨万分,说道:“与苹果计算机公司比起来,我们简直就是一个小作坊,所有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埋头拼命地干活,换来的却是可怜的一点收入。”在苹果计算机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乔布斯、沃兹和斯科特都成了百万富翁,而马库拉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巨大的财富让乔布斯这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