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比尔·盖茨传
3575900000003

第3章 出生在西雅图的天才少年(3)

保罗·艾伦是湖滨中学高年级的学生,年龄比盖茨大两岁,说话很轻柔,为人谦虚朴实、温和友善。艾伦在中学的时候经常戴一副黑边眼镜,穿着西装,头发剪得整整齐齐,像个大人一样。当时他在滨湖中学也是一个成绩拔尖的人物。由于成绩非常好,很多学生都知道保罗·艾伦的名字。相比之下比尔·盖茨就显得有些孩子气,盖茨那时长着一张娃娃脸,常常穿着条纹衬衫,像个孩子一样。比尔·盖茨回忆他和艾伦的友谊时曾经说过:“那时他读了比我多四倍的科幻书,还看了许多有关解释自然奥秘的书。当我问他类似于‘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时,艾伦也能解释得很清楚。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数学和物理作业,讨论计算机的相关问题,这就是我们能成为朋友的原因。”比尔·盖茨说:“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对计算机只是初步了解,保罗·艾伦当时经常教给我有关电脑硬件方面的知识,并鼓励我要建立信心。当时艾伦会经常拿一些问题来考我。对我说:‘嘿!我敢打赌,你做不出这道题来!’他总是用那些艰深古怪的问题向我提出挑战。”就这样,两个具有进取心和意志力的年轻人,不仅花大量的时间一起研究和学习计算机技术,还都梦想着用计算机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这样,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成为莫逆之交。日后两个人共同创立了微软公司,艾伦成为盖茨的重要合作伙伴。

查德·维兰德也是湖滨中学的高年级同学,他和保罗·艾伦在同一个年级,比盖茨大两岁,就这样,有相同兴趣的四个人走到了一起,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用计算机玩游戏,而是学习真正有用的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四个人通过合作交流和相互竞争,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让他们的才智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后来,有人说这个四人小组就是微软公司最初的文化根基。

当时高昂的上机费成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很大问题。为了能拥有更多的上机时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来到电脑中心,通过为电脑中心寻找软件系统中的错误来换取不限时的上机时间。从那以后,比尔·盖茨和几个朋友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公司干活,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到公司的机房,认真研究软件程序,然后从中找出错误来,这个工作也被叫做抓臭虫。通过寻找程序中的错误,他们对计算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相比以前在学校做的那些游戏程序,早已经站在更新的高度上了,他们四个人在公司工作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向公司的那些专业编程员请教,并且阅读和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的大量资料。他们的电脑知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他们会把工作中发现的错误程序记在纸上,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积累,竟然写了300多页的问题报告,这让他们收获颇丰。比尔·盖茨后来回忆说:“正是为电脑中心做的工作,才使我们真正进入了电脑的世界,成了十足的电脑迷。”

有一段时间学校课程十分紧张,晚上有时还要加课。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停下电脑中心的工作。比尔·盖茨会在父母睡下后,偷偷溜出家门,坐十几分钟的公交车去公司工作。回来的时候如果错过了末班车,盖茨就只能步行回家。

1970年,这家计算机中心公司由于经济上的问题停止了运作。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办法来获得上机时间。后来有一家信息公司请他们去编写一个用来计算工资的程序。当他们把这个程序编写完成后,四个人便驱车赶到公司。本来这家信息公司想用酬金一次性买断这个软件产品,但是这几个年轻人并不同意,他们要求以版权协议的方式来支付费用,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今后每卖出一个这样的软件,他们就要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最终,公司同意付给他们销售利润的10%和1万美元的计算机上机费用。由于这个软件产品投放到市场后很受欢迎,在长期的经销中,他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收益。这个时候比尔·盖茨已经开始显示出他不凡的商业才能了,因为一个中学生居然能想到按照版权来收取利润分成,这种超前的经商意识实在让人感到吃惊。

5.比尔·盖茨崭露头角

比尔·盖茨在中学的时候曾经对同学哈克斯说过这样的话:“我要在25岁之前赚到我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美元。”这意味着当时的盖茨对金钱有很大的野心。

有一次,同学埃德蒙看到一个夫人将几张面值1000美元的钞票存入了银行,十分羡慕,因为当时1000美元面值的钞票还很少,埃德蒙这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面额的钞票,于是回到学校后跟盖茨说起了这件事情。盖茨对1000美元的钞票也很好奇。最后埃德蒙感叹说,“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一张1000美元的钞票啊!”

没想到,第二天盖茨就把自己的零钱拿出来,并向父母要了一沓20美元的钞票。随后,他便和埃德蒙跑到银行换取了一张1000美元的钞票。拿到这张钞票后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仿佛自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一样。

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那面值1000美元的钞票,他们特地跑到一家餐厅吃饭。结账的时候盖茨就把那张1000美元的钞票交到女服务生手中,当女服务生看到这么大金额的钞票后,瞪大了眼睛,半天没回过神。后来她把饭店的经理请了过来,经理对他们说:“我们暂时还不能找开钱,如果不介意的话,等用餐过后,我们或许能找开它。”这时埃德蒙和盖茨都忍不住得意地笑起来。最后,他们用自己身上仅剩的两美元付了餐费。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盖茨对金钱已经开始有了朦胧的渴望。

后来,当盖茨对计算机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他就开始结合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探索生财之道。他参加了湖滨程序小组后,因为对法律程序比其他人更为了解,很快就成为湖滨程序小组的核心人物和主导者,开始展现出他的领导才能和经商的天赋。

1971年,保罗·艾伦和查德·维兰德从湖滨中学毕业了。那时比尔·盖茨和肯特·伊文斯正在为学校设计一个安排课程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可是没想到工作才刚刚开始不久,伊文斯就意外早逝了,尽管悲痛万分,盖茨并没有放弃手中的工作,他找到在华盛顿大学读书的艾伦,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合作开发这个软件。就这样,两个人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作,交出了设计成果。学校对他们设计的程序很满意,据说至今湖滨中学还用着盖茨他们编制的这个软件程序。

这个软件的成功,让比尔·盖茨很兴奋,他开始写信给其他学校,来推销这个课程管理程序。他在信中写道:“我们乐意为您的学校开发类似的课程管理程序,质量绝对有保证,价钱也十分合理,每位学生只收取2美元至2.5美元的费用。如果来信洽谈,我们将万分感谢!”从对程序的推销热情上可以看出盖茨比其他人更具经商头脑。

1972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英特尔公司推出了8008微处理器芯片。艾伦和盖茨对这一消息都感到十分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即将到来。

盖茨和艾伦仔细研究起刊登这个消息的文章,他们发现8008芯片适合任何系统。虽然目前看起来它对程序的反应有些慢,但是他们相信经过日后的发展,这种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后,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他们向英特尔公司要了8008的使用手册,通过对手册内容的研究,他们可以利用这种芯片编写程序来启动一台机器。这台机器可以整理和分析从城市道路交通监视器传来的信息。当时市政当局为了测量交通流量采用的方法是:选定一条街道,在街道上拉一条橡胶软管。当车辆通过软管时,就会撞击到位于软管尾部的金属箱中的带子,从而得知交通流量。

盖茨和艾伦认为,他们发明的这台机器可以用来处理这些带子,并分析出相关的数据来。他们认为这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赚到很多钱。于是他俩就注册了一家名叫交通数据的公司,花了360美元向英特尔公司买了一块8008微处理器。两个人一边上学,一边往返于湖滨中学和华盛顿大学之间,这段路程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很多时候,比尔·盖茨就是在公共汽车上完成编写软件工作的。等机器制造成功以后,两个年轻人对自己的机器的销售都满怀希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市政当局并不愿意购买他们的机器。他们的交通数据公司因而没有获得成功,第一次商业运作就这样失败了。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们丧失信心,他们依然相信自己会在计算机方面有所作为。后来,比尔·盖茨在其所著的书中写道:“对于迅速的失败我们应该接受,而不是逐渐缓慢地失败,最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失败。如果一个人从不犯错误,那只能说明他们不够努力。”

比尔·盖茨并不怕面对失败,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找到失败的原因,这样可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比尔·盖茨带领着微软从失败中走向了成功。

虽然这次开办公司失败了,可是盖茨和艾伦已经声名远播了。不久后,盖茨便接到了美国国防用品TRW公司的电话,电话邀请他们来公司工作,当公司看到盖茨和艾伦还是中学生时还有些犹豫,直到看到他们对计算机熟练地操作,才打消了疑虑。公司每周付给他们165美元的薪酬。艾伦负责为公司修复系统,而盖茨则负责数据编码类的工作。这时的比尔·盖茨俨然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电脑程序员了。正是在TRW公司的时候,盖茨开始接触复杂而庞大的程序。

就这样,盖茨在中学的时候就逐渐积累起技术经验和经商经验,这些都为日后创办微软公司作了充分准备。

在盖茨为TRW公司工作时,湖滨中学竟然批准了盖茨三个月的请假申请,这让盖茨可以安心地工作。三个月后,比尔·盖茨回到了学校,他很快就补上了三个月落下的功课,顺利通过了学校的期末考试。本来他的计算机课的成绩应该是第一,但是老师认为他从来不去听课,针对他的“学习态度”扣了分,只给了他一个“B”。

1973年,比尔·盖茨从湖滨中学毕业了。在学校的毕业纪念册上至今保存着一张小比尔·盖茨的照片。照片中有一个戴着帽子、穿着条纹衫和运动裤的孩子坐在电脑桌前。有人还在照片旁边加了一行字:“这个人是谁?”没想到20年后,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名字。

正是由于湖滨中学开明的教育方法让比尔·盖茨踏上了计算机之路,为比尔·盖茨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后,在比尔·盖茨回忆起他的中学生活时,对学校能开办计算机课和家长们为他们筹集款项来支持学校计算机建设一事,表达了无限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