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3583800000013

第13章 传统武术与电影(8)

在我国璀璨多姿的民俗文化宝库中,“武术功夫”无疑是在中国电影中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民俗元素之一,然而并非所有民俗元素都能在电影中享受到如此尊崇。之所以如此,盖源于武术自身优势使然:从客观层面来看,武术天然具备的“视听魅力”,使其特别适宜作为电影的表现对象;就主观层面而言,武术又能够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娱乐需求。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武术才得到了中国电影乃至国际影坛的持续青睐与热烈追捧。这充分显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资源,在电影创作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开发的审美价值优势。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周伟良:《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习云太:《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

5.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

6.松田隆志:《中国武术史略》,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7.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8.中国武术协会编著:《中华武术图典》,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版。

9.陈山:《中国武侠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

10.“博武网”等相关网站上的大量文章。

[1]参见《辞海》(1979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2年版)、《中国武术大辞典》(1990年版)等词典中的相关词条。

[2]引自《庄子》。

[3]引自《韩非子·五蠢》。

[4]引自《通鉴纪事本末·元义幽后》。

[5]引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6]源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7]引自《礼记·内则》。

[8]引自《十三经注疏》。

[9]引自《礼记》。

[10]引自《国语·齐语》。

[11]引自《荀子·议兵篇》。

[12]引自《汉书·刑法志》。

[13]引自《孙子》。

[14]引自《庄子·说剑篇》。

[15]引自《论衡》。

[16]引自《庄子·人世间》、《庄子·说剑篇》。

[17]引自《史记·项羽本纪》。

[18]引自《史记·项羽本纪》。

[19]引自《汉书·晃错传》。

[20]参见《汉书·甘延寿传》。

[21]引自《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槊谱序》。

[22]引自《晋书》。

[23]引自《通鉴纪事本末》。

[24]引自《通鉴·晋书》。

[25]引自《续高僧传》。

[26]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引自成涛注译:《唐诗三百首注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7]引自《明皇杂录》。

[28]引自《唐书·张旭传》。

[29]引自《乐府杂录》。

[30]引自《新唐书·光艺传》。

[31]引自《达生》。

[32]引自《庖丁解牛》。

[33]引自《宋史》。

[34]参见《东京梦华录》。

[35]引自《元典章》。

[36]在明代学者朱权所著《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中,曾把元杂剧归纳为12种题材类型,其中第8种就叫做“钹刀赶棒”(即:脱膊杂剧),专指那些包含有较多武打表演场面的剧目。

[37]这些“戏曲片”的故事内容和其他信息均可在网上搜索到。

[38]在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年编辑的《中国电影总目录》第7页上,《车中盗》被称为“武侠打斗片”,部分香港学者认为该片是中国电影的首部武侠片。内地学者陈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认为:《荒山得金》“大可看成是中国武侠电影类型的滥觞”。

[39]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0]参见陈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41]依据《中国电影总目录》(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年编)、《中国影片大典(1905-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等资料粗略统计。

[42]依据《中国电影总目录》(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年编)、《中国影片大典(1905-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等资料粗略统计。

[43]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44]参见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45]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1927年4月上海出版,第21页、第10页。

[46]参见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页。

[47]同年,华剧影片公司也推出过一部《山东响马》(张惠民编剧,陈天导演)。

[48]参见陈墨:《中国武侠电影史》的相关章节,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9]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1927年4月上海出版,第15页。

[50]参见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文星书店1967年版。

[51]梯维:《看了〈王氏四侠〉以后》,上海《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

[52]嫠莺:《武侠片的结构问题——应提倡的理由,所失败的原因》,原载《影戏生活》1931年第1卷第28期,收入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资料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671页。

[53]冷皮:《王氏四侠》,载于天津《大公报·电影》第7期,1928年2月21日。

[54]《黑客帝国》导演华卓斯基兄弟的话,引自台湾《世界电影》1999年第6期,第195页。

[55]参见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罗卡、吴昊、卓伯棠合著:《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56]范雪朋:《我的银幕生活的回忆》,载《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

[57]参见贾磊磊:《武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58]源自《内经》。

[59]引自《论语·宪问》。

[60]引自老子《道德经》第43章。

[61]引自《庄子·齐物论》。

[62]参见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63]参见张文伯:《奥斯卡又有120人入会——江志强成唯一入选华人》,《新京报》2006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