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要赢
3584200000011

第11章 “不要赢”能带来什么(1)

“不要赢”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智慧,它所带来的是“上善若水”式的竞争优势——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正是由于不争,而世间万物莫能与之争。当一个人抱定“不要赢”的心态时,就会收敛自身的锋芒,与人谋善,共同获利。这样一来,少了敌人,多了朋友,最终获利的正是自己。

不要赢,方能赢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好胜心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事实证明,以开阔的心胸放下“赢”这个包袱,才更容易赢。

铁饼运动员、中国小将吴涛身高190厘米、体重100公斤,站在那里像一座小山。早在2001年时他虽投出61.21米的好成绩,但只夺得第三名。19岁的吴涛,以前也只是在青年锦标赛上夺过冠军,因此,2002年的亚运会上没有人指望他能取得好名次。

“没人注意我,反而使我轻装上阵,没有包袱。赛前报名成绩是61.21米,选手中我只排第四。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前几名,他们一开始就较上劲,我就放松地扔。”吴涛憨憨地笑着说。

在2002年的亚运会男子铁饼比赛中,卡塔尔新秀阿尔迪萨拉气势咄咄逼人,他的报名成绩是64.43米,他本想在亚运会冲击65.16米的亚洲纪录,但发挥欠佳,只以59.15米名列第四。伊朗老将阿巴斯和印度老将库马,平时成绩都在吴涛之上,自然不会注意这位无名小卒。谁知这种不计输赢的心态,让吴涛这名“小卒”力敌各路大将,以60.76米的成绩登上冠军之位!

事实上,我们往往被“赢”这座大山压得神经紧张喘不过气来,殊不知,我们越把它当回事,就越发挥不好,放下“赢”这个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挽救输,就别想“赢”,下面这个事例就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忽然遭遇一连串的人生打击:爱情上,相爱了几年的女朋友突然提出分手;工作上,自己全程负责、做得好好的策划方案眼看就要完美收尾了,却突然被告知换给其他人来做;生活上,年迈的父亲忽然病倒……在各个输与赢的决斗中,接二连三的失败使得年轻人变得消沉。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生活毫无乐趣。在最绝望灰暗的时候,他甚至想到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朋友们无论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于是,一个朋友极力向他推荐一位佛家大师,希望大师可以给他指点迷津。但是年轻人总是屡屡推辞,因为他并不相信有谁可以帮他解决问题。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直失魂落魄的年轻人突然想起了朋友说的那位大师,于是就登山拜访。山路泥泞,每走一步都是万分艰难。但是年轻人没有放弃,几个小时后,他终于到达了山顶。此时,晨光熹微,天色微明,山间一切静美如同画境。年轻人呼吸着山间特有的清新空气,内心忽然有种轻松的感觉。这一刻,他忽然觉得生命原来还是有美好存在的。但是,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屡屡不赢,又陷入忧郁之中。

就在此时,不知道站在他身后多久的大师用一种极其平静的声音说道:“施主,你的心结应该解开了,你可以下山了。记住,把泥泞甩在身后,把忧郁放在此地。”

年轻人很惊讶:“可是那些问题又不会凭空消失,我的心结怎么会解得开呢?”

大师微笑着说:“你内心还存有希望,泥泞的山路九曲十八弯也没见你放弃,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是走不过去的呢?况且,山顶的宁静和空灵你已感悟到了,哪怕只有一刻,也是你生命的体验。记住,生命中的沉重和愉悦都需要你用心灵去感知,如果你把自己的心灯点亮了,一切烦恼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年轻人听完大师的话茅塞顿开。下山的路途中,他觉得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回到家中,年轻人积极体贴地照顾父亲,没过多久父亲就恢复了健康,一家人其乐融融;工作中他不再争强好胜,而是把自己手中的工作都处理得几近完美,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他也认真对待,很快,公司就提拔他做了总监。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事事都想赢的人往往最容易遭受失败,而挽救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忘掉输赢,把注意力集中到手头的事情上,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赢”自然会来到你面前。

看球的人都知道,世界杯赛场上很多场比赛,输球队都输在心态上。因为太想赢,所以输了。足球需要用心去踢,用心踢才能踢出水平,而球队一旦被急切的求胜欲望所控制,就很难用心踢球了。所以,曾荣获“全印辩论冠军”的印度人奥修说:“你有欲望,你就是奴隶,没有欲望,你就是皇帝。”大脑充斥着赢的欲望,身体就被欲望所控制,成为欲望的奴隶,反倒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相反,忘掉输赢,用心去生活,享受每一分钟,那么到最后最少也能“正常发挥”,赢得胜利。这让人想起庄子讲的《呆若木鸡》的故事: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庄子认为,鸡之呆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反过来讲,欲望会使人心乱,心乱则气乱,气乱则神散。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不要赢,才能轻松生活

输赢得失,是烦恼的根源。只要你放不下“赢”,你就永远摆脱不了烦恼。想赢得越多,烦恼就越多,想赢得越大,烦恼就越大。赢和烦恼就像一个手掌的正反面,有赢就有烦恼。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对师父抱怨说:“我活得太累了。”师父问:“怎么累的呢?”

小和尚回答:“每天想着要赢得名利、要获得成功,这些东西压得我不堪重负。”

师父说:“既然这样,你何不将它们丢掉呢,这样还轻快些。”小和尚闻之,摇头说:“不能丢掉啊,这是我的财富。”

“自己都感到不堪重负了,你觉得这样的财富好吗?”小和尚恍然大悟。

诚如这个故事所言,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平时太注重输赢,而忽视了一些本质的东西,所以活得很累,很辛苦,生活的快乐、美好不但没有享受到,反而使得自己心理压力很大,像小和尚那样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失去了自我,甚至病魔缠身,痛不堪言。

我们应该翻然醒悟,丢掉输赢这个负担,充分认识到只有轻松自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襟怀坦白,以一种淡然的心态,潇洒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具备“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素质修养,那么,就能达到“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的境界,才能真正超脱世俗,活得轻松,悠闲自乐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对健康来说,什么输赢都是身外物,不值得留恋珍惜,更不值得把其看得太重要,该丢掉的必须丢掉,这是我们一身轻松地享受生活快乐的前提。我们只要认清这一点,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以一种平静悠然的心态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美好,人生就会一片光明。

人们很多时候要面对沉重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放弃,放不下赢、放不下名利,往往想的就是如果这一次我赢了,也许我就能享有很多的荣华富贵了,这一次我赢了,我就会一举成名了。哪怕压力再大,哪怕用尽手段,你都要赢得地位、赢得名誉,但是往往在成功之前,你就已经被那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