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要赢
3584200000022

第22章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清心”的法则(4)

让我们心怀感恩之心,努力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吧!虽然有时生活会像一杯白开水,但你一定要相信,是杯中水一定会越品越甜。虽然生活有时会像一杯苦涩的咖啡,但你一定要相信,怀着欣赏的心态去品,你一定会越品越香。虽然生活有时会遭遇挫折,但你一定要相信,只是天使暂时离开,你一定会成功的。

你永远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享受生活的乐趣!你要庆幸当你饥饿时,有人会为你做饭;当你生病时,有人会为你着急;当天气转凉时,有人会提醒你加衣;当你遭遇困难时,有人能为你献上一份力;当你哭时,有人会为你细心地擦眼泪;当你笑时,有人能陪伴你左右。你能听到鸟语,嗅到花香,你能看见高山流水,奔腾不息;你能行走天地间,行侠仗义,你能帮助别人或受人帮助;你能与人交流,回报社会。林林总总,难以数清,这些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乐趣。

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带上享受的态度上路吧,你会发现处处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甘泉凛冽,美酒醇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赢了攀比,输了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判断成功的标准开始发生变化。那些能够发财致富的人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而没有发家致富的人就被看成这个社会的落伍者。但是,发家致富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过着平常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诸如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了车,某人盖了别墅……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因此,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我们总是事事都要争取做得最好,时时都要显得比别人高明,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压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往往把自己推上一个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轨道上。如果你追求的幸福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悲惨地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

或许,攀比是人的一种天性,联想的天性。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哪个不心动?就算是道人法师,也要念三声“阿弥陀佛”,才能镇住自己的欲望和邪念。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难以克服,这往往会给人生加压。但是,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别老是抬着脑壳往上瞧,专拣自己的弱项、劣势去比人家的强项、优势,比得自己一无是处,那样多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低一点,学会理性地分析生活,这时你也许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祝福寿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我们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的人生。

我们从下面珍妮的人生轨迹中,不难看出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态,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的:

有一天下午,珍妮正在弹钢琴时,7岁的儿子走了进来。他听了一会儿说:“妈妈,你弹得不怎么样吧,不然,邻居怎么都不听了呢?”

不错,是不怎么高明,不过珍妮并不在乎。多年来珍妮一直这样不高明地弹,弹得很高兴。

珍妮也喜欢不高明的歌唱和不高明的绘画。从前还自得其乐于不高明的缝纫,后来做久了终于做得不错。珍妮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强,但她不以为耻。因为她不是为他人而活,她认为自己有一两样东西做得不错就可以了。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一味地羡慕和攀比,等于是抛弃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没有“特色的”自己,何谈魅力?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仿效,终日活在他人的影子下,处处幻想成为他人,就是没有自己,这是羡慕和攀比的悲哀。

虚荣心是人性与生俱来的一个特点,尤其在一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常常禁不住与别人比较,然后羡慕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总对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耿耿于怀。

我们看到别人穿得比我们好,就拼命攒钱买漂亮衣服,以求在人面前不会低人一等;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的房子大,就勒紧腰带,心甘情愿地当上二三十年的“房奴”;别人去了一趟“新马泰”,我们为了显示比人家更有钱更懂情趣,马上报名欧洲十日游……好像我们生活并不是为了自己活得好,而是为了比别人活得好。为此,我们常常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当虚荣心强烈时,罪恶便有了滋生的温床。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人们为了追求面子,往往会不顾自己的现实条件,不择手段,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虚荣心泯灭了一个人原先善良美好的品性,也葬送了原本快乐幸福的生活。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再如,当父母的好像都喜欢拿自己小孩的表现跟亲朋好友家的小孩作比较,无论是才艺、功课,什么事都可以拿来比,比来比去,都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等话语,如此这般,好像小孩念书求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比过别人家的小孩。

其实,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都不用去羡慕他人的东西,自己能得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为何要和他人攀比呢?攀比后又能怎么样?因为别人的好而郁闷,还是因为自己的好而取笑他人?两者都没有意思,不是吗?

也许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与别人比较:比别人强,我们就会很开心,很有优越感;比别人差,我们就会很羡慕。盲目地想与人看齐,这种情况又占了大多数。实际上,这种比较都是片面的,而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总是看到其中的一面从而忽视了另一面。

沉湎于对别人的羡慕中的人们,通常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时候就越比越生气,越比心理越不平衡。其实这又是何必呢?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好了,何必要以别人当参照物呢?别人的功成名就、纸醉金迷、别墅名车,不一定就是你的快乐所在;别人所掌握的技术、拥有的能力也不一定是你一定要学通学精的。

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你也在很多方面比别人强。我们羡慕许多人的技巧与成就,他们也羡慕我们的技巧与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才能与经验。这些不同,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或别人比不上你,你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经验不同、得意之事不同而已。有人薪金丰厚、月入数十万,却因劳累过度而患病;有人事业发达,感情历程却是坎坷难行;有人才貌双全,但家庭负担太大;有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钩心斗角……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画上了一道缺口,每个人都各有优劣势,不可能事事第一。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你还在以和别人比的方式气自己吗?赶快放弃那些无意义的比较吧!也许,在某些方面,你也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呢!

别再盲目攀比了,凡事只跟自己赛跑,日子才能在一天比一天进步的快乐中度过。如果把别人眼中的标准当成自己生活的尺度,你就会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因为你永远达不到他人的高标准。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自己的道路,摆脱攀比带来的压力,为自己的生活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