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岁时,孩子潜意识里已经知道“不分享就没有朋友”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看出来分享的重要性,因为这与“小朋友愿不愿意和自己玩”有很大关系。不过这时候的这种认知还比较模糊、不太稳定,由此激发的分享行为也不稳定。这时,孩子可能会想:“我之所以同意和他分享,是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愿意和我一起玩耍。”
这时候,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在孩子做出分享行为(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时,适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进而产生“下次还要这样做”的想法。长期坚持下来,孩子的分享意识就会逐渐强化,慢慢将分享培养成一种习惯。
父母也要注意教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因为有时候孩子虽然愿意分享,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操作。比如说,孩子只有一个玩具,可是有好几个朋友都想玩,这时候孩子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合适的技巧和方法,孩子往往就会放弃分享的想法了。因此,父母教孩子分享时,也要注意教孩子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大家排序轮流分享或者一起分享,这样孩子的矛盾就能解决,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会增强。
父母也可以用故事感染孩子。这时候的孩子已经能够听懂故事,并且从故事中感受情感和道理了。父母不妨讲一些分享的故事给孩子听,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引起孩子的共鸣,促使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激发分享行为。
在小花4岁生日那天,父母送了她一个小玩具房子,房子周围还有花园,里面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小花很喜欢这个玩具,将它藏在自己的柜子里,不许弟弟碰。
妈妈看到了,便笑着对小花说:“小花呀,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小花一听要讲故事,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妈妈便讲述起来:“从前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名叫美宝。她在自己的房子旁边种了很多鲜花,等到春天来时,花开得非常美丽,吸引了很多小朋友过来观赏。可是,美宝心里却不高兴,她想:这是我种的花,应该由我一个人欣赏才对,他们凭什么跑到我的院子里欣赏呢?于是她就建起了高高的围墙,将鲜花都围了起来,不让其他人看。可是,鲜花因为见不到阳光,很快便枯萎了。美宝伤心地哭了,这时候太阳公公慈祥地对她说:‘因为我愿意和这个世界分享阳光,所以世界才变得这样美丽。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美好。孩子啊,你要学会分享,花儿才会开得更美。’美宝听了太阳公公的话,拆了围墙,后来花园又变得漂亮起来。”
小花听故事听得入了神,嘟哝说:“我也要学会分享……”
妈妈眨了眨眼睛,说:“那小花愿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小‘花园洋房’,和弟弟一起分享呢?”
小花脆生生地回答说:“小花愿意!”
(5)4~5岁时,孩子应该慢慢懂得“分享,将得到更多”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获得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同时积累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和经验。在情绪和情感上,他们也更能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因此只要激励得当,孩子会做出更多的分享行为。
父母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情景问答,引导孩子更好地分享。比如,问孩子:“你正在玩你的玩具小汽车,这时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想和你一起玩,你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换意见,在此过程中向孩子灌输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去感受“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得到更多”,这样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分享。当孩子和别人分享了玩具之后,父母要帮孩子收回玩具,让孩子知道分享的过程是安全的,自己并没有因此失去玩具,而且还收获了新朋友,以及一起玩耍的快乐。
(6)5~6岁时,孩子已经懂得“分享要平等”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会逐渐加强,而且他们会懂得“公平原则”,也就是说,在分享时,分得的东西或者玩玩具的次数都应该是平等的。
这时候,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建立平等分享的规则,教孩子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他人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因为这时孩子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心理品质也会表现出反复性和变化性,甚至有时会出现倒退的别扭心理。这时候,父母也不必过分担心,而是应该对孩子实施适当的引导,让孩子逐渐将分享变成一种习惯。比如经常向孩子灌输分享的技巧和方法,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等,时间长了,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分享和合作关系。
(7)6岁之后,孩子已经具备分享的独立意识
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不再心甘情愿地对父母言听计从了,他们的内心开始燃起对独立的渴望,开始试图从父母的掌心脱离,拥有自己的想法、爱好和朋友。这代表着一个转折点的出现——孩子已经开始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走向外部世界了。
而通过6岁之前对孩子分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这时候父母应该慢慢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然,父母也要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若发现孩子的言行具有自私、霸道、不愿分享等特点时,要及时疏导。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零食、玩具等东西就是他们能够分享的全部东西了。6岁之前,对孩子分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就会分享更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分享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分享这一习惯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益处也会越来越多。
不要让孩子沦为金钱的奴隶
如今,孩子的零花钱已经成了父母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不过对于这一话题,不同的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父母觉得零花钱应该是属于孩子的,应该由孩子自由支配,认为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金钱观、价值观;有的父母却持反对意见,认为让孩子过早接触金钱、支配金钱,会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以及不良的生活作风,比如吃零食、玩网络游戏等。不论父母持有怎样的看法,我们都能够看到,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只要父母培养得当,孩子就能够在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合理花费的好习惯,甚至还能从小培养出孩子高超的投资理财能力以及良好的金钱观、价值观。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用金钱培养出了有很多生活陋习的孩子,甚至用金钱扭曲了孩子的金钱观、价值观。
现实中,有些父母将金钱的作用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利用金钱督促孩子学习,利用金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利用金钱奖励孩子,利用金钱让孩子帮忙做事情,利用金钱让孩子做一些父母认为觉得正确而孩子却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以下这样的声音:
“儿子,帮爸爸买盒烟,回来给你1元钱。”
“乖宝贝,别看电视,先做完作业,做完就奖你5元钱。”
“宝贝,别哭了,妈妈给你2元钱买零食吃去。”
“女儿,这次考试要是能进前三名,爸爸就奖励你200元钱。”
……
当然了,这种“金钱”奖励方式也不是完全不行,不过要把握金钱的尺度和强调价值观的纠正,不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潜意识:世界上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是为了金钱而生。一旦让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误解,就很容易沦为钱的“奴隶”。完全利用物质和金钱激励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金钱万能”的误解,进而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价值观。
一天,明明的妈妈走进了心理咨询办公室,因为她实在对儿子明明没办法了。事情的起因是,明明要求妈妈给他500元钱,买一款掌上游戏机PSP。明明平时就喜欢玩游戏,妈妈担心买了游戏机,孩子更会痴迷于游戏,不好好学习。可是,明明一看妈妈不给钱,便威胁说不给钱就不去上学。不管父母怎样哄劝,明明就是不肯去上学,把一家人都急坏了。
在心理咨询师的询问下,明明妈妈说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用金钱和物质为孩子许诺,比方说“只要你去上补习班,妈妈就给你买自行车”“只要你考个好成绩,妈妈就奖励你300元钱”。久而久之,只要一遇到事情,孩子就知道用钱解决;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知道找父母要钱。就像这一次,父母一旦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孩子便开始大哭大闹,甚至用上学威胁父母给钱。而一家人现在拿明明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父母为了在金钱和物质上让孩子感觉到优越感,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省出钱来给孩子买昂贵的学习用品、名牌衣服等。可是,因为金钱来得太过容易,孩子便对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更不了解自己手中的金钱到底是怎么来的,他们不会去想,这些钱可能是用父母的血汗和辛苦劳动换来的。当孩子对此毫无认知时,以为只要自己张张口、伸伸手就能轻易获得金钱,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金钱和物质需求时,甚至为了金钱而威胁父母,这些结果也和父母的金钱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
为了让孩子摆脱对金钱的依赖,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父母有必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情况。对于孩子提出的购物要求和金钱需求不可随意满足,更不要做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事情。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让孩子将金钱看得太重。对于父母而言,当自己将一定数额的零花钱交给孩子时,在培养孩子支配和管理金钱的能力时,更不要忘了弄清楚每一分钱的用处和去向,做到让孩子如实汇报。否则,一旦孩子像案例中的明明一样陷入金钱的旋涡,物质的享受和金钱的诱惑可能已经占据了孩子的身心。
适当的金钱激励并不是不行,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对金钱产生依赖感。金钱作为一种具有巨大能量的物质媒介,能够轻易俘虏很多人的身心。而对于孩子而言,金钱除了会让孩子变成不知节制的“消费者”外,还能让孩子变成一个一毛不拔的“吝啬人”。
小娟还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不过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了。自从知道钱可以买零食、买衣服、买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之后,她就将钱看成了自己的重要“伙伴”。因为将钱看得太重要,任何到了她手中的每一分钱都别想轻易出手,只要能不花钱,小娟肯定选择不花钱。
这样不到两年时间,小娟已经攒了将近2000元钱。其中有自己的压岁钱,有父母平时给的零花钱,也有自己利用做家务挣到的钱。当然,懂得储蓄、知道攒钱,这是一个好习惯,可问题是省钱也不能太过头。平时父母给小娟买早餐的钱,小娟都要省下来一些,只捡最差、最便宜的吃,平时买文具、玩具之类的东西也买最次的。为了能多“赚”一些钱,小娟功课也没时间做了,总是抢着做家务……父母看到孩子这样,也非常着急。孩子把金钱看得这样重要,只怕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最终被金钱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