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3584500000026

第26章 财商人格:塑造孩子最具魅力的品质(2)

(3)让孩子感恩于他人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他不仅会遇到父母、老师、其他长辈,还会遇到同学、朋友、同事,甚至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而在相遇和生命交集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感恩于他人的一点一滴恩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个道理自古皆准。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知恩、报恩的声音却越来越少了。正因为成人世界的麻木,才导致了孩子们缺失了感恩之心。这种结果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会导致人们丧失最基本的品格。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相互帮助、团结互助为基础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知恩、感恩和互助,就没有群体的共同发展。孩子一出生便必须担负人的特性——作为群居的一分子而生存,无论一个人的力量多么强大,他都不可能只是生存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接触他人,也不接受他人的恩惠。

尤其是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他们能够付出的还很少,需要得到的却很多。因此,学会感恩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孩子学会感悟他人的好意,并且懂得回报,那么等孩子长大之后,他就会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父母、他人,懂得承担生命的责任,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勤劳:父母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从前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年轻人,自己不劳动,要靠年迈的父母种地养家。后来父亲病重,去世前将他叫到跟前,说:“儿子,在我们房子后面的那块地里埋着一包银子,我死后你就靠它生活吧。”

父亲去世后,儿子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房子后面挖银子。可是,将土地翻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一点银子。这时,母亲便说:“反正已经将地翻了一遍,不如就种上麦子吧。”儿子听了,便撒下了麦种。

那一年麦子收成不错,卖了不少钱。第二年,这个年轻人接着种麦子,将粮食换成钱……一直到很多年后,他抱着满满的钱袋子,对母亲说:“父亲去世前说土地里埋着钱,就在这里!”

母亲笑了笑,说:“是啊,只要肯劳动,人就能‘挖’出钱。”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劳动创造财富,我们的美好生活都是从勤劳而来。比如,对孩子而言,最简单的劳动就是做家务。通过做家务,孩子们会发现:地面变得干净、整洁了,门窗和玻璃变得锃亮了,物品摆放得更加整齐了……这一切都是靠勤劳的双手实现的。

也许有的人整天幻想着过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不用劳动,不用干活,也不用动脑筋;也许有的人整天幻想着天上掉馅饼,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便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是,生活会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劳动本身还有更大的价值。

美国某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批自愿申请的受试者关进一个小房间,待上24小时,这期间除了吃喝等基本生活需求之外,不做任何事情。如果通过测试,便能获得一大笔奖金。一开始,每一个受试者都认为自己可以轻松拿到奖金。

然而,事实是,大部分人在坚持了六七个小时之后,便中途要求退出了。只有一个人最终经过了测试,在那个小房间里无所事事地坚持了24个小时。不过,等他出来时,已经变得有些神志恍惚,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正常。后来,当他恢复后便表示,就算死也不愿再接受这样的测试。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劳动,都需要“有事情做”,需要和他人一起交流、工作,否则孤独、无聊和无所事事能将一个人折磨疯掉。而勤劳、努力地工作能够创造价值,同时肯定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使人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因此,劳动所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薪水、财富,更是充实、有价值的生活。而对于孩子而言,如果能让孩子将自己手中的零花钱与父母的辛勤工作联系在一起,那么将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财商。为此,在孩子的童年阶段,父母就应该将通过辛勤劳动来换取金钱的道理讲给孩子听,方便的话,最好能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让孩子了解金钱是怎么来的。如果你工作的地方在正常办公时间不允许孩子来访,那么也不妨选个周末去看看。

在带孩子参观时,父母还应该尽量抽时间向孩子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设备的使用方法、工作流程等,这更有助于孩子理解劳动的内容和意义。而且,通过这种活动,孩子便会明白在看不到父母的时候,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在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整个家庭的生活费用。

另外,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劳动观念和工作态度往往会感染到孩子。如果你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喜爱,那么也不妨将工作的乐趣讲给孩子听。要知道,那些对待工作积极上进、充满热情的父母往往也能培养出热爱工作、喜欢劳动的孩子;相反,如果父母整天只知道抱怨工作,逃避劳动,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从潜意识里觉得工作是一件充满烦恼和苦闷的事情。

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教孩子做家务可谓是一个最好的帮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价值的途径了。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接触过家务,不知道劳动的辛苦和价值,长大以后也很难体会辛勤劳动的价值,理解工作的意义。与此同时,做家务也能帮助孩子培养勤奋、耐劳的精神以及家庭责任感。可以说,家庭将是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第一个战场,也是让孩子学习工作技能的第一个练兵场,在这里,孩子不仅能学会勤劳、坚韧,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一种凡事都愿意尝试、喜欢用劳动来充实生活的可贵品质。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不但会热爱工作,还会热爱生活,懂得用劳动来装点人生。

另外,在任何一项工作中,必定都要面对一些琐碎和繁杂的事务。如果一个人缺乏耐心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就很难将一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而繁琐的家务正好可以培养孩子这种精神,锻炼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或乐意接受繁琐的家务劳动。这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有些可能是他喜欢做的,而有些虽然不是他喜欢的,却是为了某种目的必须做的。对于三四岁的孩子而言,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如果你能把房间里的玩具整理好,我就能进去给你讲故事听了。”对于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句话的意思也许意味着:“如果你能多走一段路,将自行车放在车库里,那么它就不会因为淋雨而生锈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而言,也许这句话就意味着:“如果你能帮爸爸修理好草坪,周末我们就能一起去动物园玩了。”

这一切都意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是现在的家务活或者辛勤劳动的一种延续,若没有现在的辛勤劳动,便不可能有未来惬意、美好的生活。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了将来更美好的生活,积极参与眼前的家务活或者其他劳动是很有必要的。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将来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工作。可是,很多人最终得到的也许不过是一份勉强谋生、养家糊口的差事罢了。可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让孩子明白,想要有尊严、快乐地生活,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分享:与父母分享自己的“财富”

陌陌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也是远近闻名的小霸王。每当别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时,只要看到有人动他的玩具,便会毫不留情地一把抢过来,然后恶狠狠地吼道:“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玩!”

因为这样,他往往会将其他小朋友惹哭。这时候,父母只要一训斥或批评他,他便会大哭大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慢慢地,父母也不敢劝他了。可是,因为陌陌不愿和朋友们分享玩具,孩子们也慢慢开始疏远他,他便只能孤单地在家里跟自己玩耍。父母看到这种情况,也非常着急,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改善这种状况。

就这样,陌陌慢慢变得霸道、执拗、任性且孤僻,因为不懂得分享,他慢慢将自己隔绝到了他人的世界之外,甚至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他也不懂得分享。看到零食、玩具等东西,他都要自己揽过来,不准任何人动,连父母都不行。

就像这个案例一样,为什么孩子学不会分享呢?事实上,孩子在潜意识里也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可是因为从小以自我为中心惯了,就会做出冲动而粗暴的言行。想想看,对孩子们而言,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让其他孩子玩,自己只能看着,这是一个挺大的考验。如果不能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让孩子总是被任性、占有欲和冲动占据头脑,那么孩子就很难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分享精神。

不愿分享,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财物的独占欲望。作为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要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快乐。为了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孩子在人生最初阶段的分享心理,以及父母应该采取的教育方法:

(1)0~1岁时,孩子还没有“彼此”或者“你我”的概念

研究表明,0~1岁的宝宝有时候会主动将玩具递给同伴,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很难区分“你的”“我的”“他的”等概念,因此也还没有独占欲和财物归属感。

这时候,为了鼓励孩子的分享行为,当孩子主动将玩具或者其他财物分享给别人时,父母应该笑着对孩子说“谢谢”,让孩子看到自己通过分享带来的积极效果。

不过,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总是向孩子灌输“你应该让给别人,你应该分给别人,只要别人想要你就要给别人”的思维方式,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从潜意识里强化和扭曲“分享”的概念,进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忽视自身的真正需求,在面对他人时表现得懦弱无能。

(2)1~2岁时,孩子会认为“都是我的”

1~2岁时,孩子已经慢慢熟悉了自己的东西,还能叫出自己的玩具、小床、小碗等物品名称,这也代表着孩子们将形成“拥有”意识了。因为是自己的东西,便不允许其他人动,这是孩子潜意识里争取自己权利的表现。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慢慢懂得“物品所属”的概念,但是对物品所有人还不能分清楚,不仅对自己的财物有占有欲,对别人的东西也会误认为是自己的。比如,父母带着宝宝去商店时,看到摆放的商品,宝宝就会伸手拿。这时候,孩子当然还没有“偷”的概念,他只是觉得这是“自己”的。

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愿意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与父母分享,父母一定要接受,并且表示感谢,而不是说“宝宝真大方,不过妈妈不饿,宝宝自己吃吧”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他觉得“分享”只不过是形式罢了。只要这种思维形成了,如果有人真吃了他的东西,孩子就会发脾气或者哭闹。

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要引导孩子:“宝宝,你的玩具都是属于你的,不过你若是愿意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也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和你分享,这样一来你们都可以玩更多的玩具了。”这是孩子在人生中获得的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技巧,他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这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财权”观念,父母首先要懂得尊重和承认孩子的所有权。如果孩子希望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父母要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也不能勉强,只能从言语上引导:“宝宝现在还不想和别人分享这个玩具,是吗?那等以后你想分享了再分享吧。”

(3)2~3岁时,孩子已经慢慢懂得情感

2~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情感了,他们会对别人的伤心表现出怜悯和同情。比如,当父母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没有玩具火车玩,哭得多伤心,你把自己的玩具火车借给他玩一会儿,怎么样?”孩子一般会出于同情心,将玩具递过去。当别的孩子用“你要是不让我玩你的玩具,我就不和你做朋友了”之类的话进行要求或威胁时,往往也能激发孩子的分享行为。

不过,这个时候的孩子为了他人而主动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还是比较少的。

父母可以通过角色转换、问答等方式引导孩子理解他人、同情他人。比如,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你看,那个小朋友哭得多伤心啊。要是你也想玩别人的玩具,可是别人不借给你,你是不是也很伤心啊?”

分享是一种相互影响的集体行为。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愿意将玩具和其他同伴分享,那么其他同伴也会受到影响,主动将玩具分给同伴。因此,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向乐于分享的同伴学习,主动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财物”。

在分享方面,父母也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因为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大方得体,愿意与他人分享,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言行。

在鼓励孩子谦让、与人分享行为的同时,父母也要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需要。当孩子确实对某件东西非常在意和珍惜,不愿与他人分享时,父母不可强迫,也不能威胁。比如“如果你不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父母千万不能说,因为会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感。如“你年龄比妹妹大,应该让着妹妹”这样的话最好也不要说,因为可能会引发孩子对“弟弟妹妹”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