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忠诚创造卓越
360500000016

第16章 不要只做老板告诉你的事 (1)

不做“麻木型”的忠诚员工

我们所说的服从不是盲从,所讲的忠诚不是愚忠。对于一名员工来说,服从固然是种美德,但是必须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服从,什么时候不该服从——如果你的上司让你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难道你也服从吗?这样的服从又有什么意义?

忠诚不是绝对地服从,也不是机械地执行,而是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积极贡献出自己的热情和智慧。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正确地理解忠诚,他们认为忠诚于老板就是绝对听老板的话,不论老板对与错。更有人把忠诚与拍马屁混为一谈。他们对老板阿谀奉承,凡事都只图老板开心,工作中总是报喜不报忧。这样的忠诚都不是真正的忠诚,这样的“忠诚”员工也不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忠诚的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执行命令,员工如果发现老板的命令是错误的,就应该即时提出,而不应随声附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样的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诚。

凯普是费城一家家具公司的总经理,因业务需要,要招聘一名男性助理。

经过多项技能的考察之后,一少部分人进入了决赛,凯普先生称决赛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勇气和忠诚度。这批人集中在公司接待室里,由凯普先生一个接一个叫去应考。

第一位男士被叫进凯普的办公室,他满怀信心地接受考察。凯普先生把他带到一个房间,房间的地板上洒满了碎玻璃,尖锐锋利,让人胆寒。“脱下你的鞋,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把那边桌上的表格填好后交给我!”凯普先生说。这位男士毫不犹豫地脱了鞋,忍受着剧痛从碎玻璃上面踩过去,当他把表格交到凯普先生手中时,他的双脚已经鲜血淋漓。然而,凯普看也没有多看他一眼,只对他说:“去等候通知吧!”

第二位男士被凯普先生带到了另一间锁着的门前说:“房间里有一张表格,你去把它拿出来,填好后交给我。”这位男士推了推门,发现门是锁着的,表示需要一把钥匙。凯普先生说:“用你的脑袋把门撞开!”这位男士心想总经理要考察的是勇气,绝不能在总经理面前表现出软弱来。于是,他马上照做,用头撞门,直撞得头破血流,才把门撞开。然而,他得到的依然只是一句:“去等候通知吧!”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勇士”接受了凯普先生的考察,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录用答复。

当最后一个男士被叫到凯普先生办公室时,他被带到一个房门前,房间里坐着一个虚弱的老太太。凯普先生对他说:“去把那个老太太打倒在地,然后把她手中的表格拿到,填好后交给我。”

“你疯了吗?凯普先生!为了一张表格,就让我把老太太打倒在地!”

“我是老板,这是命令!”

“这样的命令毫无道理,你简直是个疯子,这份工作我不要了!”

凯普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又先后把这位男士带到有碎玻璃的房间前和紧锁着的房门前,但他的要求都遭到了这位男士的严厉拒绝。最后,这位男士非常气愤,准备立即离开这里。这时,凯普先生极力挽留他,并向众人宣布,这位男士被正式聘用了。

那些伤痕累累的“勇士”非常不服气:“他什么伤也没有受,算什么勇士啊?”

凯普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是敢于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听老板的话。你们所表现出来的,既不是真正的勇气,也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愚忠!我要的,不是愚昧地只忠于我的人,而是敢于坚持真理的人!”

真正的忠诚,不仅仅是听老板的话,更不是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一个只会对老板说“是”的员工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把员工奉承当做忠诚的老板也是不值得跟随的,对企业的忠诚绝对不是封建时代的愚忠。而愚忠之人绝对不是现代企业的应有之才。任何一个明智的老板,都会抛弃那些不讲正义,而是一味愚忠的人。忠诚是一种真心待人、忠于人、勤于事的奉献情操,它出自内心,而绝非虚伪做作。忠诚是神圣的,并不是一种可以随便付出的情感。如果你不打算忠诚于一家企业,就不要随便选择它;如果你选择了一家企业,就不要轻易离开它。

被动等待是给忠诚开空头支票

生活目的是没有界限的,而真正的界限却是:你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不前,甚至放弃。问题的关键是,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都应用行动把你的目的不断向前推进。

只有行动才会产生效果,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许多人这么说,“成功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是不可能成功的。被动地等待只是为你的忠诚开空头支票。

王琳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报酬也不高,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她是预算部唯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喊冤叫屈,每次接到任务都是毫不迟疑,立即去做。

一天,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两天。接到任务后,王琳就立即开始工作。两天里,她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四处查询资料,虚心向前辈或同事请教。两天后,王琳把一份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她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肯定。现在,王琳已经成为公司预算部门的主管。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两倍。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做出来。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立即执行、积极主动的人!”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将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即使到了明天也无法做好的人,占了人群中大约一半以上。应该今日事今日毕,否则可能无法做大事,也不太可能成功。所以应该经常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历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滴地奠定基础。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实达到之后,再迈向更高的目标。

现在就动手,马上行动吧!

以下一些建议,是从许多成功人士的职业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相信这些建议,对那些决心改变自己的拖延者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

1.增强自信心;立即将要做的事情作个规划安排,能马上做的就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定下明确的具体时间。

2.增强规划自己的能力。每天检查自己的得失,做出第二天的行动计划。

3.提高策略水平,多想办法和计谋。比如将繁杂的工作适当分解为许多小的行动步骤,一次做一点。

4.限时完成任务,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5.破釜沉舟,自断退路。自我逼上梁山,阻断借口。

6.寻求帮助,找合作伙伴或取得别人的支持。

7.不要追求十全十美。

“按钮”式的员工是老板的包袱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像机器一样,需要“按钮”的员工。他们只做上司明确要求他们做的事,像电脑键盘一样去执行,具有很强的“服从性”。他们貌似忠诚,其实是企业沉重的包袱。

下文中的何欢就是这样一位“按钮”式员工。

何欢是一家公司的前台,负责接待来公司的客户与回答客户的来电咨询,工作很轻松,她只要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以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就行了,何欢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决定开除她。她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于是找到部门经理质问。

部门经理说:“客户们都反映,我们公司接电话的那个小姐态度冷淡,对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态度不认真。你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公司丢了多少客户?”

何欢觉得十分委曲,反驳道:“我怎么态度不认真了?我是按照公司规定的去做的啊。”

部门经理回答说:“没错,你背熟了产品介绍,可你并不理解它,遇到客户提问,你总是把他们推给销售部门。你与客户交谈时,确实使用了公司规定的礼貌用语,可你的口气中没有一点儿对客户的亲切和热心。”

像何欢这样的“按钮员工”往往看起来很勤奋,很辛苦,也很守纪律,但他们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误事,因为面对“上级没有布置”的未知环节,他们总要等待上司发出新的指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要么停步不前,要么绕开问题做无用功——总是,对问题视而不见。

挨了部门经理一顿批评,何欢很不满。回到办公室,何欢抱怨道:“公司领导的指令总是变来变去,让人无所适从。前几天只要求我接待来电人员,可今天又要求我争取每一个客户。‘争取每个客户’不是我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凭什么要我做?”

可见,何欢就像个没有生命的按钮一样,只做老板吩咐的事,只完成上司交代好的工作,然而,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公司的员工都像她这样的话,公司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现在企业中的老板从来不会雇用“按钮员工”,他们所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地进入工作状态、独立自主地把事情做好的员工。

在何欢发牢骚的同时,跟她在同一个办公室的老聂听了何欢的一番牢骚后,微笑着说:“何欢,依我看,这可能就是你的问题了。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吗。”

老聂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很受老板的器中,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人缘也好,何欢也很敬重他。于是她问老聂:“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自己这么‘听话’,却仍然得不到公司的认可呢?难道我必须做分外的工作,替别人干活,才算有责任心吗?”

老聂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了她一个问题:“何欢,你想过没有,工作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何欢说:“做上司交给我们的任务呗!”

老聂摇摇头,说:“一个员工的职责,并不仅仅是做好上司安排的各种事。那样的‘工作’,仅仅是‘做了’,仅仅是完成了上司吩咐的任务,并不是真正的工作。为了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下问题:

“第一,我现在做的事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第二,当工作出了毛病时,要改变的是我自己,还是别人?

“第三,我是否充分认识和发挥了我的能力?

“第四,面对问题,我是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行动?

“第五,为了团队,我还能做些什么?”

当弄清楚这些问题后,你就能明白老聂的意思了:老聂的意思是说,何欢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公司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是替别人做事。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个体的员工,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公司的事情;而公司的事情,也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将工作分成“我的”或者 “别人的”,而是要做个有心人,从团队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工作。面对问题,不要把它推给同事、上司或老板,而是尽自己一份力,努力解决它。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工作能力。

精益求精的态度源于内心的忠诚

忠诚的精神一旦在我们的心中有了烙印,就会指引我们对工作全力以赴,追求细致与完美。相反,若我们的身上毫无忠诚存在的地方,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多半会采取敷衍了事、不认真的态度。

因此,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忠诚的品质的衍生物,没有忠诚就会失去重视细节、精益求精的动力。

早在春秋时期的道家鼻祖老子就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因此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有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

许多员工对工作持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凡事试尝辄止,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我们如此糊弄工作,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让在质量方面“适可而止”的人大吃一惊。

如果99.9%就算够好了的话,那么,在美国——

每年会有11.45万双不成对的鞋被船运走;

每年会有20077份文件被美国国家税务局弄丢;

每年会有25077份文件封面被装错;

每年会有2万个处方被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