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忠诚创造卓越
360500000008

第8章 履行职责就是最大的忠诚 (2)

千万别害怕承担责任。立下决心,你一定能够承担任何正常职业生涯中的责任,你一定能够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是推卸眼前的责任,认为等到将来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了再去承担就是了。在需要你承担责任的时候,立刻去承担它,这便是最好的准备。

假若不习惯这么去做,即使条件成熟了,你也不可能承担得起责任,也不会做好任何重要事情。

小张和小王是速递公司的两名职员,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俩一直是工作搭档,工作很认真也很卖力。上司对这两名员工也很满意,很多次都透露出要提升他们的意思,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他俩奉命把一套非常重要的模板模型送到一个客户那里去,老总反复叮嘱他们路上要小心。没想到,客户公司的电梯坏掉了,但按规定,他们必须按时将模型送到客户在八楼的办公室。

于是,小张凭着自己力气大,背起模型开始走楼梯上去。在即将抵达八楼的时候,小王说:“我来替你一下吧。”

可是,就在两个人换手的一刹那,模型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你怎么搞的,我还没接你就放手。”小王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递给你,是你没接住。”小张辩解道。他们都知道模型打碎了意味着什么,没了工作不说,可能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果然,老总对他俩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

事后,老总找两个人单独谈话。小王一见到老总,就竭力为自己开脱,将责任全部推给小张。

“他不该逞能将模型背上去。”小王最后说。老总一直沉默着听完了他的话,说道:“好的,我知道了。”

小张走进办公室,将全过程告诉了老总,然后说:

“这件事我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需要赔款的话,小王的母亲正在生病,他的责任我来负。我一定会弥补我们造成的损失。”

几天后,老总请他们到办公室,对他们说:

“公司一直对你们很器重,没想到发生了这件事。不过也好,这使我们更清楚哪一个人更适合在公司发展。我们更需要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这次“意外”对于小张来说,反而成了好运的开始。

任何一个老总都清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对于企业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他们敢于担当的品质,会赢得老总的信任。小王的工作能力并不一定比小张差,可正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导致老总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东京电力公司总裁藤左最初与人合作开办公司,他找到了有志于在实业界大干一番的5个同伴,这6个人组成了一个创业的团队。最后藤左成为团队领袖和公司总裁。然而,在创业之初,藤左先生并没有如此的突出,藤左获得其他团队同伴的信任是通过他的一次过失。一次,藤左与同伴们一起和一家煤炭进出口公司签订协议,由于他们事先没有仔细调查好相关价格,所以在签署协议以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的价格比最低价格高了整整20%,就这样,他们多花了一大笔费用。当看到这个结果时,6个人都很沮丧,但谁也不好说是谁的责任。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藤左主动站了出来,他对大家说这是他的责任,作为负责与那家公司联络的人员,他应该好好调查相关原料的价格。现在到了这样的地步,他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所有对于团队的损失,他愿意扣除当年的分红以作为弥补。当他说完这个让自己来承担责任的办法后,其他5个同伴都被感动了。因为这表明了他是一个真正敢于承担责任的优秀人物,并且愿意为团队牺牲自己的私利。为此,5个同伴一致同意,团队中的损失由大家共同承担,从当年6人的分红中扣除。除此以外,他们还一致同意,以藤左作为团队的领袖,并最终推选藤左作为公司的总裁。

承担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勇者的表现、能者的力量,因为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并且敢于负责的人才会对“责任”二字负责。那些习惯寻找借口互相推诿的一定是弱者,因为他们的肩膀承担不了“责任”的重量。

一个被下属的“借口”搞得不胜其烦的经理在办公室里贴上了这样的标语:“这里是‘无借口区’。”他宣布,9月是“无借口月”,并告诉所有人:“在本月,我们只解决问题,我们不找借口。”

一个顾客打来电话抱怨该送的货迟到了,经理说:“的确如此,下次再也不会发生了。”随后他安抚顾客,并承诺补偿。挂断电话后,他说自己本来准备向顾客解释迟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无借口月”,也就没有找理由。

后来这位顾客向公司总裁写了一封信,评价了在解决问题时他得到的出色服务。

他说,没有听到千篇一律的托词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鲜,他赞赏公司的“无借口”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运动。

责任对于一个团队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只有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做到勇于负责,才能有一支团结、进取的队伍出现。

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对忠诚的演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使得许多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要历经几家公司的成长,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马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公司要裁员了,南希和珍妮都不幸榜上有名,被通知一个月后准备离职。两个人都在公司工作了近十年。南希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怨气十足,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凭什么辞退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会安慰她几句,可南希老是这样絮絮叨叨,就让人烦了。尤其是她觉得自己是被人陷害的,看谁都不顺眼,对谁都没有好脸色,弄得大家都怕遇见她,见她来了就远远躲开或绕道而行。南希还把怨气带到工作中来:“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人付出代价,让老板付出代价。”结果,她的工作相当糟糕。

珍妮在得知自己榜上有名后,同样也难过了一晚上。但她的态度和南希却截然相反:“既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不如给大家留下个好印象。”她并不觉得自己被解雇是一件很冤枉的事情,别人偶尔提起时,她反而说自己能力有限,应该被淘汰。她还逢人就道别:“再过些日子,我就要离开了,不能再与你们共事了,请多保重。”大家见她这么重感情,反而与她更亲近了,这也让她的心情好了许多。在工作上,珍妮的想法是:“在公司一天就应该认真干一天,给公司、老板和同事留下美好的回忆,即使我离开了,也会有人因此称赞我、记起我。”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南希如期离职,珍妮却被留了下来。老板说:“像珍妮这样认真对待工作的员工,正是公司所需要的,我们怎么舍得她离开呢?”

有一些人,尤其是那些眼看着就要离职的人,心中对即将到来的新工作、新机遇充满蠢蠢欲动之心,对自己眼下的工作尽是敷衍之情。

这样做的人是毫无责任感且毫无忠诚之心的人,走到哪里都对他所在的企业做不了多大的贡献。因为他们总会在工作的时候三心二意,而没有丝毫的感恩之情,在这些人的心中总会有这样的声音不时扰乱他们的理智:迟早有一天我都会离开这里的,这终究不是我的归宿!现在做得再好,将来还不是一样要放弃?

试想,抱着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怎能做好工作,更谈不上有什么卓越的业绩与出色的表现了。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是对公司忠诚,对老板尽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要知道,你永远是在为你自己工作,为你的履历工作。一份工作不应当被降低为养家糊口的差事,而应当成为你人生旅程的事业。

帕特里克·费希尔先生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看管旋钉子机器的工人,每天从早到晚所接触的都是钉子,他天天在钉子堆里打滚,工作对他来说真是枯燥透顶。他想,世界之大,为什么要把一生都消磨在钉子堆里呢?何况这无情的工作永无出头之日:做完一批制品,另一批制品便又接连而来。费希尔先生满腹牢骚,怨言不断。在他身旁工作的另一位工人听了,认为他的话正好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不知不觉地也抱怨起来。费希尔先生想:难道没有办法把工作改成有趣的游戏吗?于是他开始研究怎样改进工作和增加工作乐趣。他对同事说:“我们来一场比赛,你负责做旋钉机上磨钉子的工作,把钉子外面一层粗糙磨光,我负责做旋钉子的工作,谁做得最快谁就赢了。”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同事的响应,于是他们开始竞争,结果工作效率竟提高了一倍,老板对此大加赞扬,不久他们便得到了升迁。费希尔先生后来升为休斯敦机器制造厂的厂长。

毋庸置疑,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其位,谋其事。

将责任心融入你的工作标准

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来说,卓越是唯一的工作标准,不论工作报酬怎样,他们都会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并努力将每一份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真正有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依此建立起自己内心的工作标准。无论有没有人监视,他都会全力以赴地、虔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近乎完美的标准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促成了他们的成功。

彼得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工薪阶层家庭中,因为经济困难,他刚刚高中毕业,便不得不放弃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到一家百货公司打工。虽然每周只有5美元的薪水,他仍然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想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无论有多么劳累,主管每次都要认真地检查那些进口的商号账单。由于那些账单都是用法文和德文书写的,他便开始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钻研与这些商务有关的法文和德文。

一天,他看到主管十分疲惫,但仍一一核查那些账单,便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由于有以前那些准备,他干得相当出色。从那以后,检查账单的工作便由彼得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