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
3609800000008

第8章 科学确诊糖尿病(2)

它的原理是,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毫摩尔/升),不过通常在2个小时之内又会恢复到正常空腹水平。服用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糖耐量检测。如果人体糖代谢失常,服入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会急剧升高,并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正常空腹水平,那么就是糖耐量失常。至此,糖尿病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做糖耐量检测之前,相关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糖耐量检测前三天要保证规律饮食,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抽血过程中必须禁烟禁茶禁咖啡;此外还要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等。

对于徘徊在糖尿病边缘的人们而言,无论是试验前的准备,还是试验中的等候,都是一段煎熬的时光。如果糖耐量检测的最终结果显示是糖尿病前期,那么大可开怀大笑一番,因为前期是可以治愈的;如果确诊迈入糖友的行列,那么意味着人生也迈入“新阶段”了。

专家观点

糖耐量检测指标:

1)空腹:3.9~6.1毫摩尔/升;

2)餐后两小时:<7.8毫摩尔/升;

3)餐后三小时:3.9~6.1毫摩尔/升。

四、胰岛功能检测

胰岛功能检查通常是在确诊糖尿病之后进行的,主要包括胰岛素、C肽、血糖测定。其中,胰岛素来自人体中胰腺组织的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C肽是胰岛素时段下的肽段,不被肝脏蛋白酶破坏,检测胰岛素的同时测定血中的C肽含量,能够真实地反映胰岛的分泌功能;血糖测定可间接地反映胰岛素的功能。

检查胰岛功能,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其一,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例如有的人血糖偏高,但是并无糖尿病,通过胰岛功能检查便可准确地予以排除。

其二,判断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主要分为四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不同类型糖尿病,胰岛素的特点是有差别的。

其三,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或重。检查胰岛功能,就可以根据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加以准确判断。

其四,便于医生指导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了解胰岛素功能的实际情况,医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治疗工作。

总之,胰岛功能检测是糖尿病确诊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通过胰岛功能检测,医生可以判定糖尿病的临床分型、鉴别低血糖的原因、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如此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诊疗依据,而且便于制订科学、合理、精细的治疗方案。

3.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特点和病因

按照病因分类,糖尿病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在临床中,通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糖尿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主要把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类。

一、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大多在35岁之后,在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当中,2型糖尿病的占比超过90%。

2型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分泌胰岛素,只不过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太正常,大多表现为分泌不够,所以称之为胰岛素相对缺乏。实际上,部分患者甚至胰岛素分泌过多,但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很差,因此患者依然表现为胰岛素相对缺乏。对此,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后期部分患者则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又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如果不接受合理的治疗,三者之间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逐步加重的恶化过程。

临床表现方面,2型糖尿病中的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表现出轻度乏力、口渴等,在明确诊断之前有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可能,进行科学的饮食治疗,或者有针对性地服用降糖药便可见效;另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在临床上必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的因素。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病率往往高出无病史者数倍甚至数十倍。其中部分致病的基因已被科学家确定,部分还处于研究阶段。

2)生活方式的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摄入过多的热量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肥胖。如果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运动,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并持续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3)年龄的因素。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于35岁之后,超过半数发病时年龄在55岁以上,这与年纪增大导致体质下降、高血压或高血糖等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迄今为止,人类无法控制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我们还无法干预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但是,除去遗传因素之外,其他因素我们都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少年,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占所有糖尿病的5%-10%。

1型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由于它起病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只有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否则将会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方面,1型糖尿病的第一特点便是多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其他年龄段也不少见,其中更年期较为常见;第二个特点是发病往往比较急骤,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急剧下降等明显症状,甚至有人首次发病便出现酮症酸中毒;第三个特点是所有患者都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不足,这也是它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缘故。

专家观点

1型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有:

1)严重的感冒、腹泻、扁桃体炎;

2)口渴、乏力、烦躁、睡眠不好;

3)低烧;

4)睡眠不好、情绪异常。

1型糖尿病的病因也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数据显示,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譬如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1型糖尿病史,那么与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更易患上此病。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

2)自身免疫系统缺陷。人体部分免疫系统缺陷会损害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难以正常分泌胰岛素。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专家已经查出了诸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多种自身免疫抗体。

3)病毒感染。研究发现,不少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有病毒感染史,例如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还有会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都能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此外,氧自由基、灭鼠药等生活环境因素,也可能引起1型糖尿病。例如中国农村的青少年患1型糖尿病的病例非常少,这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环境以及经常参加劳作有关。而在美国费城,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其他地区的四倍,可能是由其工业环境、空气污染引起的。

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有一些区别:①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HLA抗原有关,2型糖尿病与HLA抗原没有关系;②1型糖尿病体内可检出GAD等特异性抗体,2型糖尿病抗体呈阴性;③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通常情况下无需外来胰岛素,1型糖尿病则是胰岛素绝对不足,必须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进行治疗;④1型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没有此类情况,发病通常较缓。

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主要与遗传、生活方式、年龄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生殖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体重超过90千克等。约有三成的妊娠糖尿病会转化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对胎儿、孕妇都有不利的影响。

四、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更为少见,几乎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它是指由于已知的原发病所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作为一种并发症,特殊类型糖尿病有近百种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类型及其特点、病因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也极具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