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工作为了谁
361000000012

第12章 工作是生命的乐园,而不是监牢 (2)

感恩工作,快乐接受工作的赐予

只有那些危机感强烈、恐惧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 安迪·葛鲁夫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工作亦如此。你感恩工作,工作将成为一种快乐的赐予;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工作也只能成为你每天无法逃脱的噩梦。

卡耐基说:“正如杨柳承受风雨,水适于一切容器一样,我们也要学会承受一切不可逆转的事实,对于那些必然之事,我们要学会主动而轻快地承受。”工作是我们必然会面对的事情,无从改变和逃避。这时,我们若能够坦然地对工作说一句“谢谢你”,然后平静地接受它,就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了。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露西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好好的心情,全让她给吵坏了!”

露西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是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露西性格开朗,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可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核算交通费,买机票,订客房……露西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八双手来。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杰森来领胶水,露西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咚咚响,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说:“以后东西一起领!”塔林娜正在一旁,又不好说什么,忙赔笑脸:“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销售部的凯丽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露西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她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露西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综合部的人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们招你惹你了?”

露西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她。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可也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她不是应该做的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吗?可是,那些“讨厌”、“就你事情多”、“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露西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主选举优秀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优秀者非露西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张选票,露西只得了12张。

有人私下说:“露西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露西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即使是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嘴巴像刀子一样,不停地发牢骚,不知道对工作的一切给予感恩,也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削弱自身劳动的价值。若懂得感恩工作,我们就会快乐地接受工作中的一切杂事和难事,终止那些无意义的抱怨和牢骚。因为感恩工作的人会把工作当做是合乎人本性的事情。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湿火柴点不着火。”当自己觉得工作乏味、无趣时,有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着火点不够低。

没有选择或现状无法改变时,我们至少还有一点是可以选择的:积极投入地享受还是被动无奈地接受,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培养对工作的感恩之心,热爱工作,你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点燃工作的激情。

阅读思考:

1. 当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你会怎么做?

2. 文中的案例对你有哪些启发?

感恩平凡,踏实做事最快乐

如果自身伟大,任何工作你都不会觉得渺小 。

——苏格兰作家 乔·麦克唐纳

平凡是一门艺术,踏实的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点燃快乐和激情,是一门学问。别看很多人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很无趣,可是他们却总能乐在其中,将工作做得津津有味。

究其原因,他们是在用感恩的心灵品味平凡,此时,平凡也会转变成一种至高的境界。

孟昆玉——北京市交管局宣武交通支队广安门大队交警。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小孟做得非常认真和开心。无论是队里的领导、同事还是和平门岗周围的居民,没有不夸他的。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踏实和勤奋,用真诚和奉献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都说小孟很用心。原来小孟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司机们不违章停车,自己制作了辖区内停车位的示意图并发给司机们,大大降低了出租车违章停车率。

在他执勤时,总有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过来问路,小孟总是耐心地讲解,但由于问路的人太多,不停地帮人指路,有时候不免耽误自己的交通疏导工作。于是,小孟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通过各种巧方法,孟昆玉让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孟昆玉负责的地段学校多,商场多,写字楼多,医院也多,交通拥堵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拥堵的早高峰期,如果耽误了病人,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些,孟昆玉开始琢磨开辟生命绿色通道,在他的建议下,通往儿童医院、阜外医院、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建成。至今,保障组已承担带道任务50余次。

另外,在执勤过程中,孟昆玉经常看到一些人在路上突然发病,于是总是随身携带着速效救心丸,这种习惯及时缓解了许多名心脏病患者的痛苦,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祖国60周年的阅兵式上,作为首都交警的代表登上彩车接受检阅的时候,孟昆玉依然没有耽误自己的工作。在参加活动前的12个小时,孟昆玉仍在上岗执勤。之后他提前试衣服,并第一个赶到集合点,把一切都做到最好。

就是这样一个“80后”交警,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8年。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2次,获得“百姓心中好交警”、“青年执法标兵”、“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交警的岗位不可谓不平凡,然而,孟昆玉就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中用自己的踏实把自己打磨得光彩照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全归于他拥有一颗对工作感恩的心。岗位可以平凡,态度不能平庸。

无论你在什么职位上,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也不要认为自己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工作的。因为只要在工作,我们就已经在源源不断地创造远比自己工资更高的财富,这些财富最终将流向社会的建设中,成为为建设美好社会增添的一砖一瓦。这是工作带给我们的成就,我们不应该为此而感谢它,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吗?

比尔·盖茨说:“我只敬重两种人,没有第三种。第一种是不辞辛劳的劳动者,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地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活出了人的尊严。我非常敬佩那些从事繁重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我钦佩的第二种人,是那些为了人类能有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孜孜求索的人。他们的劳动不是为了一日三餐,而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养分。”

那些对工作热爱和感恩的人,他们都不会在乎岗位是否平凡,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能否为这个平凡的岗位做点什么。感恩平凡,他们就更能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而且会脚踏实地地将工作做好、做到位,结果自然会比一般人不平凡。

阅读思考:

1. 你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

2. 你认为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工作吗?

放空自己,工作是学习的平台

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

——美国著名作家 阿尔伯特·哈伯德

电影《卧虎藏龙》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我们都应将心态归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

只有倒出你“杯子”中的水,才可以装进新的水,更不至于让原来“杯子”中的水发臭。在工作中,我们只有放空自己,才可以超越自己,更不至于故步自封、不求上进。

对于工作,我们想要从中得到太多,高薪、个人价值感、安全感等。但事情都是一体两面,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工作要求越多,压力往往也愈来愈大。到了后来,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工作不是让我们拥有更多,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感恩心态就是一种“空杯心态”,在感恩中对一切知足、淡然。放空自己,将那些累人的、附加在工作之上的条件统统扔掉,松开手、放开心,我们发现自己可以脚踏实地,不再抱怨;安于平凡,不断学习;珍惜工作,认真诚敬……放空自己,随之而来的却更大的能量。

有一个学习计算机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四处求职,暑假过去了,他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眼看身上的钱就要用完了。

终于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一则招聘启事,一家新成立的电脑公司需要招聘各种电脑技术人员20名,但需要经过考试才能决定是否录用。年轻人感觉到机会来了,他在报名后就潜心复习,终于在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年轻人才真正认识到欠缺的知识太多。公司每晚要留值班人员,家住本市的同事都不愿意值班,他就索性搬到单位住,包揽了所有值班任务。每晚9点关门后,他就在办公室拼命钻研电脑知识,比读大学的时候还勤奋得多。工作两个月后,他就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了。

这时,年轻人的生活依然是艰难的,试用期3个月中每月只有400元工资,勉强够吃饭。可是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他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他努力工作,表现相当优秀。两年后,他考取了国际和国内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得到公司领导的器重和同事们的好评。

几年过去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不到30岁的他就凭借出色的业绩在这家公司拥有了很高的职位,并拥有一定股份的,前途一片光明。

当人们问起他的成功经验时,年轻人谦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懂得感恩。我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于是我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拥有眼前的这份工作而感恩,为自己能进这样一家公司而感恩。这样,我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再苦再累也难不倒我了。”

“我和一位同事虽然同样都是本科毕业,但我们的待遇并不相同,他职高一级,薪金高出很多。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仍是认真做事。”

“当许多人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时,我尽心尽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项工作。我甚至会积极主动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做好准备。因为我在上班报到之前父亲就告诫我三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假设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运气很好,要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边学本事。”

“我将这三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自己始终秉持这个原则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没有计较。只要我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终有一天我会取得和别人一样的业绩。”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放空自己,把工作当做学习平台的“空杯心态”。放空自己,才能容纳更多工作带来的附加值;放空自己,才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

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工作除了能让我们得到工资之外,还蕴涵着许多对个人有用的知识,同时还能让我们获得经验、良好的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完善等。而其中任何一点和工资相比,工资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这些东西的积累都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做准备。比起薪酬,个人的成长毕竟才是最重要的。

阅读思考:

1.你了解“空杯心态”吗?

2.你在工作中会时常放空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