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工作为了谁
361000000013

第13章 积极奉献,付出的意义大于索取 (1)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留下什么,而非得到什么

成功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 比尔·盖茨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呢?很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对于人生的意义,许多教材给它下了很好的定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意义。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可见,我们人生的意义最终要通过我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出来。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脱离了群体的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在这个社会中也无法生存。工作是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式,在工作中生命的价值才得以实现。每一个人都应该抱着对工作的感恩之情,明白是工作让我们的人生价值有了实现的可能。因此,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中得到了多少,关键在于他通过工作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了多少价值,作出了多少贡献。

明白了这个问题,一个人在社会中才能活得有意义,在工作中才能全心全意。

2009年,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们扎根在天梯上的学校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了“云梯”,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因此散发出最大的光辉。

1990年秋,李桂林受聘到二坪当代课教师。1991年9月,学校物色代课教师,结果无人愿意上二坪,无奈之下,李桂林只好动员高中毕业的妻子陆建芬,夫妻一起走了很远的路,爬过五道悬崖上的木梯,才到二坪去做“窝”。

那时李桂林与妻子陆建芬的大儿子才一岁。悬崖上的家不像家,他们一家三口挤在村民家中的一张小床上。在那里住了半年后,他们才搬到了学校。因为两人都是代课教师,当初两人一共只有两百多元的收入,经济极其拮据。他们靠自己种菜、养鸡、喂猪来解决生活难题。

最让他们头疼的是,有些学生住在悬崖下的山腰上,要爬5道极其危险的天梯上学。他们星期一爬山来到学校,星期五再下山,都靠李桂林夫妇接送。通往“悬崖小学”的天梯总共40多米,遇到雨雪天,踩不稳就有可能滑下山崖。就是在这样极度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二坪村小学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一万个放心!”“要不是你们夫妻,孩子们一定成了睁眼瞎。”“你们是二坪人民的顶梁柱,是孩子们的希望。二坪少不了你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二坪村人对他们夫妻俩的心声。村民们的感谢和肯定使李桂林夫妇觉得付出再多都不为多。

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掩藏着一个深深的遗憾。因为教学任务重,他们没有时间照看儿子和老人,一直觉得对儿子和老人心存愧疚。在汉源县中学上学的大儿子埋怨:“爸爸妈妈,初中三年你们没有来看过我一次。”

1996年6月,二坪村小学第一届学生毕业,成绩优异,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这年李桂林被甘洛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变成了文化村。这其中的巨变是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分不开的。

1999年10月,修学校的工程开工后,两人一边做好教学工作,一边也参与到建设中,早晚和双休日还要参加义务劳动,村民背沙背水泥时,两人要过秤记账。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2009年的新学期开始时,木头梯子改成了结实的铁梯,还装上了钢筋护栏,社会捐资的100万余元用来扩建了新校舍,二坪终于有了一所像样的小学。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了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了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价值。

有价值的人生是幸福的,幸福的人生应该要有价值。譬如,衣食无忧的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富翁,尽管物质上已经很富足,但他们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用一部分财产来从事公益事业,那种在人格及道德完善中获得的快乐远比衣食无忧的快乐更大,因为他们不只是留下了自己的金钱,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若能丢掉利益至上的“凡事得到”技巧,用奉献去感恩一切时,我们其实会收获更多。

阅读思考:

1.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吗?

2. 读完本节内容后,你打算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有业绩才会有薪水,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的努力追求完美,不久你周围的人都会从你这里感受到这种热情。

——沃尔玛公司创始人 山姆·沃尔顿

我们都听过这个说法:“付出是‘付出’自己的回报。”的确是这样,付出和回报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哪一面都是自己旋转的结果。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爱,付出你的爱;如果你想要更大的成功,付出你更多的汗水。

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感恩耕耘才能享受果实。在工作中,薪水是你业绩的记号,想要拥有高薪,只有一个方法:感恩公司,多为公司创造业绩。

1961年,韦尔奇已经作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在GE工作一年了,他的年薪是10500美元。他发现他的薪水居然和许多工作能力不如他的人完全一样,因此十分沮丧。于是,他一天比一天委靡,终日无心工作。

终于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以后的路还很长,整日抱怨薪水低,无心工作,只会白白浪费GE这个大舞台。

他决定让自己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机遇:一个经理因成绩突出被提升到总部担任战略策划负责人,而他原来的职位就出现了空缺。

“我为什么不试试呢?”韦尔奇想。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他找到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在开玩笑吗?”领导问道,“韦尔奇,你根本不熟悉市场,而这一点对于这种新产品却是至关重要的。”

韦尔奇不肯接受否定的回答。他谈到了自己的资历、看市场的眼光、对人和工作的态度。他在领导的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试图说服他。

最后,领导似乎明白了韦尔奇是多么需要用这份工作来证明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对站在街边的韦尔奇大声说:“你是我认识的下属中,第一个向我要职位的人,我会记住你的。”

在接下来的7天时间里,韦尔奇不断给领导打电话,列出他适合这个职位的其他原因。一个星期后,领导打来电话告诉韦尔奇,他已被提升为塑料部门主管聚合物产品生产的经理。

1968年6月初,也就是韦尔奇进入GE的第八年,他被提升为塑料业务部的总经理。当时他年仅33岁,是GE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

1981年,他终于凭借自己对公司的卓越贡献,稳稳地坐到了董事长兼最高执行官的位置上,站到了GE这个大舞台的中央。

薪水是对于个人在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包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可以说,薪水是我们之所以工作的基本动力,每一个员工都是异常重视自己的薪水高低的。

工作中,很多员工总是发出“薪水太低”、“替别人卖命、打工”等牢骚,从而对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而这样的态度永远也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若我们能从感恩角度思考,是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我们衣、食、住、行等需要,让我们能够维持生命所需;有了稳定的工作,我们才实现了经济安全,我们的心继而能安定下来;是工作为我们驱除了个人在社会上的漂泊感……可见,是我们先需要工作在先,因而也就没有抱怨工作的理由。

一位生物伦理学家说:“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健康、更多的希望,或者一种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的感觉,那就去给予吧,有时候感觉被人需要,能让人感到幸福和自信。”是的,多付出才能多回报,把对“薪资低”的抱怨化作对工作的感恩,把精力用于思考如何做好工作、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也许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会转变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了,而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没有理由不得到高薪的回报。

阅读思考:

1. 你的业绩对公司发展有什么作用?

2. “付出是‘付出’自己的回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苦累是一种营养,看到薪水之外的收获

不是要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事业中去,而是要把事业放到心里面去。

——IBM公司前总裁 小托马斯·约翰·沃森

苦累是一种营养,能滋补工作和生命的质量,能全面提升我们的业绩和精神层次。从内心开始真正付出,多看到薪水之外的收获,就没有做不好和不快乐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强,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微乎其微;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琐碎,或者觉得自己的薪水太低,没有工作的动力,觉得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看待工作,没有把苦累看做一种滋补生命的营养素。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如果有人给他哪怕一小片干面包,他也会充满感恩之情,而不会挑剔这面包本身的。面包解决饥饿问题,而工作能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事实上,没有无收获的付出,只有不会思考感恩的人;没有薪水低的工作,只有不懂付出苦累的精神。“中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为了实现印刷印刷史上又一次飞跃,日夜攻关,终于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新时代。他临终前的一天还召集属下研究问题,2006年病逝后,他的夫人送他的挽联:半生苦累,一生尽安。

最苦累的人往往不愿叫苦,苦是甜的跨越;最累的人往往不愿叫累,累是乐的阶梯。把苦累当做一种营养,身受苦累而不畏苦累,这才是人生的积极心态,感恩情怀。

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名投递员,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2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走了6圈!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却没有向上级部门提出过任何要求。

为了排遣邮路上的寂寞和孤独,娱乐身心,他自编自唱山歌,其间不乏精品,像“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以方便沿途群众,而且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准确率达到100%。他还热心为沿途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偏远地区的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2005年,王顺友受到万国邮政联盟的邀请,飞往瑞士为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作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报告,万国邮政联盟是联合国管理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1874年成立以来,王顺友是受邀作主题报告的第一个普通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