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工作为了谁
361000000028

第28章 知行合一,感恩更要报恩 (2)

把企业形象看成自己的面子

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想着维护企业形象的人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的企业领导人。

——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 松下幸之助

维护企业形象,把企业形象看成自己的面子,这是每一位员工在公司成功立足的第一步。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公司经营》一书中提出:“在商品日趋丰富的社会中,选择哪个公司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任何企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形象:或卓越优异,或平凡普通;或真善美,或假恶丑;或美名远扬,或默默无闻……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受益无穷,而平庸乃至恶劣的企业形象无疑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举步维艰。

曾在一个周末晚上沃尔玛快关门的时候,一家四口走进沃尔玛设在夏季旅游景点的一家商店。虽然这家店就要关门了,可是店员凯丽还是把他们迎进店里,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原来,这家人刚刚来到镇上自己的夏季别墅,却发现没有水,急需买根水管。凯丽领他们到卖管道的柜台前,可是并没有他们需要的水管。这事要在其他商店里,并且是周末过了关门的时候,多数店员会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您要的水管……您到其他商店问问吧,再见!”

但在沃尔玛不会这样,当时凯丽跑到电话那里,打了几个电话帮助订购他们需要的水管。后来凯丽在一家管道商那里找到他们所要的水管,就与另一个店员吉姆和客户一起到管道商那里,帮助挑选出合适的管子,然后送到他们的别墅里,直到帮助把水管安装好,看到水管里流出水才离开,这时已是午夜12点多。

沃尔玛店员的热情服务使得这家人在长途旅行后可以舒适地享受一下,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服务维护了公司的美好形象。

这户人家感叹地说:“没有见过这样的店员!”

可以肯定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家人绝对会成为沃尔玛忠实的顾客,并且会给沃尔玛带去很多的顾客。

每个人都爱面子,一个员工只有把企业形象当做自己的面子一样去爱护,才会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终结对工作的一切抱怨。这就是感恩工作的力量。

有一位中国教授在日本进行访问的时候,他的一个日本朋友带着夫人来到他住的地方拜访。在客厅聊天的时候,那位日本朋友的夫人突然问了教授这么一句话:“为什么你不看索尼牌的电视?”教授看的电视是东芝牌的。

教授笑了笑,没有说话。她又接着说:“我们索尼电视很棒啊!”教授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原来她是索尼公司的员工。其实,她在索尼公司做的就是很普通的工作,既不是主管也不是高层管理人员,但她看到别人看的电视不是索尼牌的,她就会向别人极力推荐,因为她一直都有维护自己企业形象的意识,她觉得索尼公司的产品是最棒的,并以自己能在索尼工作而感到骄傲。

其实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培养这样的意识,只有自己认为自己所任职的公司是最优秀的,自己才能对自己公司的品牌维护得很好,才能稳定自己的心。如果你连自己的公司形象都不顾,就好像是不顾自己的脸面一样,那么别人也同样不会尊重你。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先从心底里爱自己的公司,感谢公司,然后不管走到哪里,始终记得自己是企业的一员,记得维护公司的形象,这是作为公司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

阅读思考:

1. 你会把公司的形象当做自己的面子那样去爱护吗?

2. 当发生有损公司形象的事情时,你会如何去解决?

做了分外事,就会有附加值

有两种人永远都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

——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创始人 安德鲁·卡内基

戴尔公司的一批电脑因为有问题而被紧急召回,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协助运输部门迅速将这批电脑转入库房。大家都参与到搬运电脑的行动中,唯有财务部的比克没有动。

同事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却振振有词:“我来公司是做财务工作的,不是来当搬运工的。”恰巧这句话被从他身边经过的主管听到,当时主管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比克,看来我们公司没有让你充分施展才能啊。”第二天,比克就收到了公司的解雇通知书。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有两种人永远都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

感恩的人离成功最近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计较太多,分内分外在他们眼里没有清晰的概念,因为他们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他们知道一个家计较太多就会产生矛盾。同样在一个公司里,计较就是自己贫穷的开始。越计较,自己的朋友越少;越计较,自己的发展机会越少。

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除了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外,还要多做一些岗位职责之外的工作。当然,分外的工作可能会让你变得很紧张,但能督促你保持旺盛的斗志,而且还可以让你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

另外,多参与一些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一方面可能因此找到自己更具竞争力的地方,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老板的注意。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上就要到下班时间了。因为周末,其他人都显得松弛了,盘算着怎么度过休息时间。一位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儿能找到一位助手来帮他整理一下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朗格问道:“请问你是哪位?”他回答,我们的办公室是在一个楼层,我是一个律师,我知道你们这里有速记员。

朗格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看体育比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朗格说,自己还是愿意留下来帮他,因为“看比赛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朗格应该付他多少钱。朗格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谢意。

朗格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他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3个月之后,在朗格已将此事忘到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朗格,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朗格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得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把握,答案是: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麻烦”的样子。

“麻烦”来了,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因此也就错过了机会。当别人交给你某项分外工作时,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谁的问题谁负责,是一般员工的想法。这样的员工充其量只能算合格。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因为他知道,做了分外事就会有附加值。

阅读思考:

1.分外事你会当做麻烦还是附加值?

2.你会在公司中时常做些分外事吗?

让勤奋和敬业成为感恩的注解

马拉松选手并不一定能够成为短跑选手,在擅长的领域里,将所拥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即可。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 盛田昭夫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智慧。一个有着感恩心的人,必定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勤奋而敬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有着感恩心的人,会把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和努力奋进的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做到勤奋和敬业。

小王如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五六年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建筑公司招聘来的。在送水工作中,他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刚把水桶搬进来,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起来吸烟聊天,而是每一次都给每位建筑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利用工人们休息的时间,请他们讲解有关建筑的各项知识。没几天,这个勤奋好学、不满足现状的送水工便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他被提拔为计时员。

做了计时员的小王依然勤奋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由于勤学,他对包括地基、垒砖、刷泥浆等在内的建筑工作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长不在时,一些工人总爱问他。

一次,建筑队长看到小王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套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照明的难题后,便决定让这位年轻人做自己的助理。就这样,小王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抓住了一次次机会,用五六年时间便成为这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

虽然小王成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勤奋、敬业的一贯作风。他常常在工作中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还常常自拟计划,自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

一个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个人际遇只有10%是运气,其他的90%则靠自己如何做抉择。”人生最重大的抉择就是,以何种态度面对当前的处境。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越学历、存款、成败、外在评价、家世背景或社会地位等。

你是勤奋、敬业,还是偷懒、糊弄,态度是关键。试想,一个想要找到金矿的采矿者,如果他认为在海滩上挖掘更容易,就在那儿寻找金子的话,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沙子,而绝不可能是金子。糊弄工作,实际上就是糊弄自己,最终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

感恩可以激起你的满腔热血,让你满怀热情地工作。当我们抱持感恩的态度,任何障碍都可以在积极思维中迎刃而解,你不会再有“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工作,工作得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的想法,反而会变得更加勤奋、更加敬业,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在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

心怀感恩,勤奋和敬业就变成了可能。在工作中勤奋和敬业的人终究会得到公司的赏识的。

阅读思考:

1.一个能够在自己岗位上负责和勤奋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吗?

2.公司中哪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你打算如何促进公司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