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业绩课
361300000041

第41章 12月:管理好自己,才能出好业绩 (1)

第1周:学习自我管理的五个妙招

优秀员工应具备的四个习惯

【课堂导读】

企业有许多优秀的员工,也有许多平庸员工,二者很大的区别是优秀的员工必然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得益于其自我管理。一个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的人,不仅管理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还管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时常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课堂精讲】

下面介绍几种优秀员工的工作习惯:

1.全力以赴地工作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这代表了不同的精神层面。在工作中, “全力以赴”将会创造超出预期的结果。

2.净化心灵,充满激情

工作中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优秀员工有充满活力、积极、有激情的人生态度,不断树立有思想、有追求的工作目标。

3.勇于负责

优秀的员工勇于承担责任,高度的责任心是优秀员工必备的品质。

4.终生学习

许多企业向员工发出了“不换脑袋就换人”的警告,于是,“换脑袋求生存”成了人们面临的严峻现实。更新知识结构非常必要,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的学习型员工,市场会淘汰滞后的企业,而企业也会淘汰落后的员工,于是学习、创新成了一名优秀员工的最重要的工作习惯。

【课后总结】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不同的行为模式,就会使自己的工作态度发生转变。虽然这需要长时间下工夫,但必定会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为日后好业绩的取得奠定基础。

“PDCA”循环法:促进工作效能

课堂案例:

有一天,经理分配给你一项任务:对某区冷食市场进行一项市场研究调查,并写出报告。这本是让你大展身手的机会,但你因不知从何着手而苦恼。为什么要进行调查?怎样进行市场调查?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调研报告怎样写……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你头昏脑涨。但你若运用“PDCA”循环法,思路会变得非常清晰。

某区冷食市场调查实施方案:

1. Plan:制订一份周全的计划。

本阶段你要明确6个问题。这6个问题简称为“5W1H”。

1)为何制订此计划?(Why?)

2)计划的目标是什么?(What?)

3)何处执行此计划?(Where?)

4)何时执行此计划?(When?)

5)何人执行此计划(Who?)

6)如何执行此计划(How?)

2. Do:计划好之后,着手将项目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3. Check: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检查,看项目的推进是否按原计划进行,当中有无纰漏和是否出现偏差。

4. Action:针对你的检查结果确定你的行动。

如果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行动偏离了原来的目的,或者发现原先的计划考虑不够周全,那你就要及时调整,以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课堂精讲】

戴明博士把质量管理全过程分为4个依序衔接的工作阶段,即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修正再执行阶段,这4个阶段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循环过程。

在工作程序“Plan-Do-Check-Action”中:

“Plan”即拟订计划、制订计划目标及具体步骤;

“Do”即执行实施,并加以控制;

“Check”即确认或评估执行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Action”即执行结果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探讨,并采取修正措施。

把工作的全过程分为4个依序衔接的工作阶段,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只要我们能解决一个“细”字,将这4个阶段又细分为以下8个便于操作的步骤,当你运用起“PDCA”循环法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计划阶段 (P): ①设定目标 ②搜索与目标相关的信息 ③找出最佳方案

④制定计划工作表

执行阶段 (D): ⑤按计划工作表执行工作

检查阶段 (C): ⑥检查执行情况

修正再执行阶段 (A): ⑦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 ⑧修正后再执行

【课后总结】

“PDCA”循环法是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学会利用“PDCA”循环法管理自己,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零一二三四五”责任自我修炼法

【课堂导读】

锁定责任才能锁定结果,只有落实责任,才能出业绩,而评价一个人责任落实的效果,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如果一个人工作起来充满激情,他就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如果做起事来总感到受了束缚,感到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乐趣可言,那他就很难把自己的责任落实到位。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免除工作辛劳的秘诀,你就掌握了到达成功彼岸的真理。

要培养自己的工作乐趣和激情、有效落实责任,“零一二三四五”自我修炼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

【课堂精讲】

“零”,即每天早上将思想清零,甩掉包袱,从零开始。

“一”,即学会在实践中抓“一”,因为“一”代表了这个事物的本质,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抓“一”也就是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二”,即二维,也就是与人交往时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适时外圆内方,讲究圆滑,适时讲究直来直去。

“三”,即三维,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拥有的资源财富是其胸怀的宽度(X)、思维的高度(Y)、眼界的长度(Z)三者相乘的结果。所以,人应当在工作、学习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放大胸怀。

“四”,即成功交往的4个要素:明主、贤妻、良师、益友,尤其交友应多交“益友”,避开“损友”。俗话说:“与穷人同行你即为穷人,与富人同行你即为富人。”世间万事万物虽不绝对,但也确有一定道理,这里的穷与富不应只是以物质财富作为标准,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五”,即五行,作为一种人生境界,应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人。

全面理解和掌握“零一二三四五”责任自我修炼法,你会找到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四感:安全感、使命感、成功感、归属感。

【课后总结】

把工作生活化,把生活艺术化,始终保持工作的兴趣和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心态,也才能收获良好的业绩。

给自己设立一个“无借口月”

【课堂导读】

一个被下属的借口搞得不胜其烦的经理在办公室贴了这样的标语:“这里是‘无借口区’。” 他宣布,9月是“无借口月”,并告诉所有人 “在本月,任何人在工作时只解决问题,坚决不找借口” 。

这时,一个顾客打来电话抱怨该送的货迟到了,物流经理说:“的确如此,货迟了。下次再也不会发生了。”随后他安抚顾客,并承诺补偿。挂断电话后,他说自己本来准备向顾客解释迟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无借口月”,也就没有找理由。后来这位顾客给公司总裁写了一封信,评价在解决问题时得到的出色服务。他说,没有听到千篇一律的托词令他感到意外,他赞赏公司的“无借口运动”是一次伟大的运动。

【课堂精讲】

“不找借口”就是要敢于落实责任。在工作中,老板通常会布置给我们一些任务,有时候这些任务并不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去把任务搞清楚,不要等到复命的时候才说:“老板,你的任务布置得不清楚,所以很抱歉,我没能完成。”不找借口是无数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被众多企业奉为圭臬,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落实精神,一种务实、主动的落实态度,一种完美、积极的落实能力。

【课后总结】

设立 “无借口月”,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管理者和员工彻底摒弃借口,培养勇于负责的职业精神,让责任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个妙招摆脱组织惯性

【课堂导读】

成功是一种惯性,失败也会成为一种惯性。无论是哪一种惯性,都会阻碍组织的成长。

众所周知,许多企业之所以成为明日黄花,是因为它们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迅速地作出调整,一味恪守前人的经验,被一种惯性束缚着,平白失掉了发展的机会,也丧失了自我成长的空间。

这是一种组织惯性,即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大多数企业的成功,都归因于它们拥有独特而富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在变化面前,它们的管理者们往往很少怀疑这一成功模式,因而不能及时适应环境变化而作出改变。

【课堂精讲】

昔日的辉煌渐渐变成生存道路上的羁绊,被组织惯性支配着的企业,在管理上几乎都存在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战略框架的束缚

企业的战略框架构筑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然而,战略框架在帮助管理者认清形势和问题的同时,也容易使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个别问题上。

2.工作流程的陈旧

一个企业在确定了经营管理模式之后,企业成员总能在实践中摸索出它的程序,并逐渐习惯于运用这套程序解决各种问题。习惯所致,在实践中,管理者与员工很少会思考这些方法是否仍然有效、合理。如果企业任由组织惯性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上下、平级沟通不畅的状况。

3.关系网的泥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顾客、雇员和供应商及投资者等利益群体间的良好关系。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通常会发现,拘泥于现有的关系网会阻碍其为了适应变化而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成为自身发展的羁绊。

4.价值取向的陷阱

价值取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念与动力。然而,随着企业的成熟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思考过去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将走向失败。

一个陷于组织惯性困境中的企业要想摆脱束缚,就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有所改变:一是不能被过去的成功经验所累;二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学会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

组织惯性是企业取得业绩和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只有适时地摆脱这种惯性,企业才能有好业绩和获得长远发展。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应该在工作中勇于打破组织惯性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企业增添活力,改变企业被组织惯性束缚的现状,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2周:五大方法教你提高工作效率

ABC法则确定工作顺序

【课堂导读】

一天只有24小时,一天的工作时间只有8小时,如何提高这短短8小时的工作效率?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不断问自己:“现在什么是最紧要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认为,一件工作的完成,必有其顺序,而工作的顺序常能左右时间的价值及工作的效率。一次就判断清楚合理的工作顺序,工作起来会更加轻松愉快。

【课堂精讲】

从现在起,你应该学会按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计划自己的一天。

1.把你的工作按照ABC法则分成3种类型

A型:今天必须做——重要并且紧急的工作。

B型:今天应该做——重要或紧急,但不是既重要又紧急的工作。

C型:今天可以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日常工作。

2.平衡日常工作任务

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量。做到均衡安排,平衡好工作的进度。

3.考虑一项工作的优先程度

世事变幻无常,没有任何事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的。同样,你的工作顺序也总是不断变化的。一旦得知任何影响你工作优先顺序的新信息,你就应该重新评估工作的优先顺序。

【课后总结】

善用ABC法则确定工作顺序,将有效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用同样的时间获得更高的业绩。

做到要事第一

【课堂导读】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被这些事情弄得心烦意乱,看不到自己最该做的事情,错过自己最重要的目的,白白地浪费大好的时光。因此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就要培养自己要事第一的习惯。

【课堂精讲】

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到要事第一,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

1.明确公司目标

首先要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理清的问题包括:我现在必须作出哪些改变?我应该从何处入手?为了目标的实现,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

2.找出正确的事

要实现要事第一,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找出正确的事。

3.保持高度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