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地产狂人许家印
3665200000001

第1章 引言

简单的经历,艰难的过程

在另一部以房地产为主题的书中,笔者曾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时代铸就一个人物,一个人物推动一个时代。他们的出生,成为一个时代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们的出生,成为一个时代的一段神话。一个人的一生之所以不凡,在于他永不低头的风姿,风姿卓越,人生自然也就不群。

如果说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绝无仅有的一幕,那么近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则可以用造富一词来形容了。

其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富人不仅群体持续扩大,财富规模也不断攀升,富豪位次日新月异。这种态势正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着中国当下的社会民情,而这些富人群体也纷纷站上了公众舆论的制高点。

如有着“中国第一地产”称号的万科创始人王石,即被舆论公认为“中国职业经理第一人”;领导并亲手创立了万通公司的冯仑,被公众冠名为“企业思想家”;本书的主人公许家印则后来者居上,不仅收获了“‘两会’明星委员”的头衔,更赢得了中国地产界“首富”和“头狼”的雅号。

所谓的“明星委员”,来自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项——全国“两会”。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来自中国富豪俱乐部里的地产大佬用提案疾呼:“加快推进中国足球体制改革和职业化运营,加大足球硬件设施建设,扩大足球人口,推动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崛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地产大佬不谈房价谈足球”的话题在舆论间迅速发酵,各路媒体则持续不断地还原着这一提案的发起人——许家印。一时间,继“中国首富”之名高烧不退,“中国足球翻盘重建后的狂人”一词也快速热络起来,“明星委员”的头衔随即被全国媒体冠在了许家印的头上。

无独有偶,如同约好的一样。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名只准备了两个提案的政协委员再次呼吁:“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社会化体育项目应该由社会来搞,官员办根本没有意义。我看足球就可以交给许家印这样的人来搞,五年、十年可能中国足球的成绩就会上去了。”

此言一出,媒体舆论开始畅谈着一种模式——恒大模式。

然而,就在几年之前,“许家印”三个字在中国民众间还稍显陌生。这种状况直到2009年11月5日这一天才被彻底改变。

这一日,恒大地产在香港上市,收盘市值705亿人民币,一时成为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非国有企业。而拥有七成股份的许家印,身价相应地攀升至422亿人民币,超过同一天公布的2009年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王传福的396亿人民币,成功刷新中国新首富榜单。

而就在此前的2008年,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可阻挡地冲击着中国地产行业之时,许家印的首度上市计划也遭受了冰山之遇。这使得许家印的老对手们似乎有了居高临下的口气,讥讽他为“野心膨胀者”、“冒险家”,甚至有媒体称之为地产江湖巨变的“牺牲品”。

不过,正如一位媒体人写的那样:“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便是许家印的写照。”

当许家印坚韧地率领恒大地产终成上市之时,连那些曾对他系列“疯狂举动”大加嘲讽的人们,也终于承认现实,并转变为许家印和他掌舵的恒大团队的赞誉者。公众的视线焦点中多了一个总是微笑着的中年人,他不仅精力充沛,且神情帅气、儒雅。

所以,2013年初春,当“明星委员”许家印在大会堂广场前被各路媒体记者追逐笑跑的时候,谁也不会将他与“铁托式”的称号联系在一起。他自己则私下自评:“万科是民主的,碧桂园是集权的,而恒大介于两者之间。”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谈论起许家印和他的恒大时,都或多或少地追忆起中国房地产的“大年”——1992年。因为就是在这一年,冯仑、潘石屹等“万通六君子”挖到了第一桶金;也是在这一年,杨国强刚刚在广州建成了他的第一家碧桂园;还是在这一年,朱孟依在香港注册了合生创展……至于有着“地产首富”、“足球狂人”、“明星委员”多个头衔的许家印,此时才刚刚下海,甚至连房地产的边儿都还没摸到。

那么,短短20余年间,围绕着许家印究竟都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还是借用主人公的一句话,以飨所有读者:经历很简单,过程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