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地产狂人许家印
3665200000002

第2章 和平年代的战争(1)

2012年6月20日夜,一颗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上炸响:“我们坚信恒大地产已经误导了投资人,并代表了中国新型资本主义之糟粕中的糟粕。因此,我们认为恒大是中国资本市场中一个极佳的做空机会。”次日,冲击波效应便席卷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证券市场,并呈现出恶性蔓延之势。

臭名昭著的香橼会直冲恒大而来,这一点连许家印也没有料到。看着长达57页的做空报告,读着那预言式的文字,许家印表现出了他骨子里的强势:“他们是侵略者,是土匪,是强盗!我们一定要彻底打垮这些掠夺者,捍卫东方企业的尊严!”

一、西方狙击“中国概念股”

就在十年前,登陆纳斯达克(NASDAQ)还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大捷径,众多中国企业不惜为此花费重金组建顾问团队,甚至上演竞相排队等候之势。与之相对应,美国各类金融机构冀望搭乘中国经济快车,不遗余力地拉拢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中国概念股”也一度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

然而,自2011年以来,同样还是美国,“做空中国概念股”之风却越来越猛,多个中国公司躺着中枪,不仅股价大幅波动、市值瞬间缩水,甚至不得不无奈退市。这一幕究竟是怎么演变的呢?

1.美利坚流行“中国概念股”

说起“中国概念股”,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NASDAQ建立于1971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最多时达到了5500多家,市价总值超过了6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与其它主要股票市场相比,纳斯达克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制度,并构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无形的市场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纳斯达克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就更新换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化证券市场。如今,纳斯达克执行一项交易指令,其全过程只需要0.2秒。

二是较低的上市门槛。纳斯达克上市条件相对宽松,财务要求低于美国其他股票市场。另外,纳斯达克市场IPO溢价水平比纽交所要高。

三是较低的入门费用和交易成本。纳斯达克的初始上市费用和上市后的每年费用最低额,都低于纽交所和美国证交所。

四是严格的退市制度。纳斯达克的退市机制很完善,规定了包括有形资产净值、总资产、市值、总收入、流通股份、最低股东数和最低买价等在内的持续上市最低标准。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2000年的纳斯达克具有标杆意义,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概念股”的元年。

这一年的4月13日,中国互联网公司领头羊——新浪,获准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代码是SINA;6月30日,另一互联网代表——网易,成功上市;7月12日,同样具有十足创意的互联网公司——搜狐,成功上市……

在中国三大门户网络公司的带动下,原本受制于国内证券市场审核一时上市无门的中国企业,便掀起了赴美上市的高潮。

来自纳斯达克OMX集团的官方数据显示:至2011年初,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已达167家。其中,143家来自中国大陆,24家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纳斯达克管理层的核心人士就此还纷纷高调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他们正寻求接触全球的投资者。纳斯达克是这些公司在世界舞台上提升企业形象的最佳场所。”由此可见,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青睐绝非一时之需。

然而,情况从2011年起似乎有了变化。

这一年6月开始,数十家中国概念股频频遭受做空机构攻击。随后的一年内,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就有23家退市,其中从纳斯达克退市的就有15家之多。至于那些并未退市的中国概念股企业,也有很多陷入了股价暴跌的泥潭之中,苦苦挣扎着。

2.“中国概念股”杀手悄兴起

“到纳斯达克去”无疑寄托了太多中国企业家的财富之梦,而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欢迎也仍在继续。只是,一种现实却日益鲜明地呈现在中国企业经营者的面前——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杀手悄然而起,恶意狙击正在成形。

所谓做空,就是对股票或期货降低预期,通过类似“赊账”的现卖后买方式获利。做空行为存在于资本市场,但也变异于资本市场。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发展的要素需要良性淘汰,因此也就需要相应的监管。通常情况下,这种监管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另一方面则来自民间。这其中,来自于民间的监管主要是通过投资者的诉讼或者卖空来实现,也就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性质类似基金“老鼠仓”的人为做空机构和行为。这些机构的行为方式,通常是提前买空,然后发布高危报告。而擅长此种行为的,可能是当前全球著名的三大评级机构,也可能是对冲基金、券商或投行,以及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

事实上,资本市场上的做空之举是不分国界的。

2001年初,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世界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认为,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而此时的安然公司营运业务覆盖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安然股票仍是所有证券评级机构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安然被誉为“全球领先企业”,连续6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

然而,吉姆·切欧斯的质疑一出,市场对安然的怀疑态度就迅速形成,人们开始真正追究安然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到了8月中旬,人们对于安然的疑问越来越多,安然股价剧幅下跌,最终导致了安然公司的破产。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资本市场上的要素也不例外。做空机构本来是为了对冲市场的风险,当过多的人为做空陷阱出现时,其带来的冲击就不再限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会殃及整个世界。

当中国众多中小公司怀揣美国财富之梦,竞相赴美上市之后,确实暴露出了一些不健康的问题。这些问题被有心的做空机构一抓一个准,并获利丰厚,进而让一些欧美审计机构打起了潜伏的主意,直至形成猎杀“中国概念股”之风。

仅2010年~2011年11月,经过初期试探、中期小规模袭击和后期大规模猎杀等一系列行动,在美国三大主板市场上的中国概念股总数,便从2010年6月保有数近270家,滑落至223家,其中处于退市边缘的中国概念股数量呈加速增长之势。

受此影响,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兴趣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苛刻。越来越多的“中国概念股”不得不面对退市或濒临退市的命运,而那些在美国证券市场大门之外徘徊的中资企业,也陡增了不少变数。

3.猎杀“中国概念股”的旗手

对于欧美专业的做空机构来说,能够将不可一世的安然拉下马,那对付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自然也不会太难。

国际上几支著名的做空力量中,身份明确的主力主要有四支:GEO、OLP Global、Citron(香橼)和Muddy Waters(浑水)。另有一个匿名者——Alfred Little。不过,了解做空机构的专业人士认为,Alfred Little与其他做空机构很可能是一起的,因为这些机构经常集体行动,常常联合“作案”。

除此之外,从已经发生的针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事件可以发现,欧美一些律师事务所也是做空中资企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一旦某只中国概念股成为集体诉讼的对象,所有在其股票受影响时间段买入股票的股东均可成为原告,而最后的判决或和解协议也默认覆盖所有股东。在这类做空事件中,诉讼一般是由代表原告的律师事务所积极推动,原告费用由律师预支,采取风险代理模式。如果诉讼成功,律师即能够分到高达33%的赔偿金额。

一些受聘为中资企业服务的律师曾披露说:一般情况下不用等到造假得以查实,被做空的企业股价便已经下跌,做空者此时趁低价买进股票还给券商,以获取巨额差价盈利。而随着获利者的不断增多,针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行为也在持续,一些做空者俨然由上市公司天然的“监督者”,蜕变成为一条可怕的赚钱产业链。

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得做空中国概念股的产业化趋势进一步深化,做空机构与中国概念股的猎杀与反猎杀游戏愈演愈烈。尽管这些机构偶有失手,但更多时候中资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手中的财富慢慢蒸发掉。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局面的形成,导致一部分资质优良的中国企业也遭遇着做空危机,进而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面临着信用危机。

在针对“中国概念股”做空的大潮中,上文提到的香橼近年来颇有建树,并吸引了国际资本市场上较高的关注度。

香橼(Citron-search)是一家美国做空机构,创办者安德鲁·莱福特年约40岁,家住洛杉矶郊区,是位有着4个孩子的犹太人。他是这家机构的老板,同时又是这家机构的唯一一名正式员工。

说到这位创始人,还有着这样的一些情节:

22岁时莱福特从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进入一家期货公司工作。6个月后,那家公司因为不当行为被处罚,所有员工也被禁止在期货交易行业继续从业。莱福特便移师证券市场,于2001年创办了Stock lemon(股票柠檬)网站,专职从事做空股票的调查。不久,考虑到柠檬在英语里代指不好的东西,莱福特便采用了法语的柠檬(Citron)代替。这便是现在的“香橼”。

据美国当地知情人披露,每天早晨4:30左右,莱福特就起床开始阅读,等当地时间(美国西部时间)6:30美股开市,他便跟踪市场动态。下午闭市后,他会做一些自己的调查研究,然后接小孩子放学回家。晚上的时间则留给了他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沟通。

莱福特不避讳自己做空的目的,他曾向媒体表示,香橼研究是一家调查机构,同时也是做空机构。“我的工作是试图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选择性做空。这就是我的主业,我以此为生。”

十多年来,莱福特坚持调查上市公司的行为,并多次做空,引起了华尔街的瞩目。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8月至今,香橼已累计发布150余份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而自2006年起,莱福特共对21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发动袭击,其中有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如东南融通、中国高速频道等7家中国概念股,都是在其攻击下最终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

而让香橼和莱福特大名远扬的,正是2012年6月20日他发动的针对恒大地产的做空。虽然这次猎杀最终被恒大成功反制,但创始人许家印的身家依然在两个小时里蒸发掉了130亿港元。“中国概念股杀手”的外号,稳稳地冠在了香橼和莱福特的头上。此乃后话。

另一个做空高手当属“浑水”公司。

浑水调研公司也是一家专门以发布中国概念股财务造假调查报告而闻名的做空机构。其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卡森·布洛克的美国人。自12岁起,布洛克就梦想着淘金中国,如今当他真的成为令人生畏的中国概念股做空者之一后,他更愿意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博乐康”。

自2010年6月起,浑水公司曾先后将目标对准东方纸业、绿诺国际、中国高速频道、多元环球水务、嘉汉林业等在北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质疑这些公司存在财务造假、合同不实等欺诈投资者行为。令人无比惊异的,是博乐康猎杀中国概念股的成功率,所涉“中国概念股”几乎无一幸免。如绿诺国际、中国高速频道和多元环球水务均被美国交易所退市,嘉汉林业股价大跌,东方纸业股价则跌失了一半。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有外媒披露,博乐康的团队似乎一直“潜伏”在中国。

几番狙击与反狙击过后,有专业人士总结了香橼和浑水之类机构做空“中国概念股”常用的方法。

香橼之类机构通常采用预先卖空,然后发布负面投资报告的方法狙击中国概念股。具体表现在:一是彻查中美财务审计差异造成的漏洞缺口,主要包括销售收入虚报等;二是检查企业高管的不当行为;三是监测企业是否符合程序,按照规定定期向监管机构和公众投资者报备等。从已经发生的案件中,上述方法几乎没有失手。

至于浑水之类的公司,通常会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找代理人,搜集各种信息,留下证据;第二步是迎合对冲基金的“原始欲望”,与之合作,对冲基金则会在做空机构发布质疑报告之前入场;第三步是律师所代理集体诉讼,一旦中国公司被做空,流通市场股东蒙受损失,就会有美国律师事务所“默契”地提出负责集体诉讼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