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3676400000026

第26章 影评(2)

3.从《中央车站》出发———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

夜里,从电影频道(CCTV6)上看了一个电影,《中央车站》(巴西,1998年),突然涌现出久违的感动,记忆中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巴西的电影,感觉有必要写两句,记录一下最初的心动,毕竟这个时代值得去记录的作品和人物并不是很多,偶然遇到了还是要留下两个脚印的。同时也建议以后再引进所谓的大片时,尽量多元化一些,找一些有点思想含量的。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场面也很朴素,甚至都有些粗糙的感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电影作品,一下子把人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以白描的手法从被遮蔽状态直接展现出来,这就是图像的力量。简单交代一下剧情: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约书亚与一个靠代人写信谋生的冷漠老妇人多拉。故事开篇,小男孩母亲找老妇人代替她给孩子他爸写信,然后母亲领小男孩约书亚过马路,由于小男孩不慎丢失并寻找父亲留给他的陀螺时,母亲被车撞身亡。至此,故事展开的线索都具备了,接下来就是小男孩找老妇人要回母亲写给父亲的信,以便按照地址自己找到父亲。经过一些波折,终于老妇人和小男孩从中央车站出发,一起踏上漫长的寻找的征途。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如何能够让这些简单的情节揭示出一个时代、一群人以及一个国家的病症,这是需要想象力的,也是需要技术的。反观一些所谓的国产大片,往往要通过大事件、大投入、大明星、大场面来构造卖点,坦率地说,这是缺乏思想与想象力的表现,相信这部片子会印证笔者的这个观点的。

本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导演通过思想的挖掘,从三条明暗相间的线索,把一个简单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这三条线索分别是:其一,缺席与在场的颠倒安排(明线);其二,寻找与丢失的对比(暗线);其三,信仰与拯救(通过贫穷与富裕、繁华与荒凉的交替,给寻找留下了一个跳跃的断层与出口)。这种结构安排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三条线索几乎同时刺激着我们麻木的心灵,在痛感下,我们开始觉醒,由此,所有的寻找都获得一种归宿,让寻找在虚无的年代以无比清晰的形象给贫瘠的心灵浇上了一掬荒漠甘泉。这才是真正的善莫大焉!

故事的安排是很吊诡的,作为寻找,它的标的物一直是缺位的,由此可见导演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己想象力的充分自信。作为一个以寻找为主线的影片,到故事结束的时候,父亲也没有出场,可能很多朋友会感到美中不足,其实,这里的父亲只是一种寻找的道具,他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他酗酒、他邋遢、他荒唐、他爱着、他在路上,他不是一个完人,他有很多缺点,但正是这样普通的父亲给我们力量和希望,这就足够了,如果导演真的让他出现,反而降低了故事的思想厚度。父亲的缺席,给寻找留了根据,寻找也由一次性行为演变成一种永远的行为,如果人类还记得寻找,那么人类就还有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老妇人来说,她原本缺失的爱与信仰,恰恰在荒凉的漫长寻找途中开始显现,那个偶然进入视角的长途卡车司机,用他的朴素的爱唤起了封闭心灵的回声,然后他消失,留下的只是我忠于自己的信仰之旷古传说,又一个被寻找的标的物消失了,但这种消失,带来的是苏醒,一个困顿心灵的苏醒。只要醒了,就是可以看到阳光的。

在另一条线索上,老妇人的在场,恰恰成了寻找与自救的一个障碍。在场有时是丑陋的,想想最初老妇人代人写信,收完钱后,却从不把信寄出,她的在场让寻找成为一种不可能。信在这里是一种符号,它是沟通缺席者的一条道路,当那些信被无端地束之高阁,或者被毁掉的时候,寻找注定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老妇人多拉的被迫出逃恰恰使她由在场转变为缺席,由此寻找与拯救才是可能的。老妇人离在场越远,她获得救赎的可能性就越大,她所要寻找的是丢失的爱以及信仰,还有自救,到后来我们看到老妇人多拉泪流满面地在返程的汽车上给小男孩写信说她也想念自己的父亲,她看到了小男孩与哥哥们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的守望与寻找不再孤独。至此,那个在故事开始时让人觉得有些讨厌的老妇人,突然让人感到无比想念,她再一次缺席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她已经找到了多年前丢失的东西:爱、信仰,还有自救。

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很有趣,当老妇人和小男孩在荒凉的巴西腹地,远离了中央车站的繁华,遭遇了真实的大地与苦难直面相撞,她犹豫了,那个流动的算命女郎要求她算一卦,她说我没有钱,而那个同样为生计奔波的女郎却说:“即便如此,我还是要祝你好运。”像先知一样离去,在面临断粮的时刻,无奈之下重操旧业,老妇人再次代人写信,其中有一个贫穷、邋遢的农民来找她写信,那个老男人竟然要求她写上“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那一瞬间,她忙碌,她振奋,她发现了自己在世的意义。而那个她曾熟悉的、充斥着被富人与强权构建的所谓成功标准的世界,轰然倒塌,信仰与在场无关。这一次,老妇人把所有的信件都寄了出去。她不但获得了内心的满足感,而且她看到了救赎的道路,一条曾被她鄙视的道路。恍然想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分析凡·高的油画《农民鞋》中所揭示的意义,鞋暗示了存在者与大地的接近:主人已不在场,而鞋似乎是一种工具,介于人类劳动、人与物、土地之间。同样,这个寻找的故事,在标的物都不在场的状态下,寻找只能沿着乡村的土路延伸下去,此刻,悲凉的大地,琐碎的细节,卑微的人物,微弱的呼号,在旷野里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而又是那样的真实,那些高坐云端,远离大地的生活突然失去了根基,回到大地是一种召唤,来自心灵,它与救赎有关。曾对朋友说,如果厌倦了,就从城里坐车到100公里外的乡村看看,任何方向都可以,那里有力量的根源,并且是与土地有关的。

寻找是一个好主题,它指涉了人类在世方式的一种寓言。想想这三十年处于转型的中国,我们同样丢失了多少应该找回的东西。好在,寻找已经在一个古老的国度开始踏上征途,并得到一种体认,那个有些荒诞的“×××,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一次诡异的寻找。寻找目的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却是寻找通向目的的道路和手段。让我们从卑微的生活开始寻找吧,想想我们是从哪里被荒谬年代的子弹射落的,寻找的起点就应该在哪里开始!

(20091115)

4.上尉的曼陀铃与遥远的蒹葭———评《上尉的曼陀铃》

夜里,为了缓解工作疲乏,在电视上看了半部电影《上尉的曼陀铃》,故事的梗概大致如下:希腊的塞佛罗尼亚岛毗邻地中海,这里风景如画,宛如田园诗一般的纯美恬静,是一个弥漫着浓郁古风的小岛。“二战”开始后不久,意大利军进驻该岛,东尼奥·柯莱利是这支部队里的一名上尉军官,虽然身为军人,但他仍保有着浪漫的天性和非凡的品位,酷爱弹奏曼陀铃。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叫佩拉吉娅的当地姑娘闯入了柯莱利的世界。佩拉吉娅是渔村的医生之女,她是一个受过教育并有着坚强意志的女人。在最初的相处中,两人都感觉和对方格格不入,但是很快,柯莱利天籁般的琴声便令佩拉吉娅神往不已。慢慢地她感觉自己似乎爱上了那个住在父亲房子里的上尉,不光是琴声,还有那迷人的魄力。就在这时,佩拉吉娅的未婚夫、本地渔民曼德拉斯加入了希腊游击队阵营,奔赴前线抗击意军。曼德拉斯走后,佩拉吉娅和柯莱利之间的情谊有增无减。姑娘典雅的气质和不凡的智慧慢慢俘获了这位意大利上尉的心,尽管战争日益临近,但是两人的感情仍迅速地增长着。随着战争越来越临近结束,残酷的现实还是分开了二人,她一直相信柯莱利会再次回到小岛,而她终于梦想成真。影片由英国著名作家路易斯·德·伯尔涅斯的畅销小说《柯莱利的曼陀林》改编,演员阵容豪华,男女演员分别是:尼古拉斯·凯奇、佩内洛普·克鲁兹,2001年出品。

坦率地说,这部电影没有多少新意,对人物内心的矛盾程度的刻画远比不上前苏联的小说《第四十一个》来得深刻,但是,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觉得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基本合格。在吸烟的间隙里,突然想知道曾看过的国产影片中是否也有如此题材的电影,好像记不起有什么像样的,也许《柳堡的故事》应该算一个,可惜人物内心刻画得太简单与苍白,迅哥的《伤逝》应该也算一个爱情片,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显然要比上一个电影好,然后又想了好久,实在想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有些郁闷。照理说,科学技术咱们比不过洋人,难道感情生活也比不过洋人吗?老美一部《泰坦尼克号》生生地从世界各地赚足了钞票,不知我们的哪部影片有如此业绩?看来我们连感情生活也要向洋人学习了。在我的印象中,我认为最优秀的一部关于中国人离乱时期爱情的影片就是三毛的《滚滚红尘》,难道我们连感情生活的表达也退化了?

其实,当一个民族连爱情都不会表达的时候,它的文化已经死了,至少是枯萎了。问题是,是什么原因使这种本能都丧失了呢?在中国历代文人那里都有很好的爱情表达,名作多如牛毛,为何偏偏在当下我们丧失了表达爱的功能呢?也许斗争哲学讲得太久了,早已习惯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的生存原则,我们已经对爱陌生了,所以我们是一个需要重新去学习爱的族群,和谐也好,发展也罢,没有先学会爱,一切都是空谈。

以我有限的诗歌知识,我还是喜欢《诗经》中秦风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情感,实在令人折服。对于国人来说,能够如此熟悉这首诗歌,还应当感谢琼瑶和邓丽君,尤其是邓丽君那美妙歌喉的演绎,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了我们曾经如此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描写过爱情。可惜那个唱出天籁的人已经远去,就如同那首《蒹葭》在荒凉的记忆中日渐苍老。很多时候,开始总在我们意料之外,而结束却总在我们意料之中,也许当下的爱情真的需要如曼陀铃一样的道具来演绎,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些承载爱情的道具。

(20081109)

5.无声奔跑以及被囚禁的青春———评《西干道》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隐秘而不愿示人的伤痛或者奔跑记忆,在许多无人的夜里,我们会小心地舔舐这些伤口,煮自己的肉下酒,无他,只是为下一次的奔跑寻找源自生命的力量。

前几天夜里,南方实在是热得难熬,就看电视,莫名其妙地在电影频道看了半部电影《西干道》,竟然感觉内心被重重地敲打了一下,好像那个故事就是专为我写的。不由得放下所有的事情,仔细端详起来。故事的梗概很简单:在北方一个封闭的、破败的小城,几个工厂,周围是无边的荒凉原野,一条铁路把田野划开,这边是破败的工厂,那边是一片荒芜的原野,在原野的边上是一户户颓废的普通下层人家的屋宇,这其中有一家,有两个男孩子,一个刚参加工作,一个念小学,父亲是一个习惯沉默的乡间医生,母亲是素朴的村妇,为生计不停地对着破败的屋宇唠叨着,周围的景色按照我的回忆应该是70年代中后期的景色。故事是围绕着一个女孩展开的,我一直认为这个情节的安排有些突兀,好在在这部戏中,那个女孩子只是道说那个时代的一个媒介,然后,我们看到那个男主角四平开始了旷野上的奔跑与追随,以及两个年轻人因为爱情被人们当作流氓,由此引发了家庭在整个处境险恶的平衡中的倾覆。当矛盾达到高潮的时候,男女主角都面临无所适从的境地,那些无声的奔跑,那些最初的爱情,还有那段发霉的青春,在表面平静、内在疯狂的原野上再也没有立锥之地,人物的命运该如何展开?其实,这是探索人作为存在者的一把最好的钥匙,如果把这个故事拿给苏联作家去写,那将会产生伟大的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此刻内心中的挣扎与无力,他看到了存在者荒谬的存在命运,而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他选择了回避,而不是去寻找。所以影片最后的安排是:男主角四平参军,不久意外地因公牺牲,所有先前加在男主角身上的污秽全部清理干净,然后把那个女主角不知所终地留在了那个小城,没有人知道等待她的命运会是什么。故事结束了,而且结束得很残忍,没有理由,所有的生命仍将被荒谬包围着,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没有声音,一切都在暗处流淌,像一道咒语。那些无声的奔跑以及被囚禁的青春,再一次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