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彼得·林奇传
3680100000034

第34章 彼得·林奇的选股原则(1)

将股票分类是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第一步。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一直以他的选股能力而著称。他有一句名言: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

彼得·林奇说,对于外行人来说投资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商业的发展趋势,留心一下周围的世界,从购物中心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你就可以比专业分析人员更早地发现那些潜在的能大获成功的公司。

彼得·林奇的选股切入点严格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即集中关注投资者自己所熟悉的股票,运用基本分析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公司行为。这些基础分析包括:充分了解公司本身的经营现状、前景和竞争环境以及该股票能否以合理价格买入等。

彼得·林奇每天要卖掉5030万元的股票,再买进大约5000万元的股票。当他发现手中持有的某些公司的股票稍稍超过其应有的价值时,他就会立刻卖掉它。而市场上的某些股票稍稍低于其应有的价值时,他就会马上购进。他总是在毫不犹豫地追求哪怕是很小的差价。

企业会发生变化,竞争局面会发生变化,工厂也可能出现问题,企业环境会变,国家政策也会改变。一但情况改变,就要采取行动。即使企业本身没有什么变化,股价变了也会促使彼得·林奇采取行动。如果他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希望它升值却没有升,他会立即将它卖掉。彼得·林奇非常关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购买自己公司股票的举动,认为他们买股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当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大量购买本公司股票时,该公司很少会破产。相反,当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大量出售该公司的股票时,则是该公司面临困境的时候了,你除了快速出售该公司的股票以外,别无选择。

彼得·林奇不提倡将投资局限于某一类型的股票,相反鼓励投资于那些有多种理由能达到良好预期的公司的股票。通常他倾向于一些小型的、适度快速成长的、定价合理的公司。

彼得·林奇是通过运用一些最基本的法则和常识来实现其出众的投资业绩的,并且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因为机构投资者不愿意或不可能投资一些尚未引起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关注的中小盘股,而这些股票往往能提供惊人的回报,从而留给个人投资者大量的选股机会。

彼得·林奇还认为,个人投资者虽然不专业,但是有着专业投资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他还忠告个人投资者用必需支出以外的钱去投资,而不是把房子以及其他资产抵押出去进行投资。毕竟在投资这个领域内,风险是一个常态,而必然盈利的把握按照概率来说最多也就是50%。

彼得·林奇的选股理念是,最好的选股工具是投资者的眼睛、耳朵和常识。彼得·林奇很自豪地表示,他的很多关于股票的绝妙主意是在逛杂货铺,或者和家人朋友闲聊时产生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收听广播等途径得到第一手分析资料。投资者身边就存在各种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你,那么提供它们的上市公司也会进入投资者的视野。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背景的投资者而言,最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了。

另外,彼得·林奇认为对公司越熟悉,就能越好地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来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彼得·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你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你能够理解的公司。

彼得·林奇分析公司业务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公司销售或产量的增长率将股票划分为六种类型:缓慢增长型、大笨象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资产富余型、转型困境型。

彼得·林奇认为,所有经济实体的“增长”都意味着它今年的产出比去年更多。衡量公司增长率有多种方法,比如销售量的增长、销售收入的增长、利润的增长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增长率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家公司并不总是固定地属于某一种类型。在不同时期,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的增长率在不断变化,公司也往往从最初的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

彼得·林奇在分析股票时,总是首先确定这个公司股票所属的不同类型,然后相应确定不同的投资预期目标,再进一步分析这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因此,彼得·林奇认为:“将股票分类是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第一步。”

不同于其他投资者,彼得·林奇在选股时,拥有自身的一套独特做法:

1.10∶1法则

彼得·林奇认为,寻找优质的股票就像是在黄沙里淘取金子,需要做大量的淘洗工作。成功的机会,是由你淘洗工作的量决定的,你淘洗的次数越多,找到金子的机会也就越大。十次中能够有一次收益,一百次就会有十次的收益。选股同样如此,你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不断分析和筛选,最后获得少量的“黄金”投资品种。而暂时不打算投资的股票可以作为储备,并长期的追踪。

2.烦闷股票投资法

最让彼得·林奇感兴趣的,是那种“闷死人型”的股票,这些公司大多不喜欢进行大肆宣传,以至于很少有人关注这样的股票。它们的走势也相当疲软,价格长期处于波澜不兴的状态。而实际上,这些公司有很多是具有相当潜力的,在别人尚未对它们进行关注时逐步介入,等到大多数人意识到这一现象时,你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3.常识投资法

彼得·林奇认为,最佳投资对象的选择大都不是来自分析家的报告,而是来自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是对新产品的接触以及对公司服务的感受。因此,投资者对企业的体会也是最直接的,此时那些有潜质的公司往往还没有受到大额资金的关注,而且价格相当吸引人,等这个股票引起分析家们的关注时,股价早就已经涨到很高了。彼得·林奇曾经在一家汽车旅馆中住宿,旅馆的优质服务吸引了他,因此买下了该旅馆的股票,后来该股票股价大涨,彼得·林奇从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4.小公司大成长

作为投资者,要追求的自然是股票的投资价值。大企业一般都是行业内的领先者,此时市场的格局已基本稳定,企业的份额也相对比较固定,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挤占竞争对手的份额。由于企业的高速发展期基本过去,其成长空间相对于企业自身的规模来说相当有限,其总体价值的提升也就相对比较困难。而小企业则因为经营方式较为灵活,因此它们的新产品一旦得到市场的认同,或是企业技术得到进步,企业的规模将会得到迅速地扩张,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将成倍甚至几十倍地提升。

在选择个股的时候,彼得·林奇对投资者有四个建议:

第一,不要相信投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