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彼得·林奇传
3680100000036

第36章 小公司股票更容易赚钱

想赚钱的最好办法便是将钱投入一家近几年内一直都出现赢余,而且将不断成长的小公司。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无疑是一位成功的金融投资大师,他积自己20年的投资经验,撰写了《漫步华尔街》、《战胜华尔街》等著作,专门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这位年轻的股市奇才以自己机敏的处事方式,独辟蹊径的经营技巧,成为金融投资界的佼佼者。在他管理麦哲伦基金公司的20年里,公司的股票价格提升了20倍,资产也达到了数百亿美元。这样的业绩,令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们赞叹不已,更令那些在华尔街玩股的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至于到了张口彼得·林奇,闭口彼得·林奇的狂热境地。人们将这位年轻投资大师的成功经历,称为现代华尔街的“彼得·林奇现象”。

那么,彼得·林奇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究竟是凭借什么征服了如此众多的股票投资者?他取得成功的经验又是什么?“彼得·林奇经验”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实际上,所谓的“彼得·林奇经验”,就是彼得·林奇独特的投资理念。彼得·林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尽管不时还会出现蠢事,但我们还是对金融、对股票抱有极大的信心,这信心来自于对人类的天性、国家和未来的富裕的信念,没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改变这一信念。”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创造了一整套与传统投资理论风格迥异的投资方法,制定了许多华尔街投资的新规则。而正是他创造的这种新的投资方法和规则,成为投资者们竞相追逐的投资宝典。

这位投资大师的经验相当奇特,而且具备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彼得·林奇认为,在你购买股票之前,你一定要对股票市场做出一些决策性的判断。这些判断包括:你认为自己是否有必要买股票,你打算从股票投资中获取怎样的利益,你对于突然发生的股价暴跌的反应如何,以及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怎样规划。

实际上,这些判断的目的,就是要投资者坚定买股票的信心。优柔寡断且缺乏信心的人,必将成为股市上潜在的牺牲品。股票投资实际上是一种信心的投资,决定投资人命运的既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各公司本身,而是投资者本人。

彼得·林奇强调,在投资股票方面,没有可以世袭的技巧,只有可以灵活运用的智慧。他根据自己20年的投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投资准备的规则:必须充分发挥你自身存在的优势;向公司投资,而不是向股票市场投资;对短期的波动不予理睬;一般的股票可以赚取大利润,但也会造成大的损失;对自己所在地的这些公司或产品应当了解。

在做好投资准备之后,你便可以去购买股票了。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股票才能够帮助你赚钱呢?他认为,选购股票的第一步是去发现有前途的公司;第二步是对这家公司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一些对你的投资有利的资料。

那么,什么时候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呢?彼得·林奇认为,如果你希望获得预期的利益,你就必须把握住两个时机。一是每年岁末减税抛售的时期;二是股市崩溃或股价暴跌和滑坡的时期。如果你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样的时机,你会得到平时不敢想象的利润。

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是想从中获得利益。而股票只有及时抛售出去,才能赢利,这是常识。但如何选择最佳的抛售时机?这是股票投资的关键所在。彼得·林奇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一般的投资理论告诉人们,在利率上升之前或下一次经济衰退到来之前抛售股票,是收获利益的最佳途径。但这种空洞的说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彼得·林奇的做法是:合理区分各种具体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假如你不能使自己相信“当我拥有的股票价格下跌25%时,我应该买进”,假如你不能消除“当我拥有的股票价格下跌25%时,我应该抛出”的错误观念,那么,你将永远也不可能在股票投资中获得较大的利益。

这似乎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但却是对你投资素质最真切的考验。

另一个让投资者棘手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才算是有前途的公司?什么样的股票值得去买?彼得·林奇指出,投资者首先应当辨明六大公司类型:发展缓慢型、稳健适中型、发展迅速型、周期起伏型、资产隐蔽型、可能复苏型。他认为,一个是在高竞争复杂型的行业中管理优秀的企业,另一个则是在无竞争简单型行业中管理平平的一般企业,如果让投资者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的话,千万不要选择前者,而要购买第二种企业的股票,因为这种企业的业务情况简单易懂。

如果你还没有弄清什么是最佳购股企业,那么你应当注意具备下列特点的公司,或许最佳的投资公司就藏身其中。对于这些公司的股票,你绝对不能够轻易错过:名字听起来索然无味;生产的产品平淡无奇;产品名称听起来很傻气;从母公司抽资摆脱的子公司;有独家地盘;关于公司的谣言不断;公司生产状况令人感到担忧;股东中没有企业团体;人们经常不断购买其产品;作为技术应用者,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内部知情人员自购、回购股票。这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公司,往往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公司。

投资者的目光总是紧盯在那些热门公司的股票上,或者大公司的股票上,以为购买这样的股票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彼得·林奇的观点却恰好相反。购买大公司的股票,固然可以给你带来不菲的报酬,但同样也会让你辛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他指出:“投资者想赚钱的最好办法,便是将钱投入到一家近几年来一直都出现赢余,而且将在未来不断成长的小公司身上。”他注意到,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小公司股票要比大公司股票更容易赚取更大百分比的收益。对道·琼斯的股票而言,实现利益三倍上涨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美国证券交易所里的小公司。

彼得·林奇对于热门股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看法是,要尽量避免最热门行业里的最热门股票。因为这类股票由于受到投资人的特别关注,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们对它们趋之若鹜,引发争相购买的狂潮,最后导致价格出现暴跌。他随便举出了几家原先的热门行业:汽车旅馆、廉价的遮地式地毯公司、磁盘驱动业、数字式钟表、医疗保健组织、石油服务业,当然也包括施乐公司。在这些情形下,高增长是竞争的沃土,当该公司为了保住市场股份而花费巨额资金时,公司的利润率就会出现下降,并且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而且由于从事这门股票的人群范围几乎扩大到每个证券分析者与投机者,因而它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彼得·林奇对投资者购买股票或是基金给出了如下建议:

“清楚地了解你购股公司的性质以及购股的具体原因;把你手中的股票进行分类和汇总,尽可能了解是要赚还是要赔;小公司可赚得的利益要大于大公司;先要考虑一下某种产品在公司中占多大的比重,然后再期望这种产品可以为公司赚钱;寻找已经获得成功,同时其计划已被证实可以获得长足发展的小型公司;要谨慎购买增长率在50%到100%的公司股票,并提高警惕;热门工业的股票并不值得信赖;不要相信一些公司扩大业务的做法,因为这一做法常常是盲目扩大、无所收益;最好不要买进刚刚上市的股票;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消息要区别对待;要尽量选择看上去普普通通、不受人青睐、生产程序简单的公司的股票;非增长行业中增长率为20%到25%的企业发展较为迅速,是理想的投资场所;寻找有独家地盘的公司;当你购买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的下跌股票时,首选财务地位稳固的公司,而不要选银行债务过多的公司;不要只看总裁的经历和讲演能力,管理能力同样是重要的参考;身处困境的公司一旦复苏,就会赚到巨额利润;为了监测公司的进展情况,你需要找到一条可以追踪的线索;寻找并投资那些不断回购股票的公司;研究公司的红利情况,以及公司在上一次经济萧条中的经营情况;寻找很少或根本没有企业团体持股的公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选择拥有大量投资经理人才的公司,不要选择只靠薪水过日子的管理公司;要耐心、仔细地观察股票,只有实际价值才可成为买卖股票的依据,仅仅依照宣布的账面价值购买股票是危险的,也是不现实的。”

这是一个天才投资者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