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3682800000013

第13章 交流沟通篇(3)

平等的对话式教育,不仅是要鼓励孩子提出疑问,而且要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他们以理性的、讨论的方式解决不同意见的思维习惯。但是,那些独断的父母是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向孩子解释这些价值和规范背后的道理的,他们只是简单地让孩子去听、去接受,自以为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理解。可惜,这些父母忘记了,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所信奉的价值和规范,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一旦当父母逃避这种责任的时候,孩子就可能会反叛了。比如,你在孩子小时候总是呵斥孩子,迫使孩子按你的意识去行事,短期内似乎省了不少事,但是,孩子长大一点以后,有重要的事情就不会找你商量了,甚至会隐瞒和反叛,惹出许多让父母头疼的事情,到了最后,你省下来的时间还要加倍地偿还。

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有许多缺陷,视野也受自己经验和学识的限制,所以常常会犯错误。那么,在给孩子指令的时候,也不可能永远都正确。如果一味地要在孩子心中把自己塑造成永远正确的权威,一旦孩子长大以后,发现父母犯的许多错误,就会产生对父母的“信仰危机”。其实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当他自己参与了决策过程,即使决策的结果不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愿,也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合作。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和所有人都平等、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如果父母习惯了以不平等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永远会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上,不可能为将来与别人平等地生活作好准备。“常青藤原则”不是教孩子服从,而是教他如何成为自己和世界的主人。

所以,父母与孩子的讨论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效果。

不敷衍孩子说的话

孩子天生都有一些好奇心理,有时候会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而且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对父母说出来的。而有些父母面对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只是用一些含糊的语言敷衍过去。这种做法看似没有什么不合适,但是,曾经来中国做过访问的德国著名科普作家雷纳·科特博士却说了这样一番话:“恐龙有房子那么大还是鸭子那么大?小猫为什么能在黑夜看清东西?为什么有的疾病能用疫苗来防治,有的却不能?当孩子向你问这些‘头大’的问题时,你千万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能说‘你将来就知道了’这样的话,因为这会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毁掉孩子的好奇心。”

据科特介绍,目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是德国人,而且大部分成果都以自然科学和生物学为主要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德国在少儿科普方面做得很成功。在少儿阶段引发的科普兴趣会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终身兴趣,从而为他们以后成为大师奠定了基础。

“好奇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科特这样认为,他说,只要不人为地伤害孩子的天真,他们与生俱来的那些与科学有缘的天赋就不会消失,从而大师也会越来越多。为此,他建议父母不妨多一点儿耐心,即使不懂也没关系,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探究或者鼓励孩子探究的方法,让孩子多问,并努力想办法寻求答案。但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其实,孩子多半是有好奇心的,他们想要了解一切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物,所以,身为父母,应该鼓励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小霖好奇心很重,一天,他看到院子角落里的蚂蚁一簇簇的,就跑去问妈妈蚂蚁在忙什么?妈妈正在做饭,于是随口说了一句:“问你爸爸去。”

爸爸听了小霖的话,简单地讲了一些关于蚂蚁的常识。由于在谈话中说到了蚂蚁妈妈,小霖就突发奇想地问:“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啊?”爸爸一听,愣了一下,然后想了一下对小霖说:“你现在还小,不懂得这些,你长大以后就明白了。”小霖带着迷惑的表情走开了。

其实,父母多半是在无意当中,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在上述例子中,父亲以为孩子是在问有关性爱的问题,但事实上孩子却是要知道自己如何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父母愿意好好地回答他的问题,就等于在无形中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想象力与他们对于生命和未来的好奇心。所以,家长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应尽量用能让孩子听懂的简单而又活泼的话语来讲述,以便孩子能接受。

孩子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和“如何”。但是有些问题,学校不一定都会教。例如:1+1为什么等于2?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地心引力?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提问呢?认真无疑是首要的,当我们的答案比较笼统,或是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敷衍他的时候,孩子就会失去再提问题的兴趣。反之,如果你的回答生动又活泼,将会激励孩子提出更多的问题,这也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但是有时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回答出孩子所提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时父母可以指点孩子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或者可以与孩子一同去探讨和寻找,这样也可以发展孩子自我探索问题答案的能力。

一般来讲,孩子在3~6岁是最有好奇心的,他们几乎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可是,有的父母对此很不耐烦,或者干脆敷衍了事。

其实,这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好机会。3~4岁的孩子,脑重已有成人的80%;5~6岁的孩子的脑重已达成人的90%。从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来看,3~4岁的孩子能理解1500个左右的词汇,其中有近千个词语可以被他们运用于日常语言表达中;5~6岁的孩子词汇理解可达到5000个左右,其中2000~3000个词语可以运用自如。这说明孩子接受知识的潜能是很大的。这时期孩子的语言增多,问题也会随之增多,这正是大脑发育快的一种表现。孩子通过提问与大人交流,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假如大人对孩子的问题不予回答,或者是敷衍了事,甚至加以训斥,这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近期效应是这类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获得的知识较少、语言发展较慢、活泼性也较差;远期的结果是,这种孩子读书时不爱提问,学习成绩也较差,成年后社交能力也较差。因此,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并认真作答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当孩子在与父母交流的时候,父母回答孩子的问题,态度一定要诚恳,不要敷衍了事。对于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应该反复推敲并能从几个可能的回答中选出一个最佳方式来作答;回答的内容要能使孩子听得懂,易于接受,不要讲一系列深奥的科学道理以及专业性的术语,还有就是应尽可能地打比方说明。此外,对于一些不便于回答的或者回答不清的问题,需要先跟孩子讲清楚,暂时回答不了的,要想好以后或查阅有关书籍后再告诉孩子。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做个好听众

雯雯刚出生时,妈妈就天天对着她说话。面对不会说话的雯雯,妈妈坚信她是能听得懂自己的话的。等到雯雯会说话了,渐渐地,妈妈就成了雯雯的听众。即便是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雯雯也跟着妈妈转,一会儿问问这、一会儿说说那。

到雯雯上了幼儿园后,在每天去幼儿园的路上,她和妈妈都要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寻找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讲一讲她做了什么样的“梦”;背一背头一天晚上在家学会的唐诗,讲讲里面的小故事,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幼儿园。

下午放学后,妈妈去接她,雯雯总会张开双臂扑过来,而且不停地说着:“妈妈,我想你了!”妈妈也会蹲下身来,紧紧地抱着她。

回家的路便成了雯雯的汇报专场。她会跟妈妈讲她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不好;哪个小朋友表现得不好,被老师批评了;老师又教给了她什么新的知识;她和好朋友又玩了什么游戏等。特别是在每个周末,家人一起出去玩,雯雯的小嘴巴更是一刻也不停歇,经常是她还没有觉得口渴,而妈妈这个听众却为了解答她的多如星星的提问而变得口干舌燥。不过,妈妈的笑容告诉雯雯,妈妈对于做好听众显然是乐此不疲的。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倾听孩子的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当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学习了一天以后回到家中,他往往会兴致勃勃地与父母说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这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某某受到老师的表扬了、玩了什么有趣的游戏等。父母在此时最好充当孩子的忠实听众,因为此时是孩子培养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更是父母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

良好地沟通与积极地倾听,能做到这些对父母来说也许并不容易。那么做个好听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有耐心。无论孩子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情,他都希望父母能耐心地听他讲完,所以,不要打断他,尽量听他完整地讲述。

(2)用宽容的心态聆听,及时让孩子改正身上的错误。

(3)做“忠实”的听众,不能只听不说,还要努力创造愉快的交谈气氛。

(4)倾听是父母对孩子最具影响力的事情,尤其是当父母对孩子的话有适当回应时。

(5)倾听是父母与孩子都必须掌握的技巧,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

(6)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表扬,是一种爱和鼓励的体现。

(7)解答孩子的疑问,并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孩子的注意,在不知不觉中,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看了下面的内容,相信父母应该明白,做一个好听众并不是难事。

“妈妈,这次数学我考了80分……”没等孩子说完,妈妈便暴跳如雷:“才考了80分!你一定没有好好复习……”等到妈妈骂完了,孩子才轻轻地说:“这次考试特别难,我考了班里第三名。”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场景,试想那个孩子说完以后还会愿意跟妈妈再多说什么吗?

父母要想说得好,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孩子并不是不想把心里话说出来,而是每一次都被父母急匆匆地打断了;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和很重视他的想法,父母就要学会积极地倾听。同时,要注意肢体语言,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面对孩子,面对面或并肩坐是最好的选择,眼神要有间断地注视着孩子,并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和接纳。

此外,在交流当中,最好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叙述,但当孩子滔滔不绝或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的时候,父母可以适时地插话,比如“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那么这件事你怎么想呢?”用这样的语言来帮助孩子一起找到你们所谈话题的中心,在找到以后就不要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而是应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在交流中,切忌使用“你罗罗嗦嗦到底要讲什么啊?”“这种小事有什么好讲的,赶快去看书!”等话语,如果父母如此粗暴地打断,就不要怪孩子以后不愿意理你了。

有的父母发现,孩子一回到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而且跟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的,父母感到难过:我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他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我呢?如果控制不住,也许父母又要发火了。其实,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先冷静,想想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想想当年父母又是如何包容自己的,也试着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会他的感受。

对此,专家们建议,父母要多对孩子“放电”:比如“回来啦,冰箱里有你爱喝的饮料”、“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等。也许孩子不会立刻被你“电到”,但他不是一根木头,他的触觉是比较敏锐的,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你的关爱会在他的心中累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父母耐心地守候。

也许有的父母会这样说:“我也常常表扬孩子啊,但为什么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呢?”批评有学问,表扬也是有讲究的。有的父母虽然说了好话,但却往往会画蛇添足:“这次考得不错,如果上次你也这么认真就好了。”父母往往会加上类似的“如果……”之类的后半句。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会让孩子产生消极心理。

专家指出,父母常常对孩子的过失“念念不忘”,这对实现鼓励的效果是最大的阻碍。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应多挑一些好的说,把不好的留给孩子自己说。比如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先说最好的那一科:“这次你的语文考得不错。”孩子听了就会有些惭愧地说:“可是我的数学不太好。”“没关系,继续努力,相信下次会和语文一样好。”这样亲切而自然的鼓励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要好好倾听孩子的表述,再决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不要轻易反驳孩子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父母在孩子刚刚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要求的时候,就马上予以否决,然后长篇大论地给孩子讲大道理。殊不知,这样做是不正确的,父母这样做就表明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不听那些长篇大论了,父母本以为是对孩子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先听孩子把想法说完,对于不恰当的要求,可以这样说:“我觉得你的想法很独特,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吗?”这样说可以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一味断然地否定,孩子会更加坚持错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