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头三年
369800000089

第89章 频繁被老板“炒鱿鱼”,不利自己发展

不断地更换工作表明这个人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浮躁,不能沉静下来安心做事;第二是缺乏目标与规划,不是为了长久的职业发展而扎实做事。--俞敏洪俞敏洪曾经给新东方员工讲过一堂课--“能力、工作和发展”。非常可贵的是,俞敏洪站在员工的角度,给大家讲述如何开展工作,如何面对自己手头的这份工作,以及如何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任何人的工作都难免会遇到问题,有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有方法解决,有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想跳槽,在俞敏洪看来:你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有可能遇到工作职责不明确的问题,那么,导致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老板对你的分工不明确,或者是尽管你知道了工作职责范围,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主动把工作做完,这也是个麻烦事。如果这两个麻烦并存,那么职场之路就意味着走到了狭窄的小路。所以每个职场人在接受老板分配的工作时,你首先要明确在这个位置上到底应该干什么,然后努力地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工作。能否主动地圆满完成工作,是一个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能否做得长久的重要标志。

在这里,我们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俞敏洪不大喜欢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凡是到新东方应聘的人,只要被发现已经在一年之内更换了好几份工作,通常情况下新东方不会予以录用。俞敏洪对此的解释是:职业生涯要保持稳定地上升,在一个机构中长时间工作,永远比不断地跳槽要好。俞敏洪说:在一个机构里相对长久地工作下去,不断地积累经验,对于个体的进步、机构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所以,跳槽是可以的,但是频繁跳槽就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过于频繁地变换工作,会浪费不少时间在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团队中,而且不利于积累工作经验,容易失去发展的重大机会。实际上,经常被老板“炒鱿鱼”的人,往往不是真正懂得跳槽智慧的人,因为真正会跳槽的人,能够以敏锐眼光迅速出击,用最少的跳槽成本赢得长久的发展机会。

范伟东工作三年了,三年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很多人都认为,像这样的跳槽高手,经过多次跳槽应该非常有“跳槽经验”了,也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谁知范伟东心里苦恼的正是,跳槽变成了习惯,频繁跳槽让他越跳越苦。范伟东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范伟东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兴奋,觉得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一定能够顺利展开工作,但是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他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派不上用场,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公司,范伟东做的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一些核心工作根本就碰不到,不到半年,范伟东就愤而离去,迫不及待地跳了槽。范伟东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做经理助理。

工作才一个多月范伟东就对这份工作失望透顶,枯燥而琐碎的工作让他觉得毫无新鲜感,每天浑浑噩噩地上下班,面对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而且他根本适应不了所谓“办公室政治”,他发现自己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触碰到了“雷区”,于是这份工作也没有止住他跳槽的脚步。第三份工作,范伟东设想得非常好。他觉得销售的工作不错,既可以锻炼口才,还可以拓宽人脉。但是,踏入销售行业,范伟东才发现销售的工作太残酷了,而且也并不适合自己,不懂销售的他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一边是业绩的压力,一边还要看老板的脸色,而没有业绩的他向领导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也得不到重视。于是不到一个月,范伟东又辞职了。往后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每月换一份工作。有一天,他得知自己第一份工作的那家公司由于某些原因迅速发展壮大,与自己当时搞财务的同事都已进入领导层,月收入近万元。再想想自己,工作越换越差,月薪也从开始的5000元到最后的不足3000元。这时他才意识到,频繁跳槽最终可能害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