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了大吃一惊。由于明朝刚刚建立起来,国库空虚、财力匮乏,而一个沈万三,竟然出口比堂堂皇帝还要阔气。朱元璋生性爱嫉妒,尤其是仇视大财主。从前,在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武装割据集团争夺天下时,朱元璋曾经由于江南豪富支持敌对势力而吃尽苦头。
现在,虽已大功告成,但国竟不如民富,这使朱元璋感到无法忍受。特别是沈万三竟然提出来,让他代替自己出钱来犒赏三军,更使朱元璋嫉恨得心里直庠庠。
朱元璋没马上表露出怒意,只是冷言道:“朕自会犒赏三军,这事就不须你操心了。”
朱元璋再也按耐不住,决心治治沈万三的骄横之气,狠狠地给他点颜色看看。
一天,沈万三又来到宫中大献殷勤,朱元璋早有准备,给了他一文钱。
朱元璋说:“朕知道你是经商的行家,对于赚钱是很在行的。现在,明朝刚刚建立,国库空虚,就连朕也愁钱财不足呀!这一文钱是朕的本钱,你给我去放债。只以一个月作为期限,第二日起至第三十日止,每天取一对合。”
所谓“对合”,是指利息与本钱相等。也就是说,朱元璋要求每天利息为百分之百,而且是利滚利。
沈万三并没有意料到事情的严重性,也没有察觉到朱元璋居心险恶,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务,准备将事情办理得圆圆满满,向朱元璋交差邀宠。
但回到家中一细算,他顿时懵了:虽然第二天本利2文,第三天4文,第四天才8文,第十天本利总共也不过512文,可到第二十天就变成了524288文,而到了第三十天,就变成了536870912文——要交出5亿多文钱,他沈万三就只能倾家荡产了!
结果,沈万三果然倾家荡产,朱元璋下令将沈家庞大的财产全部抄没,仍不解恨,又下旨将沈万三全家流放到云南边地。
家财万贯的沈万三,就这样落得了倾家荡产又凄凉的结局。
[总结]
俗语说,“枪打出头鸟”,喜欢自我招摇、自显聪明的人,总是会受到众人的一致讨伐。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人栽倒在“自显聪明”这一条上。沈万三讨好皇帝的方式,显然是不理智的,向当朝皇帝宣耀财富,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何况,朱元璋还是个残暴的皇帝,因此,沈万三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萧绎玩弄聪明误自身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幼就聪明过人,机智灵敏,因此深得梁武帝的宠爱。
萧绎五六岁时,梁武帝萧衍问他在读何书,他回答说,能背诵《典礼》。萧衍和他身边的侍从都不敢相信,萧绎随后大声吟诵,竟是一字不差。这使得梁武帝萧衍惊异不已,侍从们也目瞪口呆,难以置信,都惊叹萧绎聪慧过人。
萧绎长大后,曾任荆州刺史。他一方面广招贤士,厚待有之。另一方面勤学苦练,竟达到画、文、书三绝。他还倾心结交当时的名士裴子野、刘显、张缵、萧子云等人,对于自己,则常以诸葛亮自比,可见自视甚高。
梁武帝萧衍十分喜爱萧绎,常常大加夸奖。群臣对他多有赞誉之词,名士裴子野却有自己的看法。一次,他私下对刘显说:“湘东王足智多谋,颖悟非凡,他又贵为皇子,看上去是完美无缺了。不过,凡事都有个度,他总是沾沾自喜,从不反思自己,做事为人惯常于刚愎自用、玩弄聪明,我认相信,湘东王他日必毁于此节。”
名士刘显亦有同感。他曾私下旁敲侧击地提醒萧绎说:“成大事者,非智慧可独定也。智计施之,亦需沉稳谦和,王爷以为如何?”
萧绎却说道:“无能者才需沉稳谦和,若是智计过人,其他不足虑也。”
名士张缵则对萧绎推崇备至,他常和萧绎说古道今,萧绎的博学和聪明常令他击节叫好,逢人便说萧绎无人能比,他日必登大位。
萧绎表面上礼贤下士,多有善举,而实际上,他却是妒忌心极强,容不下他人。他自恃聪明,从不肯服输,只要有一点点好事,他从不肯让人,非争到自己名下不可。
张缵曾劝他不要计较一些小名小利,萧绎却说:“事虽小,名却大,我怎能让别人窃据属于我的东西呢?”
名士刘之遴很有学问,只因不屑于和他结交,萧绎便派人将他毒死。萧绎的姑母义兴昭长公主的儿子王铨兄弟等人,都颇有名望,这也令萧绎十分嫉恨,为了泄怒,他竟把宠妃王化的哥哥改名和王铨的父亲同名,大呼小叫以示污辱。
平定“侯景之乱”后,萧绎在江陵称帝。有人上奏萧绎说:“荆州地居偏狭,实不宜在此建都。建邺乃王气所在,人稠地广,陛下当回建邺,以为永久之地。”
萧绎经营荆州日久,难免恋恋难舍,因此迟疑不决。仆射王褒、左户部尚书周弘正心中焦虑,反复上书说:“陛下该为天下大计当机立断,以应天下人之心。有魏军虎狼在侧,不可一日不防,若陛下偏安—时,失机在先,就祸不可解了。”
萧绎也知道面临危胁,但他还是不想迁都,便找到了一个借口。当时,江陵附近长江中的小块陆地已经有一百个了,正应了民谣的“洲满百,当出天子”之说。
萧绎便以此为据,拒不迁都,振振有词地痛斥劝谏他的大臣说:“朕曾身经百战,智计无双,岂能用得着迁都避祸?如此只能让天下人耻笑,朕的颜面何存?再有此议者杀无赦!”
后来,魏军果然进攻江陵,大臣们劝谏萧绎下令突围。面临危险,萧绎乱了方寸,怯懦的面目暴露无遗,他惶惶不安地说:“此事万一不成,结果岂不是不妙吗?朕自信渡过难关无需此举。”
当军情危急时,坚请抵抗的大臣谢答仁却得不到萧绎的信任。萧绎派皇太子和王褒出城向魏军求降。
萧绎乘坐着白马、身着白服出城投降时,心有不甘地说道:“朕聪明一世,竟会落到如此地步,难道是天不佑我吗?”
萧绎只盼投降保命,却也不能如愿。结果,他被魏军用土壤压死,死得极惨。
[总结]
萧绎确实是聪明过人的,是世间少见的才子。但是他过于自以为聪明,处处显露聪明,甚至玩弄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为此丢掉了最宝贵的性命。萧绎不仅自显聪明,还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强,因此谋害他人,为自己树敌。听不进他人之言,一惯刚愎自用,结果误了自身性命。
埃及总统萨达特的韬晦术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之一,革命成功以后,领导者相互之间争权夺利十分激烈,只有他不争权夺利,显得卓然不群、恬淡自若。
对于当时大权在握的纳赛尔,他表现得非常尊敬。在日常工作中,萨达特不露声色,非常的本分。对于内政问题和外交大事,他从不出谋划策出风头,偶尔自己的公开态度稍有出格,他会立即反醒并纠正过来,总是与纳赛尔一党保持一致。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纳赛尔意欲隐退,将扎克里亚·毛希丁提名为继任者。但是,经过权衡再三,纳赛尔出人意料地推举萨达特为继任者,而埃及军方也支持萨达特——这就是萨达特一直以来不显山露水、争抢风头的回报。
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埃及重新开始了一轮激烈的权力之争。后来基于政治妥协,当政人士们把平日不起眼的萨达特捧上了总统宝座。
萨达特继任总统以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不可避免地要排除异己,把毛希丁、萨布里等潜在对手革职或者降职,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接着,他又采取了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的政策。
在外交方面,萨达特表现得尤其出色:1972年7月,他下令驱逐了在埃及的两万名苏联专家;
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起了“十月战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
1974年6月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1977年11月亲自访问以色列,打破了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僵局;
1978年与美国、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一系列外交上的惊人之举,使他一跃成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萨达特从不显山露水,到一鸣惊人,正是他超人智慧的具体体现。
[总结]
萨达特不是没有政治抱负,也不是没有魄力,而是懂得忍而不发的益处。在权力斗争激烈时,他卓然不群、恬淡自若。而且,他从来不出风头,因为不显露自己,也就没人会打压自己。结果,他赢得了人们的一至好感,当权的纳赛尔推举他为继任者,后来成功地被人们推上了总统宝座。
祸福相依——祸福无常,正确面对
[原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
灾祸呵,紧靠着福运;福运呵,埋伏着灾祸。
《道德经》 第五十八章
[评析]
很多事情,都是利与弊兼有的。正如老子所说,“灾祸可能紧临着福运,福运中可能埋伏着灾祸。”因此说,祸福无常,我们应当有个正确的认识,并且采取正确的方式来面对,这样,才能握紧福运,避开灾祸。比如说,遇福不贪不骄,遇祸不惧不馁,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实例]
张良功成身退
西汉时期,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土,他智慧过人,曾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刘邦说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功劳超群”,请他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候。
张良的推让与谦逊,令很多朝中之人都颇为不解。
刘邦的另一位谋士陈平问张良:“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我们追随皇上,出生入死,无非是为了追寻荣华富贵。现先生幸得偿所愿,为何轻言舍弃呢?”
张良笑而不答。
陈平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道:“我祖辈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只要得报大仇,我愿足矣。如今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追随高祖皇帝,已经贵为列候,还有什么悔憾呢?此后,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足矣。”
果真,自从刘邦的西汉王朝建立起来,张良便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不再过问政事。
一个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忍不住问道:“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大人也曾是义气中人,这样销声匿迹,岂不太可惜了吗?属下实在不明白。”
张良轻叹一声道:“正因富贵来之不易,我才如此抉择。”
心腹闻言,茫然不语。
张良又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为行刺秦王,追随沛公,惟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天下太平,谋略已是无用之物,我再彰显其能,就是不识实务了。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
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张良商议,他枯坐良久,最后只是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我对太子素来敬重,只恨我人微言轻,不能帮太子进言了。”这明显是推拖之词。
群臣苦劝,张良仍是婉拒,群臣只好悻悻而去。
事后,张良的心腹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都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能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地说道:“皇上的性情,我是深知的。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怪我事大,哪轻哪重呢?”
吕后派兄弟吕泽去强求张良,软硬兼施之下,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一直崇敬这四个人,四人却不愿相见。后来,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大惊失色,知道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事后,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请转奏皇后,此事千万不要再提起了。”
吕后听了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她对自己的妹妹说:“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道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得了的。”
刘邦死后,吕后在朝中专权。张良对世事的变故一概不问,求见他的大臣他也一律不见。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
吕后专门派人对张良说:“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吕后对张良表现出了格外的关心和爱护,对其他的大臣则或杀或贬,可见张良保身有术,智慧超人。
[总结]
张良是西汉的大功臣,按理说,西汉王朝建立起来,他该安享荣华富贵才是。但是,他却坚持功成身退,放弃荣华富贵。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张良知道,荣华富贵并不一定是好事,过份地贪恋,只能为自己招来祸端。倒不如撇开这一切,隐居起来图个清静太平。这种不贪功利,脱身于世外的做法,果真令张良免祸全身,得以善终。
范蠡辞官隐居保平安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终于帮助勾践灭掉了吴国。
此后,聪明的范蠡察觉到,越王勾践开始怀疑大臣们,再也不像患难时那样的信任了,由此,便断定越王勾践是只可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君王。
为了免遭祸患,范蠡主动上书请辞。
越王勾践说:“日后,正是我们君臣同享富贵的时候,你为何却要辞官离开我呢?”
越王勾践无论怎样劝说,范蠡坚持要辞官隐居,勾践便答应了他。
范蠡又劝功臣文种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我看出来了,越王勾践只可与其共患难,难与其同安乐。这样的君主是不能长久跟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