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影响力
3742600000026

第26章 情感心理学提升你的影响力(2)

自己一个人静下来时,她回想起闺蜜说的话,忽然之间就想开了。那天之后,她不再苦苦等待深夜不归的丈夫,也不再追问他的去处,而是每天做好饭菜,盖好放在客厅的桌子上。白天,她开始回到婚前的生活,整天笑容满面,一个人去逛商场,一个人去练瑜伽,有时候还带上女儿一起去游玩;而且她还给自己报了手风琴学习班,这是她打小就有的梦想,现在终于有时间和能力去实现了。至于丈夫的事情,她觉得就应该像闺蜜说的那样,虽然做不到与那个女人交朋友,但也可以找点别的事儿做,总之,不管就是了。

而对于妻子的改变,丈夫很费解,更感到担心,尤其是看到妻子那张化了淡妆后精致的小脸上对自己袒露出笑容时,他的心渐渐软下来了。后来有一天,丈夫奇迹般地早早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坐在沙发上看手风琴乐谱的妞妞,他说了一句:“妞妞,我和她分手了。你愿意原谅我吗?”

婚姻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握得太紧了,终究会流失,假如你想拥有更多,不妨摊开手掌。对于故事中的妞妞而言,丈夫的出轨带给她的成长要比痛苦多很多,经历使她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丈夫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谁曾经说过,要想真正拥有一样东西,最正确的方式不是紧握在手里,而是放开。

二、恰到好处的距离是获得婚姻幸福的关键

说到距离,很多人都觉得迷茫,甚至有人会说,结婚了还谈什么距离、空间、隐私的,那还不如不要结婚!这么想的人一定还不知道婚姻的真谛,而不知道婚姻真谛的人真是还不适合结婚组建家庭。

妞妞的故事告诉我们,婚姻确实不能抓得太紧,管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但究竟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恰当的呢?

小美是妞妞的堂姐,知道妞妞的事情后很是感慨,她曾经偷偷问过自己的老公,“你说,我每天不是也看你看得很紧么?你会学妞妞她老公一样对我吗?”见妻子这样问,他反倒觉得可爱,“傻样儿,我喜欢你这么看着我,你要是给我空间,我也许还不习惯了呢!况且,你这是黏好不,妞妞那可是动真格的呀!”是啊,小美这夫妻俩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黏”,除了平时上班没办法,业余时间两个人总像个连体婴似的,如果有谁在大街或商场里看到其中一个人,那另外一个人准能在其周围一米之内被发现。

小美有一个同事林飞,人如其名,就是喜欢到处飞,到处去旅游,动不动就把老公和孩子撂在家里,自己一个人背上旅行包去旅游,然后三五天之后回来。对于她这样的生活,小美感到十分的不解,她说:“我和我老公恨不得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分分秒秒都在一起,你倒好,说走就走,都不带想的。”林飞听小美这么说,不由得笑话她:“你们那是特例,零距离无障碍,我可受不了那样的生活。一对夫妻一种相处方式呗!”

也许就是这样,每一对夫妻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处模式,不管这种模式是什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如果你的另一半喜欢自由和自我空间,那你要尽量理解他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假如你的另一半喜欢你总是黏着他,那你不妨试着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多留出时间去陪他……其实,无论如何,距离没有绝对的大或小,因为距离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对对方内心需求的尊重,你给出的尊重越多,对方回馈给你的也就越多。

第三节 吵架其实是沟通的良好渠道

有一个叫乐乐的女孩,经常对她的闺蜜抱怨说:“他真是太过分了!一吵架就摔东西,这下倒好,把自己的手机给摔了。”类似这样的话,闺蜜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比如“我就是想和他好好说,可他为什么就那么着急上火的。”“这个男人太小气了,老说狠话,本来事情就芝麻绿豆那么大小,被他一弄倒好,谁也没心情了。”

有一次,男友和一群同事一起出去喝酒,很晚都没有与乐乐联络。乐乐很担心,打了很多电话,但那边一直都是忙音。直到第二天,男友才打来电话,“你怎么打那么多电话?我又没出去泡妞,你急什么?”乐乐一听,心情本来就不好的她更生气了,“你也知道我打了很多电话啊,在你眼里还把我当女朋友吗?”于是,两人又在电话里吵起来了。

其实,男友回电话过来的本意是好的,想告诉乐乐不要担心了,但他却用不满的口气指责女朋友打太多电话了,乐乐听了心里肯定不舒服。而面对男友的粗暴,乐乐也毫不示弱,她本来很担心男友,想表达:“你让我担心了一整个晚上,现在我需要你的安慰。”但说出口的话却完全变了质。

试想,假如他们两个都能换一种方式去表达内心的诉求,也许就不至于在电话里吵架了。

心理学家认为,吵架其实是一种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努力地去满足心理需求的形式。研究发现,在很多吵架的恋人或夫妻中,越是努力的一方,就越会觉得事情糟糕。乐乐与她的男友运用的诉求模式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比较正常的诉求方式应该是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心里需要什么就表达什么,而不正常的方式则是通过类似于摔东西或生闷气的途径来表达需求。

也就是说,不同的心态导致了不同诉求方式的形成。譬如,一个人渴望得到关心,那他就会用给予别人关心的方式来换取关心;而有的人虽然内心希望被关心,但他却要用伤害对方的形式来换取。前一个比较温和与直接,而后一个就比较犀利和“委婉”。也许在乐乐与其男友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模式,乐乐与她的男友都属于后者。

实际上,所谓诉求模式,说得简单点就是我们表达感情和内心需求的一种方式。情侣或夫妻双方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以往的经历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表达上各不相同。假如两个人的诉求模式不协调,就很容易出现比较大的矛盾和争吵,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分开。不过,不协调的相处模式可以调整,可如果双方都不知道彼此间的区别,那就很难消除矛盾存在的根源。

类似于乐乐及其男友之间的吵架模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会经常遇到。好好回想一下你与恋人或爱人之间上一次吵架是因为什么,在吵架的过程中你们又都说了些什么,然后尝试着将那些话转变为另一种表达形式,即直接说出内心的诉求,再牢牢地记在心里,或者干脆写在本子上,待下次发现矛盾的火苗时,就试着用已经记在心里的话去向对方袒露心声。假如你成功地阻止了即将要爆发的战争,不妨反过来用相同的方法去帮助你的另一半。

心理学家认为,诉求模式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重要的是看双方所持有的诉求模式是否相互契合以及是否能够彼此理解。换句话说,假如你改变不了对方的诉求形式,不妨从自身下手,尝试着先改变一下自己,然后在冷静下来后与对方好好沟通,告诉他/她你在努力做的改变,相信对方一定也会考虑为你改变一下,直到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和诉求方式达到相互契合的程度。

首先,找出对方使用不正常的诉求方式背后的原因。心理学认为,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或动机。一般情况下,人在内心有需求时都会先直接表达出来,除非因曾经“碰过壁”而开始转变。如果是这样,那你可以好好回想一下,是不是他/她以前试着和你用正常的诉求模式交流过,却屡次得不到自己希望的结果,致使他/她放弃了;或者引起他/她的这种转变的人并不是你,而是在工作上,或者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影响而成。

其次,你要学会理解。有很多情侣都普遍呈现出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昨天还吵得不可开交呢,今天就开始手拉手一起去逛街了。这很正常,因为人在被情绪控制的时候,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基本上都不是理智的,那些狠话、吵闹、挖苦、摔打东西等语言或行为,其实都是其内心情感的表达形式,他/她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你的关注,如果你深刻理解了这些,内心就会变得平和了很多,便不容易再因为它们而动怒了。

实际上,光是理解那些言辞背后的心理原因还不够,还要去了解你的另一半,包括他/她的家庭。假如在你看来是非正常诉求模式的行为,其实在他/她的家人那里是正常的,那你便不必再为此而感到忧虑和彷徨,当他/她的诉求模式不对你的情绪造成负面冲击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去维护好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但是,这看似简单的理解,操作起来却很难。因为理解不仅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还要充分考虑到你自己的接受能力。有很多情侣或夫妻就是因为发现自己接受不了对方的诉求模式而选择离开,尽管离开的那个人也曾经去理解过对方的诉求形式。所以说,那种非正常的诉求形式很有必要去改正,但要怎么改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运用非正常诉求形式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并且缺少安全感。这类人对周围的风吹草动极其敏感,一旦发现便会立即采取防御模式,且攻击性很强,以期借攻击来满足其心理需求,即一种心理诉求的表现。可以说,越是这样,他们的心理就越是得不到满足,最后只能在自卑和防御中将事情推向更糟糕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