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发迹史
3745300000024

第24章 铁血皇帝朱元璋(4)

第二天,朱元璋对钱宰说:“你昨天写了一首好诗,不过我没有嫌你‘迟’啊,改为忧字不是更好吗?”

钱宰听了浑身凉汗。朱元璋这些做法是政治干预私生活的典型案例。朱元璋没有超前意识,把政治和私生活搅在一起其实对政治和私生活都没好处,后来的文革灾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朱元璋执政时期人人自危,连李善长都对这些特务们提心吊胆。

朱元璋不光在整个城市里安排眼线,有时候自己也会微服私访。比如,这个罗复仁是一个清官,但他以前是陈友谅的臣子,所以朱元璋对他很不放心。

某天,朱元璋来到罗复仁家里。罗家位于京城郊区的一个小巷子里,几间破破烂烂的旧房子。朱元璋来的时候,罗复仁正在提着石灰桶粉刷墙壁,弄得满脸都是白色石灰浆。朱元璋一时没认出来,问他:“大叔,你知道罗复仁家在哪儿吗?”

罗复仁认出是朱元璋,连忙跪在地上,说道:“正是老朽啊!皇上亲自来探视,老朽不胜惶恐。”

朱元璋走进罗复仁的房子里,问他:“你怎么住这么破的房子?”

直到这时, 朱元璋才相信罗复仁是一个清官,便赏赐给他一栋大宅子。

锦衣卫

下面说说那个臭名昭著的锦衣卫,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以前是皇帝的一支亲军,朱元璋将其改组为一个特务部门。这里面的人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全是些武功高强的人,但要进入锦衣卫,心思细密、手段麻辣是少不了的。

锦衣卫最高指挥官叫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三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五品……锦衣卫的组织非常严密,是一个合法的特务机构。由于锦衣卫只需要对皇帝负责,所以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朱元璋创办锦衣卫的目的是为了惩治政治犯,政治犯在中国历来是非常特殊的一群犯人,如果把这些犯人交给刑部的话太麻烦,刑部办案讲究证据,而政治犯的证据是很难找的,比如说造反,锦衣卫觉得你有造反的意向就已经犯罪了。所以,千万不要得罪锦衣卫,他们是罗织罪名的高手。

在洪武年代,最吃香的一个职业就是锦衣卫,当官不如当特务,这真是一种悲哀。所以,锦衣卫的遴选机制非常严格,一般人做不了的。当上锦衣卫以后,还需要经过严密的训练,最后通过层层考验的人才能成为锦衣卫。成为锦衣卫后,即使你的职位很低,你也比那些大官更牛。

由于锦衣卫跟皇帝的距离走得非常近,再加上他们都是制造冤狱的能手,所以在当时提起锦衣卫三个字,大臣们便会闻言色变。

只要有锦衣卫找上门,大臣们一般都会做好最坏的打算,让家人为自己准备后事。一旦被关进锦衣卫的监狱,即使被打死也没法伸冤。锦衣卫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所有领导者都喜欢高效率的员工。这也是锦衣卫为何无法无天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他们能够满足朱元璋的一切想法和愿望。朱元璋希望谁死,他们马上就能做到。

给锦衣卫三个字添上恐怖色彩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酷刑,民间称之为“诏狱”,也就是说这个监狱是皇帝私人办的,国家法律不得干涉。把锦衣卫比作皇帝豢养的一群狼狗一点也不过分,他们可以当廷杖打大臣,被锦衣卫带走的人很少能重见天日。

胡惟庸、蓝玉的案件中,锦衣卫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从来不怕杀错人,本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大批大批地抓住犯人。除了朱元璋外,没有人能限制锦衣卫。

当然,锦衣卫不光做坏事,也会做一些好事。比如,有的人确实是贪官,被他们逮住后法办,这个在情在理。而且锦衣卫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战争时期负责搜集情报,策反敌军。万历年间,锦衣卫就搜集了大量的日军,为国家对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锦衣卫确实是一群可怕的人,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点,他想用利用的就是锦衣卫这种可怕的力量,但他也清楚,这种东西是不能持久的。在剿灭大量的功臣以后,朱元璋觉得应该歇手了。

亡羊补牢也还来得及,锦衣卫虽然为老朱做了不少贴心事,但是也确实太损名声了。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取消锦衣卫,一切案件交由刑部处理。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朱元璋当众焚烧锦衣卫的刑具。但锦衣卫这玩意儿确实特别好,所以朱棣上台后,又重新启用它。

特务政治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给明朝抹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色彩,为现在的影视和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源泉。

锦衣卫之后又有东厂、西厂,它们比锦衣卫更加臭名昭著,更加无孔不入。

从此,宦官、特务、私刑、专权等等,这些阴暗的词语纠缠在一起,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奇观。

这是明朝政治非常阴暗的一面,可以想象,在这种随时随地被人监视的状态下,明朝那些官员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灵活外交

朱元璋的外交政策值得一提,大明朝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强盛的王朝,在外交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北元

对元朝的残兵败将,朱元璋一手挥舞着大棒,一手拿着橄榄枝。地球人都知道,元朝统治者是朱元璋的死敌,现在元朝已经被明军打得风流云散,对于元朝余孽,朱元璋绝不姑息。但他不是一味地把别人往死里打,他是以招降为主,你投降了,为我服务,我不仅不虐待你,还给你官当,给你爵位。如果不识抬举的话,那就不客气了,往死里打吧!

政策评点:林肯曾经说过,消除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变成你的朋友。当然,你没法让所有人都变成朋友,所以,必要的时候武力也是管用的。双管齐下,恩威并施,这是朱元璋对元朝余孽的政策。

朝鲜

高丽王朝一直是元朝的附属国,为了控制高丽,元朝不断与高丽王室通婚,通过这种血缘的关系缔结了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很多高丽国王都有蒙古人的血统,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派遣两个使者出使高丽,结果这两人被干掉了。至于这两人究竟是被谁干掉的?至今是个谜。但这事发生在高丽境内,高丽统治者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高丽与明朝就此决裂。一场战争眼看就要爆发,高丽国王派出大将曹敏修和李成桂向中国东北的铁岭进发。而明朝派出的大将是徐达。李成桂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和明朝开战只有死路一条。到达铁岭后,李成桂不但没有造反,反而找来曹敏修,做他的思想工作。曹敏修似乎也是明白人,明白人跟明白人好沟通。

就这样,李成桂反了,建立了李氏王朝。高丽统治者不堪一击,李成桂当上国王后,为了向朱元璋示好,请他裁断,取个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称,李成桂理应恢复古名,以示统治的合法性。

朝鲜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国,定期纳贡。李成桂甘愿对朱元璋俯首称臣,并尊明朝为天朝。从这时期,中朝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朱元璋甚至下了一道圣旨:朝鲜为永不征讨的国家,中朝以鸭绿江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