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重臣卷
3751800000017

第17章 常胜将军 兔死狗烹(2)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韩信把被打散的队伍收集起来,准备再战。刘邦知道,要想战胜项羽,必须得依靠韩信,便任韩信为左丞相。这时,魏王也联合项羽,陈兵蒲坂(在山西省永济县),控制了地势险要的河关。河关后称蒲津关,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隔着黄河与今陕西省相望。这样,魏军就堵死了汉军东进的通道,并且对汉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韩信征集了大量的民船,摆列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的黄河西岸,与魏军隔河相对,两军都在秣马厉兵,战事一触即发。魏军见汉军声势浩大,也不断地增加兵力。可是魏军却不知道,韩信在临晋布置的队伍和渡船都是疑兵。与此同时,他却让精兵在夏阳(在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准备了大量的木盆一类的木质容器和陶罐,趁魏军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在临晋的时机,泅水渡过黄河,偷袭安邑(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内)。因为夏阳这个地方没有渡口,也没有渡船,所以魏王对这个地方毫无防备。等汉军到了安邑城下,他才知道汉军兵临城下,慌忙应战,很快就当了俘虏。汉军胜利地东渡黄河,平定了魏国,接着又拿下了代国,并准备进攻赵国。

在两年前平定三秦的时候,项羽封的常山王张耳与南皮侯陈余反目成仇,张耳败给陈余,投奔了汉王。这时,汉王刘邦把张耳派到韩信这里,给他当一名副将。韩信便与张耳一起率领数万汉军,东下井陉(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准备进攻赵国。

赵国的统帅成安君与将军陈余也在距井陉不远的井陉口(在今河北省获鹿县)扎营,准备抵抗汉军的进攻,号称有二十万大军。成安君的部下广武君李左车建议成安君说:“听说汉将韩信已经过了黄河,活捉了魏王,俘虏了代国的夏说。现在又在张耳的辅助之下,打算攻取我们赵国。由于汉军是乘胜而来,锋芒是很难抵挡的。在军事上,如果靠千里之外供应粮食,士卒一定会挨饿。通往井陉的几百里道路十分难行,所以汉军的粮食供应一定会拖后。请足下借给我三万精兵,抄近路堵截汉军的粮草供应车队。足下您不必出击,只须把护城河挖得深一些,营垒筑得高一些。同时,把民间的粮草都集中起来,让汉军找不到。这样,让汉军进攻,攻不得,后退,无退路,用不了十天,就可以把韩信、张耳的头给您拿下来。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他们的俘虏。”

成安君听了广武君的话,颇为不快:“常言说,正义之师不用奸诈的手段。兵法上说,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只须把敌军包围住,就可以解决它;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要直接交战,才能战胜它。韩信的兵力号称几万,其实不过几千。他们从千里之外来进攻我们,已经非常疲劳了。如果像足下说的那样避而不战,他后面的大部队赶到了怎么办?各路诸侯不是要说我胆小,轻视我吗?”

韩信派的探子探到了成安君拒绝广武君的建议的情况,韩信大喜过望,这才带兵向井陉口进发,驻扎在井陉口三十里外的地方。兵士们睡到半夜,传来集合出发的命令。韩信选了两千名精壮的战士,每人发给一面红旗。“你们从这条隐蔽的山间小路过去,埋伏在赵军营外。交战以后,我会战败逃跑。这时,赵军就会倾巢出动追击我。你们立即潜入赵营,把他们的旗换成我们的红旗。”

这支带着红旗的队伍把旗帜卷起来,无声无息地出发了。韩信又对部下说:“传令,让伙夫准备早饭,我们破了赵军以后回来一起吃饭!”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勉强地答应一声:“是。”背地里他们却议论道:“赵军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势,修起了坚固的营垒,又是以逸待劳。咱们既没打出大将的旗帜,也没有敲响主将的战鼓,到了赵军那坚固的营垒前,还不得退回来?”还有人说:“看见赵营没有?好家伙,背靠着高山,面对着泜(zhī)水(发源于河北省赞皇县的一条河),让我们从哪里打?”“韩将军干吗还准备那么多船?难道要乘船上山?”

韩信派出一万人,背靠着泜水,布好阵势。赵军一看就笑了,背水而战,退路都没有,看来韩信是不想活了。天亮了。韩信和张耳来到阵前,竖起“韩”字帅旗,擂响了战鼓。赵军也打开营门,派出队伍,居高临下,向汉营冲来。

汉军将士全力迎战,战了将近半个时辰,确实招架不住,韩信和张耳只好扔下旗鼓和笨重的物资,率军向船上逃去。赵军见汉军溃退,便把全营的人都派出去追击,在泜水边上重新开始了激战。汉军也不离岸太远,两军能够接战,一旦战况不利就往水上退。赵军追不上,汉军就再回来战。所以,赵军人数虽多,却无法取胜。又战了半个时辰,两军都很疲累。赵军想撤军回营休息,可是回头一看,营中的赵军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红旗。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军营是怎样丢失的,也不知汉军到底有多少人,以为汉军肯定把赵王和诸将都给活捉了,一时阵脚大乱,星散而逃。赵将堵在退路上制止逃跑,可是没人肯听,赵将杀了几个逃跑的兵士也不好使。汉军重新下船,夹击赵军,在乱军中杀了赵帅成安君,并在水上活捉了赵王赵歇。这时,韩信传下命令说:“任何人不得杀害广武君。有能生擒广武君者,奖千金!”

很快,果然有人把广武君绑了来。韩信立即给他松绑,并让他面向东坐下,自己面向西坐在他的对面。这是当时师生之间的礼节。

这时,诸将都来向韩信表示祝贺。有人问他道:“将军,兵书上明明说不能背水为战。今天将军却偏让我们背水为战,并且致胜。将军用的是什么战术?我们都糊涂了。”

“这种战术兵书上是有的,只是大家没有留心。这就叫陷之死地而后生。”诸将这才信服。

韩信转过身问广武君:“我想挥师向北进击燕国,再向东攻齐,怎样才能成功呢?”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君不可以图存。我现在是一个打了败仗的俘虏,怎能有权力谈论这样重要的事情呢?”广武君客气地推辞。

“我听说,春秋时虞国的百里奚相虞的时候,虞国亡国了;可是他后来相秦穆公,秦国则称霸于世。这并不因为是百里奚在虞国的时候不聪明,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是因为虞国不用他的计策,而秦国用了他的计策。假如成安君用了足下的计策,我韩信恐怕也已经成了他的俘虏了。我诚恳地希望听听足下的意见,请千万不要推辞。”

“将军只用了一个早晨就消灭了赵国二十万大军,威震天下,这是您的长处。”广武君觉得韩信确实很诚恳,就向他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可是,汉军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惫,这是您的短处。如果马上就去进攻燕国,困难很大,难以持久。燕国攻不下来,齐国就可以乘机加强自己。燕、齐解决不了,汉、楚之争就难见分晓。善于用兵的人不以短击长,而是以长击短。”

韩信又问:“那么,我怎样以长击短呢?”

“我看,将军最好是挂甲休兵,在赵国就地休整,抚恤赵国的遗孤。百里之内的士大夫很快就会来慰劳将军。然后,派善于言辞的人,带着将军的信到燕国去,向他们宣示将军的强大。我想,燕国是不敢不服从将军的。然后再到齐国,齐国见燕国服从于汉,它也不敢不服。这样,争夺天下的事就可以慢慢地争取。这就叫先声夺人,而后再用实力。”

韩信采纳了广武君的意见。燕国果然服从了韩信的要求。韩信又致信汉王刘邦,请求封张耳为赵王,以镇抚赵国。刘邦同意了,在第二年立张耳为赵王。

就在韩信节节胜利的时候,汉王刘邦的处境却不太妙。刘邦东进后,曾在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联合五家诸侯共五十六万人,由刘邦任统帅攻楚。结果,在彭城被楚军打得大败,汉军损失二十余万人,连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也被项羽掠走。刘邦回到家的时候,只找到了长子刘盈和长女鲁元。在逃跑的时候,为了跑得快,三次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幸好被大臣捡了回来。后来,又在荥阳被项羽包围,汉军断了粮。幸亏刘邦的一位将军纪信出了个主意。让汉军在荥阳城中搜罗了一些女子,打开东门,由这些女子先出城,两千多名士兵全副武装地跟在后面。然后,纪信坐着刘邦的车从城中出来,周围的汉军高呼万岁。楚军以为刘邦跑出来了,便全力攻击这支队伍。纪信被楚军打死。刘邦却乘机从西门化装逃了出来。

楚兵不断地追击刘邦,刘邦退到赵国境内。这年6月的一天,刘邦带着几个人,自称是汉王的使者,闯入赵王张耳和韩信的营中,趁他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夺取了他们的印鉴。两人听说汉王到了,急忙爬起来见汉王。刘邦宣布夺了他俩的军权,留下一部分军队给张耳驻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让他征集赵国的人,建立新的部队进攻齐国。刘邦却带领韩信原来的队伍屯驻在小修武(今河南省获嘉县),坚守不战。并派一个叫郦食其(读lìyìjī)的人出使齐国,说服齐国与汉联合,共同对付楚国。

韩信奉命击齐,未等渡黄河,就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韩信接受了谋士蒯通的建议,以汉王并没有下令停止进攻为由,继续向齐国进发。于是,汉军渡过黄河,向临淄(在今山东省淄博市)进发。齐王已经接受郦食其的劝说,同意与汉联合,所以放松了防备,想不到被韩信钻了空子。齐王田广一气之下杀了郦食其,逃到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并派人到楚国去求救。楚王派龙且(jū)率二十万大军援救齐王田广。有人建议龙且坚壁不战,等汉军粮尽,就可战而胜之。龙且不同意,与韩信隔着潍河(在今山东省境内)摆开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