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3752300000024

第24章 双元革命(3)

虽然乔治三世刚即位时,声望颇高,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乔治三世却因革命浪潮而失去了13个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支持。从美国《独立宣言》中的指控所见,乔治被指“重复地破坏和侵夺”,以及在美洲殖民地试图建立起“绝对暴政”,这使得乔治三世给一般的美国大众留下的是暴君的印象。

四、黑奴贸易

黑人奴隶贸易从16世纪开始,主要是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与当地酋长叫换成奴隶后,再沿着“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400年之久。

黑奴贸易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和地理的渊源。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这便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有利因素。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便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的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据史料记载,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里昂装运奴隶,在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次茅斯最富裕的人。由于利润高得惊人,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和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了投资。这次,他遵循前次的步骤满载一船白银而回,一举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

最初,奴隶贩子在非洲大陆采用掠夺的形式掳掠黑人,后来他们改变手法,采用所谓贸易的手段。奴隶贸易的过程有三部分: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劣质商品,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这叫“出程”。

当时,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已经能够生产出大量的产品,这决定了他们能够以此交换黑人。奴隶贩子到达非洲后,用价值很低的商品与黑人部落的酋长交换年轻力壮的黑人。尚处于野蛮愚昧状态下的黑人部落及其部落首领,在奴隶贩子的挑拨离间、威迫利诱下,黑人就像商品一般被奴隶贩子收购。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叫“中程”。运载非洲黑人前往美洲的船只,往往成倍超载,规定四五百人的船只,常常会满满地装进近千人。患病而死或染上种种流行病的黑人都被抛入大海,遭遇相当悲惨。到达目的地后,黑人再次被卖送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最后,奴隶贩子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归程”。运回来的金银和原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奴隶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总之,在16世纪到19世纪北大西洋进行的“黑三角贸易”,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默认,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贸易”顺利进行的主要历史原因。

黑奴贸易猖獗的国家在16世纪时主要是葡萄牙,17世纪则是荷兰,到了18世纪时,英国则成了当时主要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当时,大约有40个欧洲要塞分布在西非沿岸,它们用来防御敌对的贸易国,并关押等着运过大西洋的奴隶。

由于进行黑奴贸易能获得巨额利润,各大既得利益集团都坚决反对任何控制或废除奴隶贸易的建议。首先,大部分非洲酋长就反对,因为他们用一个强壮的奴隶可换得20英镑—30英镑。其次,南、北美洲的种植园主,尤其是18世纪在英国议会席位中拥有一个重要集团的巴巴多斯的种植园主,也支持奴隶贸易。再次,欧洲诸既得利益集团,不论是贩织者还是国内各种酒商和产品制造商,也都拥护黑奴贸易。

奴隶贸易的拥护者除了用经济上的论点外,还用军事上的论点来支持他们的立场。卷入这一贸易的许多船只不仅养活了造船厂,而且为成千上万的水手提供了工作。因此,人们坚持认为任何带头废除奴隶制的国家都将削弱自己,使之不能成为一个海军强国。

尽管存在着这些难以应付的障碍,一小群改革者仍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工业革命的进步援助了这些废奴主义者,因为它正在使奴隶制瓦解,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后,传统的以蔗糖、烟草和奴隶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燃料、铁、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取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

同时,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这一年,英国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1833年,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在英国本上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向蓄奴者提供2000万英镑赔偿费的法令。

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1/4的力量,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在20年中,这些巡逻船俘获了1000多名奴隶贩子,并释放了他们的奴隶。

随着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也相继宣布禁止奴隶贸易,西欧各国在非洲沿海的奴隶贸易据点迅速萎缩,丹麦、荷兰均于19世纪中叶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奴隶的需求锐减,这两国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因此,进入19世纪后,黑奴贸易渐渐式微。

五、“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这只“无形之手”是会自动调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的。“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是英国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一书的精髓。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当时的英国是欧洲领先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18世纪前期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尚停留在封建家庭手工业或独立手工业的阶段,但英国则不同,已经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工场手工业已在国内各大都市扎下了根基。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或独立手工业,工人大多分散在各家各户进行劳动,个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只是一个孤立的劳动者。而工厂制手工业却是许多工人在一个工厂劳动,在工厂主的指挥命令下,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分工的作业。直到1760年前后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出现了机器大工业,在产业革命前英国全国各地所实行的,仍然是这种资本主义前期的工厂制手工业。

亚当·斯密这位享誉世界的英国古典派经济学家,正是生活在英国从工厂制手工业向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把当时刚刚萌芽的、零星片断的经济学说,经过系统的思考和整理,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当时,英国正处于产业革命的前夜,而且18世纪的启蒙运动正在抬头,要求推翻封建专制、进行理性主义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平民阶级对中世纪的特权阶级、豪门贵族、大地主开始进行顽强的抵制和反抗。

亚当·斯密深入观察了当时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并追根溯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很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和分化,正是因为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不自由所造成的,不过这种不自由只是针对中下等劳动者而言。相反,处于社会上层的官僚地主和行业主则享受着很大的自由,他们还束缚底层劳动者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限制他们争取经济利益的自由,而自己却疯狂榨取劳动所得。由此,亚当·斯密庞大而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就出现了自由竞争的思想。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出版,该书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一书重点倡导“看不见的手”,是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历史的着作,也是现代经济学学科的先驱。它也提供了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最为重要的论述基础之一,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经济学家。

此外,在该书中,亚当·斯密反复强调的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上看来容易导致秩序混乱,但实际上会受到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指引,这双看不见的手将把市场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引向规范。在亚当·斯密看来,人的本性自私且贪婪,而自由市场中的竞争正是可以利用这种人性来降低价格,从而造福整个社会,在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仍具有利润的刺激。

从某种程度上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研究的不只是市场、经济问题,也重点研究了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亚当·斯密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尤其驳斥了旧的重商主义学说,认为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也否定了以往重农主义者所坚持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重要性。

他开创性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由市场就是个自行调整机制,会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碍,那只“看不见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亚当·斯密相信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一定要实行自由贸易,因此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认为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看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针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一现实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让广大的平民、工匠从封建社会和领主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摆脱被奴役的地位。

当时英国的城镇行会规定,如果一个人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织布,则应该首先取得行会中最年长的4位组织者的同意,另外还要经过法官准许。之所以制定这些规定,无疑是想限制平民进入市场的自由,剥夺平民进入市场的权力,保护产业主和行业主的既得利益。由此看来,“看不见的手”不仅是一个经济理论,更是一个政治宣言,它强调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道德和法制的社会。

亚当·斯密深邃的、极具开创性的思想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经济学理论家,也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富论》一书不仅思想犀利、深刻,且文笔清新而优美,因此成为经济学的经典书目之一。书中提出的反对政府干涉商业活动和商业事务、降低关税和实行自由贸易的观点影响了整个19世纪英国政府以及欧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

亚当·斯密积极倡导的由“看不见的手”所调节的自由竞争和减少政府干预经济事务的思想,最终推动英国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条例》,这项条例自1436年开始实施,旨在对进口谷物课以重税,以保护英国本土的农业发展,然而此时已经阻碍了贸易的发展。此外,1860年,英国废除了“保护关税”政策。

事实上,《国富论》中所强调的观点,对当今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影响仍然有所体现。因为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实行的还是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就像体育比赛,必须有合理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且无论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目前,我国也正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这在实质上也正是对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实践,因为当前中国整顿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由竞争处于一个有道德、有法制的环境中,用各种法规制约经济行为,确保每个参与竞争者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