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3752300000037

第37章 帝国斜阳(1)

一、加冕典礼

1952年2月6日午夜,在大英帝国摇摇欲坠之际,被血栓病折磨达4年之久的乔治六世驾崩,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从千里之遥的东非匆匆归来,继承了王位,是为“伊丽莎白二世”。

如前所述,伊丽莎白公主成长于炮火纷飞的年代,性格、意志经历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正如约克大主教所言,“伊丽莎白公主是一个谦逊、美丽、无比贤惠的姑娘,在她的幸福里面,既有对她献身公职的奖赏,也孕育着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憧憬”。1947年7月10日,她与希腊亲王的儿子、英国皇家海军上尉菲利普·蒙巴顿订婚,4个月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那一天,80高龄的玛丽王后尽享欢乐幸福。欧洲各地的王室都派出代表到场祝贺,丹麦和南斯拉夫的国王和王后、挪威国王、罗马尼亚国王、希腊王后、尼德兰的女摄政王和伯尔尼哈德亲王,以及比利时摄政王、瑞典王储及夫人,甚至包括伊拉克的国王等,来宾中既有在位的国王,也有流亡中的王族。在这场盛况空前的未来女王的婚礼面前,各位来宾的王室的伟大与显赫都只能代表过去,而当下温莎王朝延续的英国王室无疑是最成功的例证。

1953年6月2日。在伊丽莎白继承王位一年多时间后,她已经做好担负不列颠君王历史责任的准备,那时她27岁,有2个孩子——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当她只有10岁时,她经历了因其伯父爱德华退位带来的王位危机。所以,这一天不仅仅是王位的登基仪式,还象征着王室的稳定延续和复兴。

10时30分,伊丽莎白女王在爱丁堡公爵的陪同下乘坐镀金皇家马车从白金汉宫出发。大街两旁早已挤满了等待目睹盛况的人群,有的甚至已经等了一夜。8匹马拉的皇家马车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大街时,两旁的人群爆发出了阵阵欢呼声。据估计,有300万人见证了巡游盛况。

尽管天气预报说艳阳高照,天空还是下起了毛毛细雨。但是人们的情绪并没有受此影响。皇家马车到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女王下了车。女王头戴王冠,身穿深红色貂皮质地金色丝绒镶边的长袍,肩披金银色相间的白缎纹外衣。长袍上穿着钻石、水晶、蛋白石、紫石英,代表着国家的象征:都铎玫瑰、苏格兰风笛、威尔士韭叶和爱尔兰酢浆草。女王还有一支四叶的苜蓿,可以把恩泽和幸运布施给他的臣民和国外的嘉宾。

11时,女王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接受大厅内四周嘉宾的欢呼。公元1066年的圣诞节,就是在这里,“征服者”威廉加冕登基成为近9个世纪来第一任国王。教堂里有8000多名来宾,包括王室成员、首相、总统、英联邦领导人。通过走廊后,女王娇小庄重的身影出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神学家杰弗里·费舍尔询问女王是否宣誓,女王柔和的声音给予了坚定的回答:“我愿意。”

女王脱掉了长袍,穿着一件亚麻衣服站在那里。大主教把一种源于查理一世配方的混合油涂在了女王的身上;然后把一件镀金的长袍披在女王身上,让女王坐在了爱德华一世曾经坐过的宝座上。女王同时接受了水晶球、权杖、赦免权杖、镶有蓝红宝石的皇家戒指这些象征着权力的物品。最后,大主教把厚实的王冠戴在了她的头上。当坎特伯雷大主教向教堂四周东、西、南、北四面的人们引见这位女王的时候,臣民们高呼“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那时女王加冕后就成为掌管无数生命的统治者,而不像今天是人们的朋友。伴随着礼炮的鸣放、汽笛响起,“天佑吾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

12时30分,宗教领袖首先表示效忠,然后是菲利浦亲王,其他人依次上前宣誓效忠。接着,女王行了圣餐礼。之后,女王该离开教堂了。

在返回的路上,女王手里拿着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的水晶球和权杖。

坐在敞篷马车里同行的另一位女王,也是此次的观礼嘉宾,同样受到了两旁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下午,还有一次飞行表演。女王在阳台上露面6次,向她的子民挥手致意。

21时,通过无线电广播,女王诏告全国人民,“我将全心全意地用我的一生来赢得你们的信任”。这一天也是电视大放异彩的一天,据估计超过2000万人观看了加冕仪式的现场直播——是收听广播人数的两倍——而且还有成千上万观众在海外收看。参加这一庆典的英国和英联邦居民有6.5亿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伦敦或在他们本国参加的。

在即位诏书中,伊丽莎白二世立志像她的父亲那样工作。一年以后,她又在温莎乔治教堂的墓地里同给予她影响最深的另一个人、她的祖母玛丽王后永久道别。

即位之初,女王和亲王便不辞辛劳,访问了英联邦的许多自治领,从百慕大群岛和牙买加,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锡兰、乌干达、尼日利亚等,不分国家大小、贫富、强弱,女王每到一处,总是给当地人民带来真诚的问候和祝愿。她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更突出自己作为澳大利亚女王和新西兰女王的身份,而不是把自己摆在不列颠女王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她在澳大利亚国会演讲中宣称“我不仅是个统治者,而且还是你们的公仆”。她愿意接见的是带有厚厚手茧的劳动者而不是社会名流和上层贵妇人。在尼日利亚,女王甚至去看望了当地一个麻风病患者居住地。这次访问始于1953年冬季,到1954年5月返回英国,历时173天,是女王第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访问。访问完成了国王乔治六世未了的心愿,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推延的尾声”,又是一次国际性的胜利检阅。不过,这次取得巨大成功的访问在非殖民化运动中注定将成为绝唱。

二、殖民撤退

1500—1800年间,欧洲列强席卷了世界。欧洲人在美洲、东南亚、非洲建立了他们可以传播自己的法律、宗教和文化的殖民地。有些地区,稳固地确立了他们的统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地方,殖民地人民发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殖民帝国坚持镇压开展独立运动的民族,无疑,这种做法与盟国谋求抗击***侵略的主张相互抵牾。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响应民族自决的号召,表达了决心为独立奋斗到底的决心。

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在“二战”前所辖殖民地总面积是其本土的130多倍。但“二战”后在短短几十年里就土崩瓦解了。面对这个事实,英国的不少学者和政治家们为殖民统治辩护,宣称帝国的终结是英国自愿撤退,给予殖民地独立的结果。真实的情形是,英国政府极不情愿放弃它的殖民地,但是迫于多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羸弱的国家已经不再有力量也不再有财富来维持其殖民帝国机构的运转,他们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显而易见的事实:帝国的时代终结了。1947—1962年间,一场非殖民化的运动迅速席卷全球,差不多所有的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建立了国家形态,其中也不乏有些殖民国家主动地放弃了殖民统治。总体上看,非殖民化是一个艰难、苦涩、来之不易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王室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如前所述,1947年元旦,路易斯·蒙巴顿被委以印度副王(总督)的重任,而他在任的最重要使命就是结束英国在这块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的统治。客观而论,与其他绝大多数殖民冒险行动相比,英国在征服、统治印度的过程中并没有遭遇太多的抵抗,也没有付出更多的流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结束对印度统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冲突和仇杀。伊斯美勋爵是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的参谋长,他在谈到印度独立前夕的局势时这样说: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燃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这就是必须马上撤出印度,英国的殖民统治已无法维持下去了。

当英国考虑不得不终结其在印度的统治时,却感觉到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