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107

第107章 周万成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

周万成(1946.9—),河北乐亭人,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时任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中航工业贵航)董事长、党委书记。1969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1970年8月分配到贵州兴红机械厂工作,历任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83年11月调任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任副总工程师、副局长。1993年后先后任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011基地主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1997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万成在担任贵航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共承担并完成了10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配套研制项目近5000项。周万成1990年荣获贵州省“七五”汽车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1998年荣获贵州省授予“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1年荣获中国一航授予航空报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和八七扶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奖一等奖,2003年荣获中国一航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4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中国一航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9月退休。

周万成在担任贵航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期间,提出了打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口号,研发生产航空几大主机厂没有涉足的产品。他毅然决定,研制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系统。从2001年开始启动研制,到2003年12月26日贵航多用途某新机首飞成功,是贵航人在“十五”期间创造的一座光辉灿烂的里程碑。随后,该新机被总装备部正式批准立项,列入“应急采购专项”计划,成为贵航发展史上第一个被列入到国家重点武器装备的计划项目。

周万成提出了坚持走专业化、大协作、大联合、发挥集团优势的道路,使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液压基础件、农业机械、环保设备、烟草机械、医疗器械等民用产品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发展成为集团主要的支柱产品。截至2006年底,贵航集团民用产品销售额占贵航集团销售总额的57%。2002年2月,开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走式采棉机,并于2004年实现10台采棉机销售。2005年与大型煤矿企业集团联合开发研制生产煤矿机械,2006年即实现了4600万元销售收入。开发研制了重型燃机用新型特种合金锻件,解决了重型燃机发展的一大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技术的应用处于国内第一。汽车零部件目前已达2000多种产品,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占贵航销售收入总额的18%。

周万成提出了“出口带动发展”战略。多年亏损的华烽公司,通过出口实现扭亏为盈,并发展成为优势企业。贵航集团的出口额由1996年的2448.4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35亿美元,其中民用产品(含转包生产)增长了8倍,成为贵州省十大出口创汇企业、贵州机电产品出口第一的企业。

周万成提出了技术开发系统、经营销售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实施“阵地前移”发展战略。经过努力,累计完成投资近11.6亿元,将分散在山沟里离城区较远的17家企事业单位调迁至贵阳市区和安顺市区附近,2000年又将集团公司本部迁到贵阳。

周万成在任期间,贵航集团29户工业企业,有14家企业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了力源液压、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公司等2家公司在国内上市,从社会募集资金4.37亿元。1999年11月,贵航集团公司“捆绑式”债转股方案获国家经贸委批准,成为全国唯一“捆绑式”整体实施债转股的试点单位。对7户企业进行了整体债转股,转股金额6.87亿元,每年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4000万元左右,实现了多元投资的机制。7户企业实施破产,共计冲销企业债务17.37亿元,其中,银行债务8.13亿元,冲销其他债务9.24亿元;减员5000余人,从国家获得政策性安置资金5.23亿元。2004年,全面完成集团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试点统筹向企业省级统筹并轨,参保人数达79408人。

周万成在任期间,共修订和建立公司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等规章制度390余项。创建管理成果25项,有两项分别获得贵州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三等奖;5项分别获得航空工业企业管理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成果获得首届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创新管理成果奖。几年间,贵航集团取得科技成果106项,组织专利申报61项,获得专利授权40项。

周万成于2008年9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