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69

第69章 唐乾三 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

唐乾三(1933.7—),湖南长沙人,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时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兼总经理。1952年4月毕业于湖南楚怡高级工业学校,同年分配到国营第112厂(现中航工业沈飞)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沈飞工作期间历任厂总值班调度,37厂车间调度室主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厂检验处处长,厂生产办公室主任,总调度长等职。1978年任副厂长,1979年任公司副经理,1982年8月任公司经理。1994年6月—1995年5月,任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5—1997年10月辽宁省经贸委顾问。唐乾三担任沈飞公司总经理期间,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紧密团结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依靠广大职工,使沈飞公司在航空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中率先成为军民结合型企业。1985年、1987年、1989年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1986年、1987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劳动模范,1988年、1990年被评为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1989年、1992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1988年荣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银奖;1993年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创业者;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7年10月退休。

唐乾三担任沈飞公司总经理期间,沈飞公司一方面军机批生产任务大幅度减少,军机生产结束了仿制,进入了自行研制的时期,新机品种多、数量少,难度大,科研试制任务艰巨,航空工业企业必须在“保军”的前提下完成“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转变;另一方面,又必须积极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完成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唐乾三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紧密团结公司领导班子,依靠广大职工,使沈飞公司在航空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中率先成为军民结合型企业。

唐乾三上任初期,正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白天型和全天候型)处于生产定型和设计定型以及歼8Ⅱ型飞机试制的紧张时期。歼8白天型飞机是1980年12月开始装备部队的,为解决该型飞机在使用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唐乾三和驻厂总军代表亲自到部队走访,抓好关键件、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组织技术攻关,使该型飞机于1986年2月20日通过了生产定型。与此同时,他领导创建了军机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创优规划的落实,组织蜂窝结构、雷达舱温度高等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使歼8全天候型飞机于1985年7月27日通过了设计定型。这两种型号的歼击机于1985年10月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歼8Ⅱ型飞机虽然是歼8Ⅰ的改进型,但改动量达35%以上,可以说是一种新型飞机。该型飞机1980年9月立项,1984年初进入紧张的总装与实现首飞阶段。唐乾三作为现场指挥部的总指挥,精心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式,实施科学管理,并采取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办法,使歼8Ⅱ型飞机比计划提前110天首飞成功,被空军首长称为“创造了一个奇迹”。随后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设计定型。这在我国歼击机研制史上是少有的高速度。歼8Ⅱ型飞机1991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原型机的基础上,歼8Ⅱ型飞机有多种改型,形成了歼8系列飞机。1992年7月,唐乾三积极组织了航空系统的部分厂、所,以自行投资、自担风险的联合体方式,研制歼8ⅡM出口型飞机,成为我国歼击机研制史上的新创举。此外,唐乾三还领导组织了“八二工程”、歼8Ⅲ、歼8B、歼8D等型飞机的研制与生产,以及歼8ACT的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4年以后,沈飞公司的军机生产任务陡降,使得沈飞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极大的困难。唐乾三率领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坚决果断地实施了“军转民”的发展战略,采取公司集中资金发展支柱民品,各生产单位积极发展“短、平、快”民品这样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以扎扎实实的作风和措施,大力发展民品生产,使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

1985年5月初,沈飞公司确定了重点抓好汽车、铝型材、烟草机械、通路地板等支柱民品的开发。唐乾三积极筹措资金,先后进行了大客车、铝型材、轻型越野车等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成立了沈飞公司汽车厂、铝合金分公司、民用电器厂、汽车二厂等民品专业厂,一批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支柱民品形成了规模。与此同时,鼓励有开发手段的单位承揽了大量的适销对路的自揽民品。1985年,沈飞的民品年产值由几百万元一举突破了1亿元大关。1985—1989年,其民品产值平均每年以61.7%的速度递增,产值累计达到9亿多元。“八五”期间,沈飞的民品年产值每年递增近亿元。

唐乾三在狠抓民品发展的同时,积极实施“内转外”的战略方针,于1991年3月开始,先后同波音公司、英国宇航公司等7国13家的航空公司签订了转包生产合同。“八五”期间,合同金额达3.65亿美元。特别是1995年初,同波音公司签订了转包生产波音737-700飞机尾段的合同,并先后通过了美国FAA的3次审计。2000年6月8日交付了波音737-700首架尾段,标志着沈飞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民机零部件供应商。

1985年3月,沈飞公司率先在航空系统实行了以目标利润递增为核心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并不失时机地对干部、人事、劳动、工资、住房、医疗等制度进行了改革。同时,广泛开展了“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管理升级活动,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唐乾三于1997年10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