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90

第90章 喻刚福 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

喻刚福(1948.11—),重庆大足人,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公司铆装工,高级技师。1965年9月参加工作,在国营峨嵋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成飞)从事军机装配工作,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来,喻刚福先后从事了歼教5、歼7M、歼7E和麦道80/90机头、波音757尾段等10多种军民机的研制和生产,是我国航空生产战线上的一名技术尖兵,美国麦道公司常驻公司代表称他为“质量信得过的优秀中国工人”。1991年荣立歼7E型飞机首飞部级三等功。1991—2000年连续10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1991、1992、1993年连续3年被评为成都市劳动模范,1994、199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获四川省劳动模范,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11月退休。

喻刚福长期从事军民机铆装工作,亲手装配了歼教5、歼7系列军机10多个型号近1000架。为在国际民机转包生产中学习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他先后参加了MD-82工程和成飞MD-80/90机头、波音757尾段、空客A320/340舱门等系列部件/组件的生产,经他手装配的产品已装上200架民航飞机交付世界各国。在他退休前的10年里,平均每年工作时间在350天以上,累计完成了25年的工作量。退休后,他并没有歇息下来安享晚年,而是参加到成飞磁悬浮研制战线,为上海世博会提交了磁悬浮样车。目前正投入国产C919大飞机研制工作中,为我国航空工业继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喻刚福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学习,技术精湛,先后获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结构铆接”、“高质量表面修复”等合格证。他一直工作在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岗位上,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在歼7M型飞机研制中,喻刚福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获航空工业部新机研制三等功。在MD机头装配中,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先进的技术用于铆接装配和排除大而难的故障中去。在更换MD机头的大小壁板及37站位大而厚的钛合金板等工作和更换波音垂平尾大壁板等工作时,就采用了微型铣借孔,保证了所有精孔无超差,同时用钻杯保证孔的垂直度,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保证了生产进度,并得以推广。

1990年成飞麦道装配车间成立,他作为装配技术骨干,从军机装配线上选拔出来,和一批青工一起开始了MD机头的装配生产。喻刚福参与了首架MD机头的试制,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民机转包没有现成的经验,与以往的军机装配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一些装配要领难以及时掌握。机头装配完成后,美方提出了表面波纹度不好及外观蒙皮多处包铝层空透和连接件周围变形等故障而拒收,并要求更换大型蒙皮,致使机头生产停产整顿。对已经装配成形的机头做如此大的“手术”,在美国国内也从没有过。在这严峻时刻,喻刚福带领7名技术骨干组成排故小组,苦干加巧干,在美方专家认为至少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们花了45天就成功地更换蒙皮,实现了首架交付,美方专家为之叹服,使成飞转包生产经受住了考验,闯过了艰难的第一关,并改变了被动局面。

机头生产初期,故障多,排除难度大。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单位成立了一支技术高、经验丰富的排故小组,喻刚福为主要成员。他们视产品质量为自己的生命,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查,不放过一个问题,使故障率从最初的3000多条下降到十几条,实现了产品的优质、准时交付。特别是在MD机头第15架制造中,因右侧护圈衬套压制不合格,美方再次拒收。排故任务又一次落到喻刚福的肩上。因涉及零件较多,制孔要求高,光精孔就有100多个,又处于极不开敞的部位,且更换后不允许丝毫超差,施工难度很大。喻刚福采用引孔器找出基准点,接着用笔形铣刀一点点借孔,一个孔一个孔地精心操作,终于使几十个孔完全吻合,满足了装配要求。美方专家赞誉他是“质量信得过的中国优秀工人”,他从事的工作被美方确定为免检产品,当年被评为公司“质量先进个人”。

喻刚福不仅认真细致,精益求精,而且有胆有识,敢于碰硬;既严格按程序办事,执行规范的工艺指令,又极具独立的思考能力;既尊重美方提供的各种资料的原始依据,又不一味地迷信和盲从,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多次促使美方更改原文资料。在进行机轮舱61WW-1V-9装配过程中,他发现钛合金壁板和铝合金壁板之间的连结件按DAC提供的“AO”规定采用钢环槽钉,便立即对如何确定钉孔孔径提出了质疑。若钻动配合孔,则是铝件所不允许的;如果打干涉孔,那么镀镉的钢环槽钉和钛合金壁板采用干涉铆接时,必然会破坏环槽钉的镀镉层,影响其强度。最后美方同意更改原文,将钢环槽钉改为钛合金环槽钉,采用干涉连接,满足了装配的需要。紧靠机头下部与地板对合处,机轮舱与蒙皮连接的孔,按DAC提供的AO规定,要求事先制孔,喻刚福反复思考后认为暂不制孔为宜,这样可以避免因其他部位装配引起的积累误差导致此孔错误。后经他据理力争,美方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再次更改了原文资料,消除了质量隐患。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喻刚福的高度敬业精神和高超技术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公认。在转包生产中,他亲自参加并成功完成了30余次重大排故工作,为成飞挽回经济损失100万美元以上。在工作中他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小改小革100余条,改进改制工具150余项。他所提出的要求、方案,经技术部门确认制造出的一套钻模在生产也被广泛应用,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喻刚福于2008年11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