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3758900000038

第38章 骆斐然

骆斐然(1912.10—1999.12),河北曲周人,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现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制造所)第一任党委书记。1929年9月,在河北省立大名第七师范学校读书,1932年10月—1934年8月,在河北省巨鹿县第五高级小学和曲周县骆庄村初级小学任教员,1936年5月入党,1936年9月参加红军,历任学员、文化主任教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师政委。1958年9月任航空研究院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党委书记、政治委员;1964年9月任航空研究院四所政治委员、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情报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1988年荣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工业三十年”荣誉证书。1982年8月离休,1999年12月去世。

1957年7月,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在北京成立,骆斐然于1958年9月任所党委书记。建所初期,首要的问题是所址的选择和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所先后在原北京工学院、第四设计院度过3年。1958年,全国“大跃进”,研究所几百个科研项目一哄而上,浮夸作风泛滥。刚刚上任的骆斐然面对这种情况,将统一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他组织召开辩论大会,最终领导全所职工在中共党的“八大”精神鼓舞下,确定了制造技术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必须与生产结合、为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这对研究所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正确而关键的导向作用。

1960年初,研究所定址朝阳区八里桥,利用炮六师营房建所。建所初期,没有生产厂房,没有食堂宿舍,遇到刮风便灰沙满天飞,碰到下雨道路便泥泞不堪,很多职工因为营养不良而全身浮肿,作为党委书记的骆斐然将这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带领全所职工开荒种地、搭建房屋。在没有科研场地的情况下,骆斐然就想办法利用炮库、车库,组织职工自己动手改建了实验室和车间;同时,对全所职工反复进行建所指导方针教育,他还邀请了航空工业专家、教授来所讲授航空工业专业知识和航空工艺的重要性,提高职工的认知程度。

1960年12月,研究所归属国防部航空研究院建制,骆斐然借助归军队建制的东风,首先抓形势和任务教育,并要求全所职工必须树立“五个观念”,即集体观念、荣誉观念、建设观念、战备观念和任务观念;做到“四心一钻”,即决心、信心、安心、同心和钻研技术业务。“四心一钻,五个观念”从酝酿提出到完整形成,历经3 年时间,经过在实践中充实,深入人心,对培养职工集体主义思想,巩固职工队伍,激励斗志,艰苦创业起到推动作用。针对建所初期科技人员被作为“救火队”的情况,又提出了“武装上前线”的口号,即带着科研成果下厂,既要解决生产技术关键,又要为新型号研制储备技术,发挥科学研究所的作用。

研究所工艺专业科研队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研制任务锻炼后,能力迅速提升,在完成米格-21散装件装配研制任务后,还完成了国家重点任务“螺旋桨桨叶重点工序加工工艺及专用设备的研究”。当苏联宣布停止向我国供应螺旋桨成品的时候,上级单位责成研究所负责螺旋桨桨叶加工专用设备及加工工艺的研究。接到任务后,研究所将空气螺旋桨桨叶重点工序加工工艺及设备的研制工作列为全所重点科研任务之一,组织了工艺及专用设备技术骨干30人,与新组建的螺旋桨制造厂协作。

骆斐然经常到科研生产一线,他总是鼓励科研人员,要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成功总是赋予有准备的人,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这样,在党委的鼓舞下,在领导的关怀和期盼中,经过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确定了桨叶的胶接工艺及参数,设计研制成桨叶加工专用设备11台,编制了重点工序加工方法技术文件,加工出了合格的桨叶,达到当时苏联同类产品水平,全部设备经螺旋桨制造厂鉴定验收,投入批生产。

1963年10月,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对木质螺旋桨桨叶进行鉴定,称赞桨叶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螺旋桨专业的空白。

涡轮风扇是飞机动力装置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提高发动机推力和降低耗油率的一个重要产品。1964年年初,航空研究院发出试制涡轮风扇发动机后风扇改型的指示,确定研究所为总工艺师单位,负责关键部件涡轮转子的制造。其中,52片转子叶片是该任务的核心,时间短、加工难度大。

在这种情况下,骆斐然提出把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科研生产活动中去,保证科研和试制任务的顺利完成;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本着处处为科研,牢固树立为科研工作和科研工作者服务的思想,改善服务与被服务间的关系。全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成立研制领导小组,统一调动全所科研、工艺、试制力量,组织全所“大会战”。全所职工齐心协力,科研人员加班加点,终于提前18 小时25 分胜利完成任务,从接受任务到转子总装结束,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为整个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所被航空研究院确定为当年的先进单位。

骆斐然1964年9月调国防部航空研究院四所任政治委员、三机部航空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1982年8月离休,1999年12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