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3758900000064

第64章 徐一彬

徐一彬(1923.1—2011.8),安徽天长人,国营清江仪表厂(现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凯天)首任厂长。1940年7月参加新四军地方武装,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县独立营战士、县独立团青年干事、淮南独立旅三团政治处保卫干事等。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保卫干事,连指导员,保卫股副股长、股长,军法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民航局天津办事处保卫科科长,太原太行仪表厂(现中航工业太航)保卫科科长,国营峨嵋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成飞)保卫科科长、代理党委副书记,1960 年10 月调任成都航空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1962年2月原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改为国营清江仪表厂。同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又决定把原隶属于成都飞机制造厂的成都航空工业技术工人学校,连人带设备整建制并入国营清江仪表厂,徐一彬任厂长,1963年5月任党委书记,1978年8月调任成都航校(现为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1983年9月离休,2011年8月去世。

1962年2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把原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改为生产航空机械仪表的国营清江仪表厂,徐一彬任厂长。同年4 月,又将隶属于成都飞机制造厂的成都航空工业技术工人学校,连人带设备整建制并入国营清江仪表厂。

两校合并改厂时,国家还处在经济困难时期,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校改厂。工厂只有两校教学设备,实习用的设备,宿舍、教学楼。除从老厂调入的少数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外,职工全是两校教职工和学生。既没有正规生产厂房和生产设备,也没有从事过仪表生产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更没有办厂的经历和经验。担任首任厂长的徐一彬,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提出并带头执行“远近结合、土洋结合、必须与可能结合”的工作方针,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本着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开展企业自救。带领员工自己动手搬运、安装、调试设备,自制急需非标设备,组建零件加工,设备修理,工装制造,热表处理等临时生产线,自己动手平整地坪,油漆门窗,粉刷墙院,铺设管线,把学生食堂和澡堂改造成下料工段和生产库房,把教学大楼改建成仪表装配和试制车间,自己动手改造部分学生宿舍,为职工家属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组织生产钢模、汽车后底轴、马达齿轮、气象膜盒等民用产品,弥补国家投入资金的不足。多渠道培训各种类型的职工,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平;通过多种途径,派业务人员到相关工厂对口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确保工厂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

1964年9月,工厂基本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为了保证基建、生产协调运行,已经改任厂党委书记的徐一彬,带领党委一班人,统一制定“边基建、边生产、边试制新品”的工作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仅用9 个月时间就按设计任务书全部建成投产,包括机械加工、工具制造、热表处理、敏感元件等车间以及锅炉房、空调冷冻站、压缩空气站、加压泵站、深水泵站、污水处理站、化工库等。

徐一彬带领领导班子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加速新产品试制和老产品生产,截至1966年底,累计定型生产军品47项,交付仪表近2万只,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品种技术的复杂程度超过原设计要求。产品设计由初期的复制、仿制进入自行设计阶段。这标志着工厂走过了艰辛创业的阶段,进入了组织正式生产的新阶段。

“文化大革命”中徐一彬受到冲击。1969 年,徐一彬恢复了党委书记职务后,继续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工厂干部职工,千方百计挽回“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组织制定并实施“以产品为龙头,技术改造为主线,开发升级换代产品”的工厂发展思路,不断拓宽产品开发领域,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档次。1970 年开始研制垂直速度传感器,工厂产品从此由机械仪表进入电子仪表领域;1973年为上海某工程配套研制了压力比传感器,工厂产品由单一机械仪表进入小功率随动系统领域;1977年开始试制为某型飞机配套的大气数据中心仪,成为航空工业部定点生产大气数据中心仪的工厂,从此结束了工厂只生产小产品的历史,揭开了后来引进英国大气数据计算机,自行设计生产各型大气数据计算机的序幕。

徐一彬带领党委一班人坚持军品、民品一起抓,结合工厂生产工艺特点,发挥制造非标设备优势,先后开发出电子束焊机、微束等离子焊机、液压升降器、天然气流量表、无泵压力机等10 多种民用产品;1976 年成功研制并生产出钯膜盒超纯氢净化器,纯度达99.99999%,1978年和1979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金奖和国家银质奖。为研制氢气净化器而研究的“平面止动双隔片分气道膜盒式氢气扩散净化单元”获国家优秀新产品奖,为研制对焊机而研究的“光学投影显示方法在金属O型密封圈对焊机上的应用”获国家发明奖。截至1978年底,开发的民品产值已占工厂总产值的23%,不仅解决了生产上的需要,还大大提高了工厂知名度,为工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8年7月,徐一彬调成都航校(现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任党委书记,1983年9月离休。2011年6月被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中共成都市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2011年8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