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3759400000072

第72章 编 后 语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史上第一架自行设计的飞机,飞机上安装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喷发1A。这是航空工业从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在那一段激情燃烧、创造辉煌的历史中,歼教1飞机的总设计师徐舜寿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而且是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飞机设计人才的一代宗师。

时间过去了50年,为纪念歼教1首飞、纪念徐舜寿同志,中国一航科技委同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从2006年底开始编写徐舜寿同志的传略和这本纪念徐舜寿同志的文集。这项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林左鸣总经理对中国一航科技委“关于编写徐舜寿传略的请示”做了批示。他指出:“此事办得很好,也很重要”,表明了“集团应全力支持”的态度,并要求“对徐舜寿传略的编写工作,要认真组织”,“保证出版质量”。

在历时一年多的编写工作中,编写组得到了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及航空工业档案馆的大力支持。除提供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外,两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在型号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抽时间阅读书稿,给予编写工作以指导。同时,还安排了徐舜寿同志生前的同事、好友和年轻一代技术人员审阅书稿,提出意见。

在初稿形成以后,我们又请李泽藩、管德、屠基达、马承麟等与徐舜寿有长期共事经历的同志给予审阅。编写组还访问了刘鸿志、李在田、苏安生等老同志、老领导,他们对书稿都提出了宝贵的补充和修改建议。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徐舜寿同志的家属给予编写工作极大的支持。徐舜寿夫人宋蜀碧将她尚未完成的回忆录初稿和精心保存的家信、照片、文革残稿无保留地提供给编写组,并同意公开引用;长女徐汎、长子徐汶都抽出大量时间与编写组进行讨论,提供大量鲜为人知的照片并花费很大精力仔细审阅书稿。小儿子徐源远在异国他乡,但仍认真地阅读了书稿,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人员通过一次次研读徐舜寿同志留下的各类文稿,包括在文革中的残稿和仅存的57封家信;一次一次对老专家、老前辈进行访谈,直接感受他们对徐舜寿的怀念、钦佩和深厚的友情。在记述他短暂而坎坷的人生历程、梳理他在飞机设计和航空科研方面思想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了他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良苦用心,了解了他对飞机设计事业的杰出贡献。编写的过程成为我们深入学习徐舜寿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即担任航空工业领导职务的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徐昌裕,在他的口述回忆——《为祖国航空拼搏一生》中回顾“文化大革命”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干扰和破坏时说道:

“‘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损失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才……技术人员中,徐舜寿、昝凌、虞光裕、董绍镛等也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了。徐舜寿死时才51岁!现在看起来,七机部那一批人如任新民、梁守槃等,当时和我们这些人的水平都差不多,后来他们都已成为院士,都是很出名的专家,他们那时候都被保护起来了,没有受到冲击。我们死了这么多技术骨干、尖子,很可惜。”

一句“徐舜寿死时才51岁!”道出了所有熟悉和了解徐舜寿的人们的痛惜之情。

徐舜寿的生平际遇,是历史、民族和国家的悲剧;徐舜寿的功绩,是一代航空人奉献精神的丰碑;徐舜寿的科研设计思想,是中国航空工业前辈智慧的集成和结晶。在我们细心品味徐舜寿的人生、品德、思想和命运时,应该想到他遭遇的悲剧不应该重演,而他的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应该传承和发展。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