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文骢传
3760700000034

第34章 青丝染霜集大成(3)

北京科学技术大会已经闭幕,想来夫人和女儿已知道歼10飞机获得这次大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消息,已从电视上看见他走上主席台,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章和奖状的情形——是呀,歼10飞机已经设计定型,批量装备了部队,他终于兑现了自己在“军令状”上的承诺,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这个神圣而庄严的使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殚精竭虑、披星戴月,已为此奋斗了20多年。

“如果要说我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人的寿命太短,时间太少了。如果人能够活到100岁、200岁,那我还能为自己的国家研制几架飞机。”在北京,当记者们向他表示祝贺,问他生命中还有什么遗憾时,他爽朗地笑了起来,这样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其实,在他感叹人的生命太短,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再研制几架飞机遗憾的同时,他心中还藏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自己这一生,对自己的亲人和妻女怀着深深的愧疚。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宋文骢搞了几十年的飞机研制,但由于保密等原因,竟然连他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他这些年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

那年,他弟弟文鸿来到沈阳探望哥哥,宋文骢热情接待了弟弟,但绝口不谈自己是干什么的。文鸿见哥哥不谈自己的工作,也不便打听。在哥哥家里,他看见书柜里有几本赤脚医生读的医学之类的书籍,回去后还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当医生了!直到歼10飞机揭秘之后,他的弟弟们看见报纸和杂志上宋文骢的照片,称宋文骢为“歼10之父”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哥哥几十年来,是在默默无闻为国家搞战斗机研制呀!

是呀,宋文骢感到除了对父母和亲人的愧疚,他更大遗憾就是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了。

这几十年来,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节日假日,他常年不是待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就是奔波在工厂和试验场,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陪陪妻子和女儿。家里油盐柴米一大摊子事,他全推给了妻子。他42岁才有了他唯一的孩子,可妻子的工作同样也很忙,女儿生下来还没断奶,就送到上海她外婆家抚养,他有时一年都难得和女儿见上一面。

“一切为了飞机,飞机就是我的一切!”

为了几个型号的飞机设计、研制和定型,宋文骢这几十年来,确实舍弃了常人所拥有的生活规律和天伦之乐。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亲人和妻儿倒是非常理解和体谅他,家里就是有了什么难事苦事也瞒着他,怕他分了心影响他的工作。宋文骢自己患有较为严重的皮肤病,他总是拖着不去治疗倒还罢了,可妻子眼睛视网膜脱落也一拖再拖,到后来,确实再也拖不下去了!

到了歼10首飞之后,妻子张懿眼睛的视力越来越差。医生告诉她,如现在及时手术还有最后一次复明的机会,不然眼睛就有失明的危险。是的,妻子一只眼睛视网膜脱落已经做了两次手术,均不太成功,而另一只眼睛视力更低。如再不及时手术,眼睛的病情将继续恶化。眼睛,对于一个人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宋文骢得知这个情况,除了感到强烈的自责,他知道妻子的病确实不能再拖了。他这才决定利用这年春节的假期,带妻子到北京接受手术,抓住最后一次手术的机会。

这年春节,是宋文骢和妻子结婚几十年来,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环境最安静的一个节日。宋文骢在病房里为妻子端茶递水,陪着妻子轻声聊天,他们谈人生、谈工作、谈家庭、谈女儿……在妻子张懿记忆中,这或许是他们谈家长里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戈壁沙漠深处的几百名试验人员在举杯欢庆节日的时候,虽然他们只收到宋文骢给他们发来的慰问短信,但他们对总设计师表示了极大的理解,并祝愿总设计师夫人早日康复,盼望宋总早日回到他们身边。

几十年呕心沥血和艰苦努力,宋文骢成功了。成功的宋文骢,伴随着他的是鲜花和荣誉。这几十年,党和国家给了宋文骢几十项荣誉。宋文骢珍惜这些荣誉,心里始终牢记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责任,牢记着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人生准则。

当他得知自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时,他没有表现出一点沾沾自喜或踌躇满志,只是淡淡地对祝贺他的同志们说道:“院士院士,就是做事。这只是你在某一方面的工作中做出点成绩,社会对你的承认罢了。”

“宋总,您所获得的这些荣誉,是您几十年为之呕心沥血、艰辛努力的结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笔者这样对他说道。

宋文骢轻轻摆了摆手:“我还是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这几十年虽说做了一些事,只是尽了一个中国人和普通党员应尽的责任,但党和人民给了我莫大的荣誉,这叫我时时于心不安哪……担任我国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两个不同型号的总设计师,能够完成从方案论证到设计定型,再到装备部队,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这不是我宋文骢有什么了不起,这是我们的团队和千千万万有名和无名的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每当我一想到这几十年来,那些为我们的飞机研制付出了聪明才智、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而最终没能看见飞机上天的同志,我的心情就很沉重……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功臣……”

是的,工作中的宋文骢,时时会给人们留下一个严肃甚至严厉的印象,其实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是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老头,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朋友。每当提到这几十年来和他一起战斗和工作过已经离世的战友同志,他的神情都十分庄重,语气都非常沉重,他十分怀念他们。

“宋总是个重情重义的一个人。那年,一个和他搞飞机的同志得癌症住医院。他出差回来,赶紧赶到医院去看他,可这个同志却已经去世被推进了太平间。宋总当时心情很沉重,心里很难过。他亲自在太平间给这个同志换了衣裳,打理他的后事……”歼10飞机总质量师吕松堂满怀感情地述说道。

“宋总是个很坦荡的人。你别看他有时批评人很严厉,甚至有的人还被他批得哭鼻子。其实他这人心地很好,工作中不但自己承担责任,还暗地里保护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哪怕是在艰难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出了什么事,他也从来不愿牵连自己的领导和同志。”歼10飞机副总师曾庆林、谢经涛如是说。

“宋总这个人其实是菩萨心肠。不管他当领导也好,评为院士也罢,他从来都不搞任何特殊。长江发大水、汶川大地震,他都悄悄叫办公室人员代他交捐款,还不让告诉别人,不能落他的名字,不然他就要批评人……”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宋总对我们试飞员特别好,每当我们试飞下来,他都会亲自给我们敬酒表示慰问;逢年过节,他还会请我们试飞员到他家里去聚聚会,和我们喝上几杯老白干。喝了几杯酒,他高兴起来,还会给我们来上一段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哩!”试飞员告诉我们。

而今,宋文骢终于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他终于能有点时间提着篮子替夫人去市场买点菜,为家里的琐事操点心,以弥补几十年来对夫人的歉意了。

今夜月色很好,夜色很美。宋文骢举眼看去,家里还亮着灯——夫人还没睡吧?

信步人生“80”后

2004年,宋文骢卸下了611所总设计师的重担,屈指算来,他在这个位置上辛勤耕耘了整整24个春秋。

宋文骢,退出飞机研制一线,现在是611所首席专家,每天依然按时来到办公室处理事务。

几十年呕心沥血和艰苦努力,宋文骢成功了。总装备部、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领导,对歼10飞机设计定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歼10飞机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可以自主研制现代水平的先进战斗机,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跻身世界航空先进行列!

歼10飞机是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为它的诞生而辛勤工作的研制者们的功绩。成千上万的研制者,胸怀赤子之心、报国之志,用青春与激情书写了无悔的人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新世纪的奇迹。歼10飞机是一面旗帜,它召唤着新一代航空人,以更高的热情和智慧,研制和发展一代又一代更优秀的战斗机,赶超世界航空科技先进水平!

歼10战斗机设计定型时,集团公司给宋总等老一代功臣赠送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小礼品,上面分别镌刻着每个人的名字,内有3件东西:一个是手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一个是口杯,歼10飞机尚未公之于世,但在人民心中将有口皆碑;还有一块银牌,尽管大家头发都熬白了,但要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