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施仲衡自传
3762000000022

第22章 21世纪以来的主要工作(4)

我在主持某市地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时就发现勘测和设计单位对淤泥的动力特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在列车动力荷载长期反复作用下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稳定性没有深入掌握,对运营期线路沉降发展的前景没有足够的估计。所以在可研报告评估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勘测和设计单位深入研究淤泥的动力特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防止运营期线路沉降的有力措施。

济南市对修建地下铁道的决策就比较慎重,他们在进行地铁早期规划时就邀请原建设部周干峙副部长和我一起到济南考察。1954年暑期我曾带学生在济南千佛山进行测量实习,知道济南是我国著名的“泉城”,真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所以济南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是很复杂的。我就对济南的同志说做规划前必须先把济南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搞清楚。他们也觉得地质情况太复杂,弄不好要切断泉水的来源,“泉城”就将消失了。所以修地铁的事就放下了。

后来国家领导到济南调研时说:别的省会城市都要修地铁,济南怎么不考虑呢?这么一说,济南就又着急了,想把路网规划再搞起来,又请我去研究,我再次强调搞路网规划首先要搞清楚全市的客流分布特征,哪个地方客流大,线路就修到哪里;其次要把地质情况,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弄清楚,以不影响地下水的自然流场为原则,进而来规划线路的线位和走向,以及敷设方式,即采用地下线还是高架线?于是济南市委托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做地质调查,先后打了500多个钻孔,基本摸清了济南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济南市内泉水的补给主要是来自千佛山的降雨,故东西向的地下线若铺在千佛山与喷泉群之间将阻挡地下水的流动,对自然的地下水流场有影响。但也有专家认为地铁结构断面较小,阻挡作用有限。但济南市群众视泉水为生命之源,市政府决策就非常慎重。现已开始筹备建设工作。

2012年12月我应邀参加了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在香港大学举办的2012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做了“中国城市地质环境与地下铁道建设”的主题发言。我指出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由于地质环境(包括工程和水文地质,以及地下管线等)情况不清,给建设和运营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同时指出我国大城市(如北京、西安、南京、成都等)地铁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基础复杂多变,老城区地下尚有大量文物,直接影响地下铁道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因此做好前期地质勘探,摸清地质环境情况,是确定线路走向、埋深、施工方法和结构形式的关键所在。介绍了以北京地质为代表的第四纪冲积地层和第三纪岩层中修建地铁的明挖、暗挖、盾构施工技术,以及一次成拱法大跨度暗挖换乘车站技术等;介绍了以上海地质为代表的第四纪海相沉积层中修建地铁的地下连续墙支护的明挖法、土压平衡盾构、盾构穿越运营隧道等施工技术;介绍了以广州地质为代表的第四纪冲洪积层中修建地铁的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为支护的明挖法、暗挖法和复合式泥水盾构等施工技术,以及以成都地质为代表的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采用特殊设计的刀盘通过大颗粒的砂卵石施工技术,和以重庆、青岛地质为代表的硬岩地层中采用钻爆法和TBM掘进机修建地下车站和暗挖区间的施工技术。我同时提醒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地面沉陷、地下水资源破坏等问题,应竭力避免由于地质条件勘测不清给地下铁道施工造成的风险,地下铁道作为一个民生工程,修建时应从各城市自身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地质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实力,选用合适工法,确定合理规模和建设速度,保护生态文明以实现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和文物保护工作

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为我国西部重镇,西安地铁2号线是西安地铁线路网中的骨干线路,呈东西走向,须穿越古城墙和钟楼。西安市钟楼(现址)始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1956年8月被陕西省定为省级保护文物,1996年1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被誉为“古城明珠”。所以我在主持西安地铁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时,特别强调评估专家组要对地铁施工和运营期间列车振动对文物影响,以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严格把关,不能造成后患。

西安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过程中就组织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对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影响及工程保护措施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优化线路线位和埋深、采用盾构法施工、在钟楼基座外侧四周设置大直径的钻孔隔离桩墙,以及采用钢浮置板道床等技术方案。评估过程中专家组经过认真分析讨论,认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工程保护措施,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强施工中的监测工作,精心操作,做好信息反馈,随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措施的可靠性。施工结束时,钟楼总沉降值为1.48毫米,南、北城墙的总沉降值分别为2.75毫米和6.56毫米,均在允许的范围内。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已在2011年9月开通,迄今没有监测到列车长期运行振动对文物有明显的影响。所以我在主持讨论北京地铁6号线线路方案时,还特别提到6号线经过北京图书馆(老馆)、北海团城、景山公园、故宫博物院时可借鉴西安地铁的经验,将对文物的影响减至最小,但仍然没有能得到文物专家们的认可。

(五)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和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昆明市是我国面向东盟的大都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素以“春城”著称。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由南北走向的2号线一期工程和主要为东西走向的1号线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组成。首期工程需要穿越城市中心区,客流量很大,而昆明城市中心区地面建筑物林立,街道狭窄,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不大。而线路经过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所以车站均需要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施工,有可能结合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以扩大城中心区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我在主持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以及后来的工程咨询中均提出昆明市应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进行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

昆明市为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成立了昆明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聘请我为主任,在专家委员会成立会上,我向主管轨道交通建设的市领导同志提出要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他们当时就表示要慎重地考虑和研究我的建议。后来由昆明市规划委员会牵头提出结合2号线穿越昆明市中心地段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并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了审查。

昆明市还存在大量的岩溶地层和泥炭质土,在建设成昆铁路时曾发生过地质灾害,而首期工程部分盾构区间隧道要穿越这些地层,我曾提出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应特别注意泥炭质土中沼气引发火灾以及盾构穿越溶洞引起盾构姿态失控等问题。

80诞辰庆典

我80岁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地过过生日,想起时也就买个蛋糕,吃碗面条在家里和夫人、孩子们一起度过,最近几年则和《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过生日的同仁凑在一起过,且有时按阳历过,有时又按农历过,有时则要凑大家时间,并无准确日期,无非借此机会大家团聚热闹一下。如工作较忙忘了,或出差在外,也就悄悄地过去了。最有趣的是有两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错把我夫人的生日当作我的生日,又送蛋糕又送鲜花,弄得我不知所措。

2010年12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院、《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的同仁们认为我已届耄耋之年,为中国地铁建设事业和培养人才努力奋斗,辛劳了一辈子,值我80岁生日之际应该庆贺一翻。因此,他们邀请了我的不少亲朋好友,连我在美国工作的大女儿和女婿也赶到北京,大家济济一堂为我举行了一次隆重的80岁诞辰庆典。会上放映了赶制的介绍我生平的录像视频,各单位的同仁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表演了诗歌朗诵和歌唱,都充满着浓浓的关爱与鼓励,这一切使我深受感动。我也不禁上台即兴唱了三首经典的励志歌曲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和为我国地铁建设事业和人才培养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这一天是值得我珍藏在心、终身难忘的一天,我深深地感谢领导、同志们和学生们为我生日庆典所做的一切!

领衔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主持北京等城市的专家委员会

2010年北京城建院要求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保持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因此组织院士和顶级专家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要我领衔,在这期间,召开了多次会议研究要进行的中长期的研究项目,并确定了近期研究的3个课题:

(1)长春地铁车站新型装配式衬砌的试验研究;

(2)北京地铁成网运营后客流的预测研究;

(3)北京深埋地铁车站的结构形式、建筑布置和施工方法研究。

目前上述课题的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2013年7月,经重庆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重庆市轨道交通院士专家工作站,要我领衔。工作站将建成以提升重庆轨道交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为宗旨,组织开展轨道交通政策研究、技术咨询、项目指导、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等工作,为重庆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端专家平台。

经研究从众多研究项目中确定了近期研究的3个课题:

(1)都市快轨交通运营模式研究;

(2)单轨交通技术的创新研究;

(3)重庆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