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施仲衡自传
3762000000025

第25章 附录一(2)

1988年 开始主编第一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92国家标准,1993年1月1日实施,并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2月 参加法国对中国地铁的资助谈判。

1988年5月 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三届专业顾问团顾问。

1989年8月 随建设部领导到法国考察地铁。

1989年10月 向伊朗德黑兰地铁公司考察团介绍北京地铁建设及设备系统和投资情况。经考察团研究后,选定中国地铁的车辆及设备系统,并请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给予咨询,协助修建德黑兰地铁。2001年我应邀参加德黑兰地铁通车典礼。

1990年5月 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届专业顾问团顾问。

1990年 参加国际隧道协会十六届年会,做了题为“北京地铁建设和发展”的报告。

1991年 由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颁发证书。

1992 年 当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1993 年 4 月 应邀参加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隧道协会第十九届年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大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状况”的报告。

1993年6月 主持广州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1993年8月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应广州地铁公司邀请,组织专家对广州地铁1号线的初步设计进行监理,我担任了我国地铁首次采用设计监理的总监。1993年底到1998年底任广州地铁1号线工程副总监,全面负责建设监理工作,在这5年中组织了我国地铁工程第一次的国内外招、评标工作,包括盾构国际招、评标及所有30多项国内外招、评标工作。

1993年10月1日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底 不再担任北京城建院总工程师。

1993—1999 年 主持北京地铁 13 号线、5 号线、6 号线、7 号线、8号线、9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主持北京5号线盾构国际招评标工作;参与研究奥运期间地铁保证运营安全及奥运开、闭幕式结束时地铁的运营方案;为北京地铁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建议。主持上海地铁明珠线2号线、1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

1994年6月 应台湾亚新国际工程顾问公司等单位的邀请,由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铁公司领导组成考察团,由我任团长带队考察了台湾地铁。

1994年8月 主持重庆2号线跨座式单轨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1995年 主持评审法国索菲图公司为苏州市编制的地铁规划方案。

1996年5月 主持重庆2号线初步设计审查,提出了较多需要研究落实的问题,待修改通过后,又协助研究解决跨座式单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制式)的三大技术难题。

1996年 主持北京地铁线网规划的国际招、评标工作。

1997年 主持深圳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其后又主持1号线全部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初步设计审查。

1997 年 主编第一部地下铁道专著——《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作为中国土木工程丛书之一,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8年 北京市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部专家委员会,聘我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8年底 广州地铁1号线通车,完成了1号线的监理工作。在广州5年的工作期间,每年均被评为“优秀地铁人”。1998年,新任广州地铁公司总经理卢光霖到任,再三挽留我们监理部支持他的工作,后继续担任广州地铁顾问。

其后主持广州地铁2号线可研报告评估和初步设计审查,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地铁造价;主持越江隧道国内外盾构招标,由国内单位中标施工,以此培养国内单位;采用单层地铁暗挖车站;采用国产车辆。因此,2号线造价大幅降低,后又主持4号线的评估,采用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的直线电机车辆,并建议采用1500伏供电,以节省电能,建议得到采用。

组织广州地铁和北京交通大学对直线电机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与日本地铁协会联合召开直线电机系统研讨会,将直线电机相关论文在《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上发表以利推广,并主持审查了魏庆朝教授组织编写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列丛书》。

1999年9月 主持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初步设计审查,其后组织专家协助解决施工中发生的难题。

1999年11月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起 北京交通大学聘任我为博士生导师,我与张弥教授共同指导,张弥教授做了大量工作,至今已培养博士后8名、博士研究生15名、在读的还有1名博士后和7名博士研究生。

2000年3月 重庆市成立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聘我为主任。

2000年6月 代表工程院参加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中国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000年7月 北方交通大学聘请我到校兼职。

2000年11月 北方交通大学与北京城建院联合成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聘请我担任该中心的主任和博士生导师,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2001年5月 主持中国工程院主动咨询项目“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管理等若干问题的研究”。咨询研究由11位院士和90多位院外专家、12家单位参加,包括德国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从线网规划、土建工程、车辆、信号、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咨询研究。课题组在调研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75万字的咨询研究报告。报告完成后于2003年4月召开了高级技术论坛。2003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将报告呈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于6月20日亲自做了批示。

2003年6月—2004年6月 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永燊共同主持了“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这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中的一个子课题。研究提出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造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体,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2004年6月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参与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2006年前后 主持长沙、武汉、石家庄、济南、福州、杭州、苏州、无锡、南昌、西安、昆明等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工程咨询工作。

2006 年 12 月—2009 年 12 月 与黄卫院士一起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06BAG02B00)。主要包括6项内容: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体制和创新模式;

(2)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规划体系;

(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

(4)研究具有自主项目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

(5)重点突破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

(6)研制100%低地板轻轨车辆。

2007年4月 课题组成员到香港地铁考察。香港地铁公司聘请我担任该公司名誉顾问。

2007年9月 组织举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国际研讨会。

2008 年 9 月 庆祝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50周年大会上,住建部部长汪光焘代表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我“终身成就奖”。

2008年12月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评我为“突出贡献顾问”。

2009年 向包叙定同志建议成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筹协调全国轨道交通发展工作。包叙定同志进行了大量工作,得到国务院和各部委领导的支持。2011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成立,担任协会顾问,对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2012年3月,被聘为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2010年9月 北京城建院成立院士专家工作室,聘我领衔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技术研究。

2010年10月 被北京城建集团授予“最高科技奖”。

2010年11月 被北京交通大学授予“科技特殊贡献奖”。

2010年11月 科技部组织“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课题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10 年 12 月 18 日 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院为我举办 80岁诞辰庆典。

2011年 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013年9月在理事会上建议国家应制定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11月23日成功举办了研讨会,促进轨道交通自主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2年2月 中国工程院开展“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其中课题三“智能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模式、智能交通与物流”中的“智能交通”课题由我负责。

2012年8月 我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对“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纲要”的咨询会,促进了重庆市轨道交通的有序发展。

2013年2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聘我领衔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技术研究。

2013年7月 重庆市轨道交通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聘我领衔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