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旅游管理学
3762100000010

第10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

(2)参加者的旅游目的有所不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加禁酒示威游行活动,而后者的目的则完全是为了观光和消遣。

(3)组织工作的内容不同。前者托马斯·库克只是负责组团和领队护送,后者则涉及了旅行团组织与管理的全部基本工作,从考察线路、组织产品、广告宣传、销售组团,直至领队陪同和提供导游,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当今组团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可以说,这次团体消遣旅游活动的组织,开创了组团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因此,这次活动的意义实际上是托马斯·库克此前组织旅游的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说托马斯·库克在1841年组织参加禁酒大会的活动为其以后在1865年正式创办“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打下了基础,那么,1845年的这次活动则是该公司未来业务的实际演练。托马斯·库克在世界旅游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他在开展旅游业务方面的很多首创都对后来的旅游业务经营,特别是对旅行社业务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团去法国巴黎参观博览会,参加者在巴黎停留和游览4天,全程实行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停留期间的住宿和往返交通费,总计为36先令。当时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

在经营旅游业务过程中,托马斯·库克还创造了一种代金券。旅游者持此券可在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有合作关系的交通运输公司及其他旅游服务行业中代替现金用于支付,并可用此券在指定的银行兑取现金。据考证,托马斯·库克推出的这一代金券便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旅行支票。这一早期“旅行支票”的推出不仅方便了顾客,增加了外出旅游的安全度,而且开创了旅行支票这一金融业务的先河。

(三)1872年的活动

1872年,托马斯·库克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由于这种旅行团前所未有,因而愈发令人关注。所以,在该旅行团环球旅游过程中,《泰晤士报》以当时最快的速度进行全程连续的追踪报道。在这次环球旅游过程中,该旅行团到访过中国的上海。

总之,托马斯·库克在组织旅游业务方面的开创精神,以及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成功经营,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托马斯·库克的名字几乎成了旅游的代名词,特别是在欧美社会中,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托马斯·库克的活动说明,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成熟,旅游需求市场已经开始形成。作为对这一市场需求的反应,托马斯·库克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是旅游发展史中的一个时期概念。同历史学中对历史断代划分有所不同的是,旅游研究中的现代旅游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旅游发展时期。因此,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在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短短的时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重新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的局面也因此而形成。以国际旅游活动为例,在1950~1960年这短短10年中,无论是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次,还是全球国际旅游消费额,都增长了大约3倍。

二战后旅游活动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建设,医治战争创伤。虽然战后世界上仍不时有局部战争发生,但是就世界总的环境而言,缓和与发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和社会状况也不断出现新的进展。所有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对战后旅游活动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地讲,促使战后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在战后初期,全世界人口仅约为25亿人。到20世纪60年代,已增加到36亿人。在短短的2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44%。世界人口基数的扩大成为战后大众旅游人数增加的基础。

(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据统计,以1979年的美元价值计算,1949年全世界生产总值为25000亿美元;到60年代末,则上升为年62000亿美元。几乎所有国家战后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战前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使得众多国家的人均收入,或者更确切地说,使得众多国家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迅速增加,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基础原先就较雄厚的西方国家中更是如此。到60年代,有些国家开始形成所谓的“富裕社会”。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多元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铁路和轮船虽然在不少国家中仍然为人们的重要旅行方式,但就世界范围,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这些传统旅行方式的地位逐渐为汽车和飞机所取代。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例不断增大,长途公共汽车运营网络也不断扩大和完善。汽车成为人们中、短途外出旅游的主要工具。这种旅行方式所带来的自由、方便、灵活等特点自然缩短了人们旅行过程中的时间和距离。与此同时,民航运输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有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作长距离旅行,特别是外出作国际、洲际乃至环球旅游。航空旅行因而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远距离旅行方式。

此外,这些交通工具在节能技术上的进步,加之交通运输公司间的价格竞争,也使得人们旅游开支中旅行费用的减少成为可能。例如,有调查显示,以1979年的美元价值计算,二战之前从美国纽约至英国伦敦的单程航空票价为1070美元;战后1950~1970年逐渐降至280美元;到了80年代则进一步降到大约150美元左右(McIntosh,1984)。

(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二战结束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业中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日益普及,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生产同量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的国家已开始以立法形式规定就业人员享有带薪假期,但一来这样的国家仅属个别,二来这种放假时间也只是短短几天,因而人们的旅游活动以及外出旅行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受时间条件的制约。

战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时间有条件得以缩短,从而使人们的带薪假期有可能得以增加。20世纪60年代之后,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允许劳动者每年享有2~6周的带薪假期。这一变化使人们的闲暇活动得以更多地开展。作为闲暇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外出旅行有了时间上的保证。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迅速增加,并且出游的距离和在外逗留的时间也大大加长。

(五)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二战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转型,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都在加快,乡村人口的减少在很多国家中都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乡村人口已下降到不足全国人口的1%。在美国全国劳动人口中,只有大约5%从事农业生产。在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人口聚居在城市,绝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这些都使得城市居民,特别是劳动就业人员的身心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定期使自己紧张的体力和神经得到放松,从而更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一情况成为二战后旅游度假活动迅速发展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之一。

(六)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二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商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各种旅游的发展。战后各国还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加之信息传播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想对乡土之外的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事物增加了解,并因此而产生兴趣,助长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因素是国际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认识促使战后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这些因素,一方面,结合回顾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还应领悟到,这些因素既是推动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因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今后旅游活动将会如何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换言之,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的未来发展。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以上所述只是从需求方面观察而归纳的主要推动因素。实际上,二战后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是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共同作用和促成的结果。如果从供给方面继续进行分析,那么至少还有两项重要因素拉动了战后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其一是廉价团体包价旅游产品的提供;其二是很多目的地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特别是为了吸引和便利旅游者来访而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例如支持和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宽入出境限制、重视对外促销宣传,等等。

三、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战后至今近 60 年时间,世界旅游的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现代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的大众化的社会活动,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实现了由新兴行业到支柱产业的转变。现代旅游的主体、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众多领域都形成了新的特点。

(一)旅游主体发生变化,大众化旅游形成规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普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的旅游逐渐形成规模,并迅速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二)旅游活动的范围迅速扩大

随着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跨地区、跨国家甚至跨洲际的旅游活动日益增多。

(三)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多样化

各种名目的专业旅游活动不断增加,如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美食旅游、探险旅游、参观旅游、度假旅游等。此外,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旅客的需求,旅游产品也不断丰富,特色更加鲜明。

(四)旅游业的现代化建设加快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加速了旅游业自身的规范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旅游行业逐渐走向联合经营和集团化经营的道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管理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日益科学化和现代化,无论是饭店设施、交通设施等物质层面,还是企业管理制定、旅游法规等制度层面,或是欣赏、开放观念等观念层面,都逐渐形成现代旅游的标准,旅游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正快速进行。

(五)世界旅游的不平衡发展

在世界旅游发展中,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的不同导致世界旅游业在各地区很不平衡。欧美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其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应领先于其他地区,欧美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格局中占据较大份额,并继续对世界国际旅游收入起决定性作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仅次于欧美,拉丁美洲和非洲发展最慢。但是东亚太地区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增长速度最快,年接待旅游人数的总量增长超过美洲,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欧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该地区的旅游发展迅速,正逐渐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2.中国与世界封建社会的古代旅游分别有什么特点?

3.试析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4.为什么说托马斯·库克是现代旅游业的创始人?

5.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与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