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旅游管理学
3762100000003

第3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系统(2)

(三)经济属性

旅游从产生时期的极少数人的游乐消遣活动发展成为现代的大众化旅游,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包括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生产领域肩负着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的使命,消费活动是指出于维持个体生存、保证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乃至实现个人的社会发展的目的而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耗用。就旅游而言,它不为社会也不为旅游者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相反,它耗费着旅游者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旅游活动属于一种消费活动,并且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层次之后的高级消费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且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仍有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这时旅游的动机才表现得强烈。旅游者只有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良好的接待服务,才能实现旅游的目的。这种需要服务和提供服务之间,是一种经济现象。

换言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各个时代旅游的规模、内容和方式;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消费活动;旅游者的来访和消费,客观上也会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四)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

国际旅游者的来访不仅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国的对外形象,而且还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从而有助于消除和缓和国际间的紧张局势,有利于推进世界和平。正因为如此,在现代国际交往中,旅游素有“民间外交”的美称。此外,由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跨越国界,因而通常都需要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入境手续,而护照和签证的出现,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所有这些都使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

四、旅游活动的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旅游活动的类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因此,无论是进行旅游的理论研究还是旅游业经营,都需要对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行必要的类型划分,以便根据需要去分析和认识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但目前实际上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这里仅就常见的划分标准作简单介绍。

(一)按地域范围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在旅游统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近及远、先国内而后国外进行的,国内旅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1.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解释,并不属于本国居民的常住性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于国内旅游。国内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常住国内和旅游界限不超出居住国的政治疆域。

根据旅游者游览距离的远近,国内旅游可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

(1)地方性旅游。地方性旅游一般是指当地居民在本区、本县、本市范围内的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短时间、近距离、活动项目较少的旅游活动,常由亲戚朋友或家庭、小集体自发组织。

(2)区域性旅游。区域性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居住地,到邻省、邻市、邻县的旅游区(点)进行的旅游活动。例如,北京居民到承德三日游、长沙居民去张家界三日游、厦门组织的武夷山七日游就属于区域性旅游;

(3)全国性旅游。全国性旅游是指跨越多个省份的旅游活动,主要指到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风景名胜地的旅游活动。

2.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国际旅游包括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我国在目前台湾同祖国尚未统一,香港、澳门虽已回归但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的情况下,特别是考虑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时需要交付外币以及这些外币收入对内地经济的意义,仍把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旅游视为入境旅游。由于类似的原因,我国大陆地区的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访问,也被视为出境旅游。

国际旅游又可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等形式。

(1)跨国旅游。跨国旅游是指以不跨越洲界为界限的国际旅游活动,如亚洲各国居民在亚洲区内的跨国旅游就属于这一类型。

(2)洲际旅游。洲际旅游是指跨越洲际界限的国际旅游活动,如美洲人到深圳来参加高新技术交流会、英国人到北京游故宫等都属于洲际旅游。

(3)环球旅游。环球旅游是指以世界各洲的主要国家的港口风景城市为游览目的地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旅游需要充裕的时间和金钱,属于富裕阶层的度假性观光旅游。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界。除此之外,差别还体现在以下几点:(1)消费程度上,国内旅游消费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消费通常较高。

(2)逗留时间方面,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逗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逗留的时间通常比国内旅游长。

(3)便利程度方面,国内旅游一般语言障碍少,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国际旅游大都会有语言障碍问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旅行证件。

(4)经济作用方面,国内旅游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重新进行分配,理论上其总量并不增加;国际旅游是国际旅游者将其本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的消费,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因此,对于旅游接待国来说,来访的国际旅游者的消费构成了一种外来经济的“注入”,其外汇收入可以用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二)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观光旅游

观光型旅游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旅游活动方式,也是目前我国旅游接待中最基本的类型。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异地游览名山大川、欣赏人文古迹、领略风土人情的游览活动,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满足其愉悦身心和增长知识的需要。

观光旅游的特点是:一是观光范围广,其内容不仅有自然风光、动植物等,而且包括历史古迹、文化名胜、民族风情、人民生活、建设成就等;二是适应性强,即无论老幼妇孺,无论何种职业、何种身份的人,都适宜进行观光旅游;三是接待方便,即参加观光旅游的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便于安排。

2.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一般是为了追求闲适,寻求幽雅清净的生活环境,以欢度假期、避暑防寒、治疗疾病和参加一些有特色的消遣娱乐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类型。

度假旅游者的目的地或是温泉,或是森林,或是海滩,或是乡村。由于度假旅游可以消谴娱乐、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而且形式多样,所以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关注和喜爱。如在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的旅游者进行的是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度假、消闲、保健相结合的活动。

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人们为了满足增进文化知识的需要,通过旅游来观察社会,体验民风民俗,了解异地文化,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具体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等。

当今社会科学迅速发展,教育日益普及,人们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求知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人们逐渐将旅游活动中所含的文化知识的程度作为衡量旅游活动层次的重要指标。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人们加深了对旅游地历史、地理、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文物古迹的了解,可以在深层次上充实精神生活,增长知识,同时也使旅游本身得到深化和发展。

4.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延续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宗教旅游是主要以朝圣、拜佛、求法、取经及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一些宗教信徒或出于对各种神灵、佛祖的虔诚,或由于对名山古寺、教堂圣殿以及丰富多彩的古代宗教建筑形式的迷恋,都热衷于这种既能达到宗教目的又能通过游览活动获得审美乐趣的宗教旅游活动。

例如,每年的 12 月份,约有200 万左右的伊斯兰教的信徒前往麦加朝觐;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以佛教名山而著称,每年去这些佛教圣地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欧洲的大教堂、印度的圣地、东南亚的寺院,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宏伟的建筑吸引着大量的宗教信徒,同时也有大批的游客前往瞻拜、游览。

5.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是旅游活动发展史上较早的形式之一。它是指以经商为主要目的,把商业经营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的旅游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旅游者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主要客源。

商务旅游的特点是:一是旅游频率高。由于寻求商务发展,加上市场行情不断变化,这类人员常常需要外出。二是消费水平高。商务旅游者的旅行经费由公司开支,他们的旅游消费标准要比其他类型高。三是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由于业务需要,商务旅游者往往要求下榻的饭店具有较好的条件,如具有完善的现代通信设施和便利的办公设施。

6.购物旅游

购物旅游是一种以到异地购物为主要目的,结合都市观光的旅游方式。它是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兴起的。

当前世界购物旅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广泛存在于一些国家边境地区的短期购物旅游,主要采用两国间的物产、价格、税收的差异来吸引邻国旅游者;另一种是跨国、跨洲专线购物旅游。据统计,每年进入被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的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也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 69% [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到上海、广州、厦门等地购物的人数也日益增多。

7.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以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主要游览对象,以理解、欣赏并提高自身修养及生态保护为目的,并对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为:一是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通过到自然界观赏、旅行、考察、探险等认识自然奥秘,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生态平衡。二是孕育着科学文化内涵。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高级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科学内涵。三是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依据。生态旅游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原则,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四是强调利益共享和公平性。重视地方居民利益,通过保持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利益共享,从而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为当地社区居民谋福,提倡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8.专项旅游

专项旅游是针对各种特殊的旅游需求,根据各接待国或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旅游活动项目,形成以某一活动内容为主的专项旅游活动,如南岳衡山的“寿”文化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

(三)按旅行方式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旅游活动按旅行方式,即按照主要乘坐交通工具划分,可分为汽车旅游、火车旅游、航空旅游、轮船旅游、自行车旅游和徒步旅游。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散客旅游

散客旅游是旅游者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活动。按照我国旅游业中的现行惯例,散客旅游是指个人独自开展,以及家庭或亲友等9人以下结伴开展的旅游活动。按照国际上旅游业中的一般惯例,所谓“散客”则是指同行人数为14人或以下的游客。散客旅游者可随时随意决定自己的旅游线路、活动日程和活动项目。但是,有的散客旅游者也可能会要求旅行社根据其意愿,专门为其安排一套全程旅游服务。

2.团队旅游

团队旅游是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的,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按照国际上旅游业的一般惯例,团体是指人数至少为15人的旅行团。按照我国的现行做法,团体是指人数至少为10人的旅行团。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好处:

(1)方便。旅行社为旅游者代办外出旅游需要的订房、订机票、订车票、租车、订餐等多种事务,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省去了旅游者的诸多麻烦。

(2)顺利。旅行社在出发以前就为旅游者预定了有关的各种服务,从而保证了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

(3)经济。旅行社提供的衣、食、住、行都是系统性的,低于市面价格,所以费用要比个人出游还经济。

(4)导游。旅行社的旅游团队提供导游讲解,一般来说,有导游讲解的旅游才能算是完美的旅游。

(5)安全。随旅行社出游比较安全,原因在于团队出行,有组织,有陪同人员;个人出游在购物和行程中容易被当地人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