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航空报国英模谱
3765100000037

第37章 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28)

陈祥宝

执著忠诚献航空

作为中航工业航材院的同龄人,生于1956年4月的陈祥宝已经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辛勤耕耘了27个春秋,凭着对航空事业的坚定执著和无限忠诚,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实践着“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凭借着其突出的科研成绩,陈祥宝先后获得总装备部“十五”装备预先研究和国家“863计划”(军口)项目研究先进个人、2007年集团“风云人物”、2008年“发明之星”称号,2010年被聘为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首席技术专家”。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陈祥宝的中学时代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可他没有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坚信知识一定会改变命运。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4年之后,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开始攻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以后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89年他赴法国南锡第一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顺利毕业,创造了鲁汶大学历史上完成博士论文时间最短的纪录。尽管导师一再挽留,但他心系祖国,毅然回到了航材院继续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陈祥宝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总结科研成果,撰写学术论文,至今已出版著(译)作11部,发表论文70多篇。他的第一本专著《高性能树脂基体》出版3个月内就销售一空,他编写的国内第一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手册》,被认为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复合材料手册。

一线奋战 硕果累累

虽然历任航材院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主任,直至1998年担任航材院副院长,但陈祥宝从未离开科研第一线,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针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成本过高的问题,陈祥宝设计和合成了固化温度下高活性、室温存储下低活性的新型潜伏性固化剂;研制了具有良好工艺性和耐热性,综合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复合材料的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采用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制了大型飞机腹鳍、战斗机翼身蒙皮及无人机机翼等,取得了降低研制成本30%~40%的效果。

针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制周期长、费用高、工艺优化严重依赖试验等问题,陈祥宝作为技术首席主持了国防“973计划”项目“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首次建立了功能齐全、结构完整、实用性强的“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模拟与优化系统”,实现了复合材料制造过程模拟和工艺参数的全面优化,将国内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研究从试验摸索推进到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阶段,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根据武器装备发展对结构隐身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陈祥宝研制了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结构隐身复合材料,为武器装备的隐身化做出了贡献;主持研制的不含MDA的耐高温PI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外涵道等的研制;研制的高韧性双马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用于战斗机复合材料尾翼和机身的研制,有效减轻了飞机结构重量。主持研制的国产碳纤维高韧性环氧复合材料,对于促进国产碳纤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实现航空复合材料的自主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祥宝主持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

关心培养 虚怀若谷

陈祥宝经常深入科研工作一线,亲自指导或现场示范,帮助青年科技人员更快地成长,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尊重。提到陈祥宝,大家都会深有感触地说,“思路清晰,专业基础深厚,工作高效,从不推诿扯皮”。

面对众多的鲜花和荣誉,陈祥宝总是感谢支持他的各级领导、研究团队的成员,自己从不张扬。勤奋谦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务实求是、敬业献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团结大家合作共事,热情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是航空材料领域优秀专家的代表。

李晓红

航空征程 闪光足迹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李晓红人生的座右铭。在20多年的航空事业征程中,他开拓进取,创新超越,付出超凡的智慧和汗水,印下了一道道坚实而闪光的足迹,在科研和管理岗位上做出了突出业绩,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善于钻研,科研勇当先锋

1986年,李晓红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分配到航材院从事科研工作。数年时间,他就由一名踌躇满志的青年成长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专家,在新材料及其结构的连接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已在多种重点型号和预研项目中获得应用。先后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中航总及中国一航科技进步奖、航空科学基金优秀项目奖20多项,申报国家与国防发明专利24项,其中12项获得授权。突出的成绩使他脱颖而出,成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等。

勇于创新,管理促进经营

1996年,李晓红从一名技术专家转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在担任院副总师和副院长期间先后主管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安全等工作。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他主持建立了一整套适合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探索建立了利用知识产权策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航材院被授予“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在质量管理方面航材院作为 2000 年版 ISO 9000 族标准转化的试点单位,率先通过认证;2004 年通过了空军装备部组织的质量体系第二方审核;2005 年通过 AS 9100 宇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通过了最为严格的NADCAP(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国际认证,使航材院获得了承担国家更重要任务的资质。

谋于前瞻,技改再造平台

李晓红主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措施工作是航材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他善于抓住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加大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的历史机遇,加强顶层策划、项目论证以及过程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十五”期间,利用争取到的技改经费新建了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钛合金研究、座舱透明件研制、力学性能测试等厂房。“十一五”期间,累计争取到的技改经费是规划的两倍,相当于再造一个航材院,极大地改善了现有科研生产环境,为航材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于规划,战略引领发展

2007年7月担任院长后,他组织班子确定了“继承、创新、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3年来,他聚焦集团发展战略,加强航材院战略规划研究,组织制定了航材院“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定位、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并带领全院员工脚踏实地地落实战略,业务规模和效益连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连续3年超额完成经营指标,获得集团公司2007—2009年经营业绩考核A级单位。

忠于事业,执著创造未来

2010年9月,李晓红荣任中航工业基础院院长,踏上新征程的他深知责任更加重大,潜心思考如何推动我国航空基础技术成体系地跨越发展,如何尽快实现“从型号牵引到牵引型号的转型升级”,如何使基础院早日成为世界级航空工业基础技术中心,如何支撑我国航空工业成为世界第三极。他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只要班子团结一致,大家齐心协力,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凝心聚力、努力拼搏,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的顺利进展。基础院事业单位成功注册,实现了航空工业在基础技术研究领域的国家占位;“十二五”规划和 2020 年长远规划的制定,明确了总体改革发展思路;预研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型号研制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顺义产业园区开工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取得重要成果;复材公司、智控公司注册成立,专业化整合取得重大突破;增资控股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完善了基础技术专业体系。这些突破和进展都为做实做强基础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他正以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坚定的意志和院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基础院广大干部员工为更好地承担起“打牢基础,做强技术,支撑型号,创造财富”的神圣使命,为将基础院打造成“世界级航空工业基础技术中心”而努力奋斗、不懈拼搏。孙侠生

殷殷赤子心铮铮凌云志

他做事果断,充满激情,说话略带陕西口音,但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掷地有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铁面无私,但对一线工作人员熟悉得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他就是中航工业强度所所长孙侠生。

扎根西北 潜心科研

孙侠生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黄土高坡的粗犷和辽阔造就了他直率的性格和朴实的作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他敏锐的思想和睿智的才思,多年的寒窗苦读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强化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工作20多年来,无论是在单位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在科研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孙侠生始终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靠着科学求实的钻研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参加、承担、主持了多项国防重点科研任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0余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集团公司“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2009年11月荣获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奖”。他带领技术人员,强化技术自主创新与型号应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研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核心技术,并在现役装备的改进、改型、新支线飞机等新机研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飞机结构强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略引领 凝心聚力

2008年9月,孙侠生走上了强度所所长的岗位,从此踏上了他激情创新的新征途,也开启了强度所快速发展的新里程。上任后,他和党委书记傅长安等领导走遍全所各个科研生产现场,和干部职工亲切交谈,虚心听取老领导、老专家的建议,明确了强度所的使命、目标、愿景及“1234”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强度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在科研投入、技术创新、重视人才以及机构设置、干部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连续两年所总收入创历史新高,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建设开放式、创新型和“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飞机强度研究中心,成为世界航空强度领域“第三极”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强度所干部职工的共识。

铭记使命 彰显价值

面对繁重的试验任务,孙侠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既对强度所这支队伍充满信心,又对潜在的危机和即将面对的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他殚精竭虑,带头驻守阎良,靠前指挥,为科研生产提供最优的条件。常常看到他的身影在实验室出现,常常听到他亲切激越的声音在现场回荡。他总是精神饱满,反应敏捷,务实果断,不偏袒不谋私。大家对他既尊敬又信赖,干起工作来别有一股热情。

近几年,在他带领下,强度所圆满完成了多项重点型号试验任务,为保重点型号研制节点做出了重要贡献。在ARJ21-700飞机强度试验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为加快ARJ21飞机的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我国民机研制历史上新的突破。为此,强度所受到中国商飞的好评和奖励,孙侠生本人也再次荣获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奖”。

在强度所阎良新区建设中,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执行力,推行精细管理等举措,快速推进了阎良新区建设项目进展速度。目前,强度所在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新建成的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已投入使用,承担并按照节点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试验任务,为新机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是这种战略上的大手笔,工作中的高效率,生活中的细微关怀,让接触到他的每一个人既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也有一种被认可和重视的幸福感,大家无怨无悔地奋战在一线,拼搏奉献,确保了各项重点型号的试验节点。强度所在他的带领下,又一次迸发出新的活力。如今,强度所正以崭新的姿态,向打造世界航空强度领域“第三极”的战略目标挺进。

孙侠生是一位科技专家和优秀领导,也是新中国千百万普通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用无私的奉献来表达扎根心底的爱国之情,用忘我的工作来实现振兴中华的报国之志。殚精竭虑,彰显赤子心;激情拼搏,放飞凌云志。

王小平

夔门过后天际流

他,深深植根于航空工业的沃土之内;他,饱含激情奋进在航空工业的洪流之中。他,与时俱进,永葆先进;他,立志高远,敢于跨越。他就是中航工业制造所党委书记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