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赵振业传
3765500000020

第20章 走上科研管理岗位(1)

角色的转换

1992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赵振业担任了621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赵振业自196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所,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材料研究,连专业组长都未当过。他认为,能干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是值得庆幸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享受。几十年来,赵振业不攀龙附凤,不迎合领导,不花心思去研究“官经”,不费工夫去跑官,“我行我素”以求心静充实。他从未想过当领导,做管理工作。

可这是组织决定,求贤若渴的所长刘伯操几次找赵振业谈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振业只好服从。

从一名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走上科研管理的领导岗位,对于赵振业来说,这是他人生舞台上一次角色的转换。

还是那句老话,决定了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赵振业秉性难改!

赵振业当上这个角色只有两个想法:一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尽职尽责,迅速、完全转型。他一走上新岗位,就完全变了。他把几十年从事课题研究变成了课题管理研究;他把谋专业科学、技术、学问研究变成了提高课题组研究效率和成果研究;他把向自己、向课题组成员负责变成了向全所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负责;他把长期的纵向思维方式变成了横向思维方式;他把使自己成为专业人才变为帮助别人成为专业人才;他从受别人服务变为为科研人员服务。他努力完成着角色的转换。

编写课题研究程序

上任后不久,赵振业了解到621所每年立项研究的课题有500余项,其中国防重点材料、热工艺预研各约25项,其余是型号和横向课题。他发现,所科技队伍中,一些研究室主任、课题负责人,对如何做研究,如何做好研究不得要领,对课题研究程序不甚了解,经常出现超程序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返工;对应用研究不甚了解,对专业合作与协调研究不认识、不重视,技术研究不成熟,不成体系,甚至残缺不全;过早使用研究成果,给型号或产品带来许多问题,甚至出现故障而难以解决,有的不得不重新研究。技术研究不成熟,影响到成果的转化,更影响到材料的使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赵振业感到科研课题管理亟待规范化。于是,他开始着手编写《科研课题研究程序》。为此,他查阅了所里自1963年以来所有有关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和资料;研究了国防重点科研课题中与部外、部内单位的关系,各级领导机关的相关文件;调查了各研究室的课题研究状况和特点,回顾了他本人几十年来课题研究的经验,尤其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成功经历和体会;思考和设计了材料、热工艺课题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研究成熟,如何研究才能研究成熟;研究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用在型号、产品上,并且用得好、用得可靠等。经过努力,终于编写出了一份621所《科研课题研究程序》。赵振业还将这一程序在全所课题负责人、室主任会上进行宣贯,收到热烈反响和良好效果。在此,将其实录如下。

科研课题研究程序

科研课题研究开始的标志是课题令号、任务书。

一、调研准备阶段

1.信息调研

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参加人按任务书规定技术指标要求,广泛地进行国内外技术文献资料、专利、信息、标准、方法(设备)、原料、实物样品、技术应用环境等调查、收集并认真分析、讨论,明确本研究领域技术发展状况、本研究的技术地位、解决的问题及途径、技术效益等。

2.探索试验

技术复杂、途径不甚明了的重大课题应经探索试验。探索技术途径、发现技术难点、确定物质条件如原材料、重大试验设备等。完成后提出试验小结。

3.编制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论证报告是本阶段的结束形式之一,它是调查报告与探索试验结果的综合详尽论证。

主要内容应包括: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本研究技术的依据与意义、创新点、水平、关键技术、技术途径、预期成果、实现预期目标已有的条件、成败可能性分析及替代方案、经费使用、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等。

论证报告应由课题负责人向专业组和室技术委员会报告,重大项目的论证报告应经所技术委员会讨论,经室、所领导签批,归档。

4.编制课题研究工作大纲

主要内容:

·主要技术指标

·关键技术及技术途径

·试验方案、研究内容与分课题分工

·阶段划分、网络(研究项目—经费—进度)计划,年度考核指标

主要检查考核点及质控点

·典型试验件

·主要物质条件

·结束形式(功能考核、试车、试飞……)

研究工作大纲是本阶段的结束形式,是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文件,也是课题结束验收的依据。大纲应经课题组(含分课题)、专业组(室)充分讨论,室、所领导签批后实施。

二、实验室研究阶段

5.制定年度(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研究大纲和年度考核指标要求,课题组提出年度研究计划,对当年研究工作做出详细、具体安排。经室主任批准,报所执行,执行中一般不做调整。年度(阶段)计划中可根据需要再细分若干小“阶段”——专项。

6.确定试验方法和临时工艺规程

研究过程中的每项试验、每道工序都必须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或工艺规程进行。没有标准方法的试验项目应先拟定试验方法。没有现成工艺规程的工序应先编制临时工艺规程。

7.选择原材料和试验设备仪器

试验用原材料应按标准检验合格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应精心选择,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水平。

8.技术方案优选试验

从投料到得出检验结果为一个试验周期。一周期试验完成后应进行科学分析、讨论、总结成败原因,提出试验小结并制定下一周期试验方案。

技术方案优选试验一般应包括三个以上周期试验,其中一个是重复稳定周期试验。其检测项目应针对课题技术指标中的基本指标。试验完成后基本指标应取得足够的重复稳定数据并编制技术小结,经技术评审,归档。

9.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是技术方案优选试验完成后的深入和扩展试验,其中包括相关专业技术研究和检测项目的扩展。

专项研究一般应包括三个以上周期试验,其中一个是重复稳定周期试验。

专项研究完成后,编写技术小结,重大专项试验完成后应编写研究总结并经技术评审、归档。专项研究阶段结束的标志是达到课题技术指标。

10.全面(性能)评价试验

课题技术指标达到后应即进行包括技术指标、常规(性能)、应用(性能)指标之间的全面(性能)评价试验。材料(应用)课题在规定成分范围内选1~2炉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工艺课题在确定的参数范围内选1~2炉进行全面性能评价试验。试验方法课题取2~3种测试对象进行全面评价试验。试验完成后应提出研究总结。

材料全面性能评价中应包括非标准元件试验。

11.实验室阶段总结、技术予鉴定

实验室研究试验结束后应提供研究总结、报告和整套标准、工艺技术文件(暂行)、样品、图片等,归档。

实验室研究阶段结束后,课题组可申请所技术预鉴定并签发技术预鉴定书。

跨部门研制的重要材料应进行总公司(部)级的科研鉴定(或技术预鉴定)。

三、验证试验研究阶段

12.制定阶段研究计划

由课题负责人(组)与验证试验分课题负责人(组)共同选定反映课题研究特征的典型零件并提出研究计划。承担单位各级领导签署、纳入单位生产调度指令计划和质量监控程序并负责完成。两课题负责人(组)共同研究、解决本阶段有关技术问题。

13. 验证试验

验证试验开始前,应向承担试验单位提供全部研究报告、标准、工艺文件等。试验中应取得足够稳定的数据。研究计划完成后,两课题负责人(组)共同提出技术总结,承担单位提出技术可行性评价报告。

14.典型件制造

研究计划完成后,应提供按课题技术文件制造的功能考核和装机考核用典型零部件。

四、考核试验研究阶段

15.制订考核试验阶段研究计划

由课题负责人(组)与考核试验承担单位分课题负责人(组)共同提出研究计划。承担单位各级领导签署、纳入科研生产指令计划和质量控制程序并负责完成。两课题负责人(组)共同研究、解决本阶段有关技术问题。

16.典型件功能考核试验

课题技术指标、装机试飞(车)有要求时,典型零部件应按有关规定功能考核试验合格。试验前后,两课题负责人(组)共同提出试验大纲和技术总结。承担单位提出考核结论。

17.技术评审

典型零部件装机试飞(车)前应经技术评审。评审时应提交全面(性能)评价试验报告、技术预鉴定书、相应标准、工艺文件、验证试验报告、功能考核试验报告等。技术评审由课题组提出申请,总公司主持。

18.装机考核典型零部件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经装机试飞(车)考核。完成后,两课题负责人共同提出技术总结。承担单位提出考核结论。

五、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19.总结、归档

编制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和修订、整理出整套标准工艺技术文件、音像、图片、典型件样品等并归档。

20.技术鉴定(书)、验收。

树立服务理念

赵振业认为,621所的中心工作是科研,科研的中心是出成果、出人才。科技处作为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其工作中心:一是服务,二是监督,三是规范。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千方百计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使他们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好科研,提高效率,多出成果;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稳定科研队伍,造就人才。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赵振业调整了科技处主管和职责范围,挑选了有一定课题研究经历、精干的大学本科毕业或硕士毕业的年轻人充实到科技管理队伍中来。设立综合计划主管,全面负责协调科研计划以及与上级的联系,不再需要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提供专门报告;设立经费主管,全权处理科研合同和经费使用,课题与所财务的经费问题,不再需要研究室和课题组与财务部门有更多经费手续。留下更多主管加强课题管理,监督运行,过程服务,审查研究结果。一时间,即使下午下班了,科技处还是灯火通明,主管们常常在审查课题研究小结、总结或工艺文件。

赵振业指导科技处人员要经常保持和国防科工委、航空部、主机厂所的联系,争取国防重点科研课题;要面向科技市场,承揽横向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