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邮票上的航空人物
3765900000024

第24章 巴西航空先驱阿尔伯特·桑托斯—杜蒙

Santos-Dumont,Alberto(1873.7.20—1932.12.21)

杜蒙,生于巴西,天生身材瘦小,身高只有1.63米的他,从小喜欢科学,受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影响,喜欢摆弄机械。10岁时就在父亲的咖啡园里开火车。在巴黎留学期间,对热气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尝一尝乘热气球升空的滋味。1897年的一天,杜蒙进入气球下的吊篮里,气球系着吊篮冉冉升空。从此他开始亲自设计制作了好几艘可操纵的飞艇,经常驾驶飞艇在法国各地飞翔,其中险情不断,大约有五六次撞到树上,受过好几次伤,但这都未能阻止他向航空事业进军的决心。1901年10月19日,杜蒙驾驶他所研制的第6号飞艇成功地绕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周,引起了巨大轰动。这次飞行耗时29分30秒,飞行距离12千米,特别显现出他的飞艇操纵性能,为此赢得了法国实业家所设立的2.5万法郎的奖金。杜蒙把全部奖金捐给了巴黎贫民。

1906年杜蒙制造完成他的第14号飞艇之后,开始欧洲第一架飞机的研制。他将他所研制的第一架飞机称为14比斯,意思是它与14号飞艇仿佛是一对“姐妹”,实际飞机与飞艇是截然不同的航空器。这架飞机受中国盒式风筝的启发,设计成一种箱形风筝式的双翼机,机长9.7米,翼展11.2米,总重约300千克,装安东尼特发动机,其螺旋桨是双叶的,直径2.5米。这架飞机较好地吸收了当时航空技术的成果。1906年9月13日,在巴黎巴加泰勒运动场,杜蒙驾驶14比斯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试飞很不理想,飞机上升不到2米,飞行距离11米 ,与过去的跳跃飞行差不多 ,没有什么突破。 杜蒙总结了这次试飞不成功的原因,换装了更大功率(由18千瓦换成37千瓦)的发动机,同年10月23日,他又驾驶14比斯飞机进行试飞,飞行距离近60米,这次试飞被官方承认为欧洲首次持续、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杜蒙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攀登,终于在 1906年11月22日,驾驶14比斯飞机用21.2秒飞行了220米,创造了41.292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成为被国际航空联合会承认的第一项飞行世界纪录。此举轰动了欧美,推动了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1907年他又研制成功超轻型飞机——“蜻蜓”号,这架翼展只有5.5米宽的小飞机于1909年3月创造了97千米/小时的当时飞机最高时速。“蜻蜓”很有特点,骨架是3根竹竿,驾驶员坐在一块帆布上,发动机装在机翼中部,其功率为28马力。“蜻蜓”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架超轻型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由家庭制造的飞机,当时杜蒙宣布:为了发展航空,它的这一设计不申请专利,可以向所有人免费提供。

迄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发行过纪念杜蒙的邮票和其他邮品,尤其是巴西人把他看做国家英雄,认为他才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

(霍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