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一坚自传
3766100000042

第42章 附录四“飞豹”和一飞院

陈一坚同志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40多年,为歼教1、初教6、强5、运7、“飞豹”等多个飞机型号的设计研制贡献了自己的盛世年华与心血智慧,多次立功获奖,是国防科工委任命的“飞豹”飞机(书中统称“飞豹”)原型机的总设计师,航空界知名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飞豹”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研制的重点武器装备。该机研制在既无原准机又无外援的条件下进行,采用了数十项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机载设备也是新研制的,技术难度大,并涉及10个部委、数百个厂所,是一项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

陈一坚作为型号总师,不仅在飞机结构强度的设计中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而且在整个研制过程中,他以满足国防需求为己任,竭尽全力优化总体技术方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组织领导能力,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系统工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成功地组织、完成了“飞豹”的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歼击轰炸机的历史空白,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飞豹”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研制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其研制费用只是国外同类飞机研制费用的几十分之一,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和研制经费,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

“飞豹”飞机1995年参加了海军新武器装备演示,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的检阅;1998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设计定型,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中承担重要任务;1998年以“中国飞豹”之名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受到世人关注;1999年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式,壮我国威,振我军威。

陈一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结合研制实践,主持完成了飞机设计手册、规范的编写,并著有多部学术理论论著,为促进航空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付出了心血。他热爱祖国,献身航空,40多年间,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一坚继续为我国航空科研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奔走呼号,特别是为大飞机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立项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努力。近几年,陈一坚先后应邀在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作学术演讲和报告,用自己投身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飞机研制从引进、仿制到现在完全自主设计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给新一代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爱好者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年轻人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和经验,更多的是被他不老的精神所感动、所鞭策、所激励,渴望能够像他一样矢志不渝、奋发拼搏、为国铸剑!

正像陈院士经常跟大家说的:“‘飞豹’是一个团队的成就,总设计师只是整个团队中的一个角色、一个代表。”我们编写本书就是要树立“飞豹”这支团队的精神旗帜,那就是“献身航空的报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情和谐的团队精神”,在研究院成立49年的峥嵘岁月里,精神的传承是这支队伍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每到关键时刻、非常时期,“飞豹精神”这个看不见的“心”比看得见的“手”更能推动研究院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御风前行、昂扬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