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明心宝鉴
3794500000002

第2章 编者序:在浮躁的尘世中守住自己善良的心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由范立本编辑整理。这是一部汇集了儒释道思想精华,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圣贤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言行交友等方方面面处世哲学的人生教科书,主旨是劝人向善,提倡人们要有乐天知命的思想和忠义孝顺的行为。该书甫一上市便极为盛行,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派人重辑修订了一遍,在有明一代可以称得上是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之一,这种热度到了清朝以后才逐渐衰减。不只在中国盛行,《明心宝鉴》还是中国最早翻译介绍到西方的书籍,这本书在中国周边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更是备受推崇,长期广泛流传于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被当作启蒙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读本。

书名中的“明心”出自“明心见性”,原本是佛教禅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为只要悟了自心本性(也就是佛性),就能成佛,由此引申,人只要通过内省,就可能认识到真理,从而在纷繁的世间保持自身的宁静平和。全书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每篇都由若干条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构成,内容几乎囊括了人这一生中可能面对的种种困难,引导人要诚心向善、惜福知命、感恩孝顺、明智忠信,为当时社会风气的改善提供了标杆和方向。

而在今天,《明心宝鉴》的正面意义依然是巨大的。在日益浮躁与喧嚣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内心都因为压力、欲望等因素而焦躁不安、无所适从,迫切希望找到心灵上的慰藉以及行为上的指引,《明心宝鉴》正是这样一本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忧愁烦恼提供开解的人生指导书。

《明心宝鉴》流传至今版本众多,甚至还有很多海外版本,这个版本是采用近百年来最通行的民国刻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做了适当的删减添加。为了使读者能够轻松读懂《明心宝鉴》的处世哲学,我们除了对书中生僻难解、古今异义的字词做了相应的注释外,还把每一条原文都附上了浅显易懂的译文,力求为读者提供更舒适的阅读体验。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难免会有疏误之处,敬请读者朋友雅正。

编者谨识

201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