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08

第208章

婆沙论。问曰。有生灭观。彼以何为方便耶。答曰。彼行者见春时草木。青色如绀琉璃。见河駃流浮沫着岸。作是思惟。此诸外法。今已复生。若入聚落。见诸男女。歌舞戏笑。问之。何尔。答曰。此中生男生女。复思内法。今已复生。后于秋时。又见草木。风霜凋零。河水枯涸。彼复思惟。如此外法。今已复灭。若入聚落。见诸男女。死亡啼哭。内法亦灭。行者见如此相。自观己身。壮老无常。谁能免者。(分字函第五卷)。

菩萨品

自他兼利悲心重  福慧齐修菩萨乘

华严经云。上品十善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爱字函第五卷)。

菩提一体成三种  菩萨初心胜二乘

破诸魔经上云。佛告迦叶婆罗门。菩提有三种。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若人虽发菩提心。但乐自利以求解脱。故名声闻菩提。又复有人。虽发菩提心。于大乘法。不乐修习。但起心念。观诸缘法。随所观察而行。故名缘觉菩提。又复有人。发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劝他人发如是心于轮回身。不生厌倦。乐欲利乐一切众生。皆令解脱。以己善利普施一切。故名为无上菩提。(微字函)。

智度论。问曰。罗汉辟支。是离欲人。或有凡夫尚未离欲。但发心者。云何得胜。答曰。发心菩萨有其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二者但密发心。行菩萨道。虽事未成。能胜二乘。何以故。譬如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如一六通罗汉。将一沙弥。令负衣钵。沙弥念言。当以佛乘于入涅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担。逊彼前行。沙弥后复思惟。佛道甚难。久住生死。受无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师复以钵囊还沙弥。担令在后行。沙弥白师。师年老耄。如小儿戏。师即答曰。汝初发心作佛。是心贵重。位是我师。是故推汝前行。汝心还悔。欲取小乘。去我悬远。故令在后。沙弥惊悟。住大乘法。(表字函第八卷)。

○大小乘分五种异  ○广狭道中有速迟

大乘庄严论释云。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异。五时节异。声闻乘。若发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时节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脱故。大乘不尔。发心教授方便。皆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时节亦多。经三祗劫故。如是相违。不应以小乘行得大乘果。(事字函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