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09

第209章

婆沙云。依狭小道。而得解脱。名时解脱。若极速。第一生种善根。第二生令成熟。第三生得解脱。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佛乘经三祗劫而得解脱。(沛字函第一卷)。

○菩萨辨成如日耀  ○声闻所作类萤光

般若经云。满慈子白佛。观何义故。赞诸菩萨。所有功德。不赞声闻。佛告满慈子。日轮与赡部洲人。作光明事。萤能作不。满慈子曰。不也。佛言。如汝所说。菩萨成办。如日轮光。普照赡部诸有情类。声闻所作。如萤之光。唯照自身。于是菩萨调伏自身烦恼。亦度有情。令离烦恼。证入菩提。声闻乘人。唯调自身。不能调伏诸有情故。(柰字函第二卷)。

○佛乘究竟唯秪一  ○如来方便说为三

法华经偈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竹字函第一卷)。

○庄严佛土有多方  ○譬入大城非一路

圆觉经云。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同流同事与相亲  ○入水入泥而启悟

又云。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复次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四念住处四正断  四如意足五种根

诸法无行经。云。何观四念处。观身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受念处。观心生灭。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但得法相。是法念处。(常字函)。

般若经云。四正勤(亦云正断)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已生恶不善法。为永断故。未生善法。为令生故。已生善法。令安住故。(生字函第四卷)。

般若经云。四如意足者。谓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一一地中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三摩地者。即欲定也。断行成就者。即断身见等行。及断色受等行。得成就故)。依止厌(对治不取恶法)。依止离(性无著故)。依止灭(灭诸恶法)。回向于舍(至无依处)。○(正文岗字函第六卷。注文合论五十九卷)。

无尽意经云。四如意分。慈悲喜舍。而为根本。心调柔故得入初禅。乃至四禅。身得轻软。成就如是身轻心柔。入如意分。入如意已。即生神通。心得自在。随意所往。如风行空。无所挂碍。(周字函第一卷)。

般若经云。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岗字函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