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22

第222章

问。无性理同。一时成佛。云何三乘见佛差别。答。随心感现。影像不同。自业差殊。非佛有异。观一水而俄分四等。皆自见差。共宝器而饭色不同。非他业变。如涅槃经云。十二因缘。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又华严经云。譬如海水。潜流地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别我出于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修习法门。所得智慧。与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又偈云。

譬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别。佛福田亦然。众生心故异。

(第六卷)。

○因有发明称见道  ○不无唯证乃方知

问。三宝如虚空相。非见闻之所及。教中云何说见道。又称见佛。答。约本智发明。假称名见。非眼所睹。唯证乃知。若离断常二边。即见自身清净。见身清净。即是见佛清净。乃至见一切法。悉皆清净。无非是佛。无非是法。以自心性无生。顺物遍一切处故。若一微尘不是佛者。则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门。唯堕能所之见。又假名论偈云。

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非所见。然亦不能知。

法性者。所谓空性无生性。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于此。名为见佛。(第七卷)。

○直了一心成道去  ○奚须八相示修来

问。直了此心是佛。更用八相成佛不。答。若了此心。即是天真佛。不说成与不成。若说成佛。是助语。亦是增语。圆觉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释曰。本无菩提。及涅槃者。此是转号之语。转烦恼。故立菩提之号。转生死。故得涅槃之名。烦恼性空。生死本寂。既无所转之相。亦无能转之名。无不成佛者。无妄轮回。亦无成佛者。无非轮回。唯妙圆觉心。更无所有。庞居士颂云。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如是则自然。

应念登科。随处及第。何须受记而待扬名者乎。又古德歌云。不坐禅。不持律。妙觉心珠白如日。当体虚玄一物无。阿谁承受燃灯佛。(第八卷)。涅槃经云。若言释迦。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八相成道。此是声闻曲见。故为劣解众生母胎出现。(第六卷)。

○圆觉妙心虽没体  ○须知应物以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