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23

第223章

问。妙圆觉心。既无所有。云何教中说佛成正觉。出现世间等事。答。一是机熟众生。自心感现。二是菩萨因地本愿。然诸佛境界。广大无边。非情识所知。唯见性能了。故知凡圣无际。心境一原。真无性而即相发明。相无体而因真建立。故云。法身无像。遇感成形。妙应无方。随念垂迹。体无生灭。不碍生灭。如非色约体。非不色约用。则法报一际。体用无差。故云。若以色声取。是人行邪道。若离色声求。未免断灭见。华严偈云。

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

若论色声。亦是自心。横竖一切不出心性故。(第八卷)。

○菩提虽不身心得  ○身心若断菩提离

问。菩提即自身心者。云何教中说菩提。不可以身心得。答。菩提之道即心者。乃是自性清净心湛然不动。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其道虚玄。妙绝常境。聪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知。辩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以迷人不了。执色阴为自身。认能知为自心。故经云。身如草木。无所觉知。心如幻化。虚妄不实。所以除其执取之心。故云菩提者。不可身心得也。菩提非是触尘。不可以身得。菩提非是法尘。不可以心得。若就了人。即达阴身本空妄心无相。以本空故。法身常现。以无相故。真心不亏。如此发明。五阴即菩提。离是无菩提。不可以菩提而求菩提。不可以菩提而得菩提。文殊云。我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即我。我即菩提。故维摩经云。菩提非所观之境。则无能缘之心。所观境空。即实相菩提。能缘心寂。即自性菩提。

○又问。佛言。学我法者。唯证乃知。今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心得。无修无证。则初发菩提心人。如何趣向。答。若能信悟菩提。无相不可取。无性不可修。如是明达。即是真证。(富字函第二卷)。

○他身不离于自身  ○彼化宛然从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