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32

第232章

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

秀水居士姚舜渔校正重刊

第八门

四十九年苦口  末后一笑收功

教相品

世尊七日作思惟  大梵三勤而请说

释迦谱云。如来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于七日中思惟。我所得法甚深微妙。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一切众生愚痴邪见无有智慧。云何能解我所得法。我今若为转法轮者。彼必迷惑不能信受。而生诽谤当堕恶道。我宁默然入般涅槃。尔时大梵天主。礼足围绕白言。世尊。久住生死。舍于国城妻子头目髓脑。为求法故。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开导正时。云何涅槃。三请说法。(彩字函)。

总十二部修多罗  别分三藏经律论

涅槃云。佛说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祗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何等名修多罗经。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何等名祗夜经。如佛为众说契经竟。复有众生后至。佛因本经以偈颂曰。何等名受记经。如来说时。为诸天人。受佛记莂。何等名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何等名优陀那经。佛从定起。无问自说。何等名尼陀那经。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何等名阿波陀那经。如戒律中所说譬喻。何等名伊帝目多伽经。如佛所说。名曰戒经。何等名阇陀伽经。说佛因地修诸苦行。何等名毗佛略经。大乘方等其义广大。何等名未曾有经。说佛初生能行七步。至入天庙令像起礼。何等名优波提舍经。分别广说。辩其相貌。(一字函第三卷)。

阿毗昙论。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三藏有何差别。答曰。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皆从一智海说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为分别心。名修多罗。为分别戒。名为毗尼。为分别慧。名阿毗昙。复次为初入法名修多罗。已入法中。为受持戒名曰毗尼。已受戒者。为令正解。名阿毗昙。

○问曰。迦旃延尊者。以何因缘造作此经。答曰。饶益他故。若是受持通利忆念。所有烦恼。及诸恶作不现在前。以此勤修能入法相。譬如有人。欲饶益他。于黑闇中。然大灯明。为有目者。见种种色。尊者亦尔。佛亦如是。为饶益他。说十二部经。所以者何。若是众生。虽有内因。无外缘者。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行。譬如闇室。有种种物。若无灯照。终不可见。有灯则见。众生亦然。虽有内因。若无外缘。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习。佛即说偈曰。

譬如闇室中  虽有种种物  若无灯明照

有目不能见  若人虽有智  不从他闻法

是人终不能  分别善恶义

(京字函第一卷)。